摘要:集成供應鏈要求節點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論文研究了供應鏈節點企業間在信息共享與庫存管理方面的合作機制,應用多Agent技術理論分析了一個供應商與一個制造商合作博弈行為,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集成供應鏈;合作機制;多Agent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2-0087-03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requests the node enterprises to build up a close cooperative relation. This text studies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tock management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node enterprises, applies multi-Agent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game behavior of a supplier with a manufactory, and carries on analysis as a result.
Key words: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cooperated mechanism; Multi-Agent
1供應鏈系統下的節點間關系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制造企業的日益成熟和全球市場競爭的日趨劇烈,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將成為主要形式。因此未來制勝的市場策略就是改善供應鏈管理,挖掘新的利潤源。這就要求制造企業的所有業務活動在集成化供應鏈下展開。供應鏈管理的精髓在于實現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的無縫連接,開展多方面合作,以及相互之間在設計、生產、競爭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協調。本文主要研究了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與制造商的合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包括信息共享合作、新產品的聯合開發等機制的研究。
供應鏈合作關系(SCP)的定義,華中科技大學的馬士華教授認為:“SCP為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在一定時期內的共享信息、共擔風險、共同獲利的伙伴關系。這種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于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環境下。”集成化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就是將供應鏈上所有節點企業看作一個無縫連接的整體,以形成集成管理體系,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溝通平臺,以全球性制造資源為可選對象,綜合各種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管理技術,將企業內部供應鏈以及企業之間的供應鏈有機地集成起來進行管理,強調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其他杰出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這種環境下供應鏈核心企業集中精力和各種資源做好本企業能創造特殊價值的、更擅長的關鍵性業務工作,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其它非核心業務與其它合作伙伴合作或委托完成,從而增強供應鏈的集成度,最終提高整體收益。
2集成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合作機制
集成化的供應鏈,其競爭優勢不是因為企業有形資產的聯合和增加,而是通過合作的方式,使得資源在供應鏈中得到最優的配置,實現知識的優化重組,使得每個企業成為價值鏈的一部分。而信息交流的合作是集成供應鏈有效運營的基礎,構建有效的供應鏈信息共享機制能夠真正意義上地實現節點間無縫連接,而庫存管理方面的合作將對降低供應鏈庫存成本,增加供應鏈彈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1信息共享機制
供應鏈節點企業間有效的信息交流,完整的信息傳遞是保證供應鏈高效運作的重要條件。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策略,只有通過信息共享,才能使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合作無縫化連接,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
傳統的企業之間信息傳遞主要基于Internet技術的互聯網上的節點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訪問。這種方式會使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系統間接口增多,而接口的繁多能夠引起合作效率的降低和資源的浪費。在信息系統優化、提升系統效率方面,傳統的做法更多來改善企業內部不同功能間的信息交換,這種做法雖然使得供應鏈整體的接口數量趨于減少,但供應鏈企業間的數據交換依然局限于常規的數據的傳輸,而很少交換管理信息。
集成化的供應鏈的信息共享模式應該構建在統一的系統架構基礎上,從供應鏈整體角度設計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信息系統,從而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降低支持成本。集成供應鏈信息共享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
(1)標準化的數據定義格式。運用Internet、Intranet等技術的傳統信息共享模式基本可以保證信息在兩個節點之間的信息系統之間傳遞,但是傳統的信息共享模式下的各節點企業的信息系統是獨立設計的,數據信息的格式與標準是按照企業自身系統制定的,由于不同信息系統對于數據的定義格式的不同,這種差異性造成了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障礙,節點企業之間不能實時、準確地共享外部傳輸來的信息。因此,集成供應鏈的信息共享具體對信息共享模式需要定義統一的數據格式。
(2)建立集中式的信息共享平臺。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在供應鏈核心企業信息平臺的基礎之上,建立網絡共享數據庫,供應鏈各企業內部數據庫通過與信息共享平臺間的數據傳輸實現信息共享。這種方式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優點,具有較高的公平性,同時對供應鏈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的要求也較高。
(3)統一系統間的接口。各成員企業要統一各自內部子信息系統的接口,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信息共享平臺之間的單一接口連接,從而減化系統間交流的操作。
2.2庫存管理合作機制
傳統供應鏈中的庫存管理是各自負責,其各個環節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庫存。由于整個系統的需求信息的非共享性及每個節點企業擁有信息的不完全性,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上的傳遞發生扭曲,從而增加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各節點無法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庫存量處于不合理狀態最終導致成本上升。集成化供應鏈下的各節點企業是合作關系。節點企業與其供應商之間也要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庫存管理的合作,降低整個供應鏈的庫存量。
(1)建立基于信息共享平臺的庫存預測機制。信息共享平臺為實現庫存管理的合作提供了信息無縫流動的保障,也降低了牛鞭效應的水平。通過信息共享平臺,貨物需求方與其供應商共享供應鏈下游零售端的銷售信息和庫存信息,根據雙方的貨物庫存實際水平,同時與物流供應商的提供的預期配送能力,聯合制定補貨計劃,實現貨物需求方與供應商的庫存管理科學化、準確化。
(2)建立庫存協調控制機制。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擔負著協調供應鏈各方利益的角色,起協調整個供應鏈的作用。核心企業不但要對各供應方提供具體的庫存水平信息,同時需要對庫存優化的方法進行確定,包括:庫存如何在多個需求商之間調節與分配,庫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的確定,需求的預測,等等。
3多Agent技術下的供應商—制造商合作博弈分析
由于供應鏈成員是獨立的利益和決策主體,供應鏈運行往往具有自治性、分布性、并行性等特點,這些特點都向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挑戰。Agent主體具有自主推理、自主決策能力,是用來模擬供應鏈企業間合作機制運行的一種有效手段。
在以利益價值為導向的供應鏈合作機制下,供應商和制造商Agent主體,在多Agent相遇下的博弈過程來分析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在合作問題所應采取的對策。
假設只有一個供應商和一個制造商,各博弈方獨立決策,各方對加入合作伙伴團隊前后自身和其他各方收益是可知的。
Agent的構建如下:
對上述結果進行分析可得出:合作預期效果是影響合作雙方是否進行合作的主要考慮因素,只有當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時,進行合作才是最有結果,這也符合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同時合作收益的分配比例也即θ的取值,或者收益的分配機制也是影響合作的重要因素,將在以后的研究作進一步分析。
4結束語
建立有效的供應鏈合作關系對于供應鏈管理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建立統一架構的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地解決合作中的信息瓶頸問題,而高效的庫存管理機制是建立低成本、敏捷供應鏈的趨勢。
供應鏈節點企業間有效的合作是符合雙方利益和供應鏈整體利益的。通過在Agent系統下建立企業間的博弈模型對合作關系進行模擬,得出在有效設置利益參數的合作博弈中,整體效率可達到最大。
參考文獻:
[1] 馬世華,林勇,陳志祥.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 石小法,楊東援. 一種簡單供應鏈中信息共享的價值[J]. 系統工程,2004(1):43-47.
[3] 李明,郝曉玲.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庫存優化效果模擬與分析[J]. 工業工程與管理,2005(1):21-24.
[4] 史忠植. 智能主體及其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5] Gavirneni S. Information flows in capacitated supply chains with fixed ordering costs[J]. Managemetn Science, 2002,48:6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