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不對稱信息下兩階段供應鏈的協同機制,旨在從制度上保障供應鏈企業的協同合作。文中首先建立兩階段供應鏈的博弈模型,給出供應鏈的最優收益計算公式;接著導出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協同機制;最后確立不對稱信息下的協同機制,并基于決策參數的不同選擇,分析供應鏈的收益結構。
關鍵詞:供應鏈;不對稱信息;協同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2-0093-04
Abstrac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is discussed that ensures the collaboration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 Firstly, the game model of the two-stage supply cha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ng equ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s optimum profit is provided. Secondly, the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is discussed under symmetric information. Lastly, the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deduced and the revenue structure of supply chain partner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decision parameter of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0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眾多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試圖借助供應鏈的協同運作,實現快速響應的市場目標。然而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在最大化自身收益的決策過程中往往會產生雙重邊際化(Double Marginalization)問題,影響供應鏈協同效率。如何依照供應鏈整體目標協調互相之間的利益,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以至形成優勢的供應鏈競爭力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
供應鏈協同[1]是指: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為了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而進行的彼此協調和相互努力。各節點企業通過公司協議或聯合組織等方式結成一種網絡式聯合體,在這一協同結構中,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客戶可動態地共享信息,緊密協作,向著共同的目標發展。供應鏈協同是全球化市場競爭環境下的一種競爭戰略和管理模式,為達到共同的目標,每個企業都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并承擔供應鏈的不同分工,從而形成供應鏈企業的協同關系。供應鏈協同管理被認為是創造新價值的重要過程,對整個供應鏈協同管理機制的研究是供應鏈管理領域關注的前沿課題[2]。
供應鏈的收益歸結為供應鏈成員的通力合作,歸結于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譬如,零售商最靠近消費者,在市場需求信息方面比供應商具有優勢,如果需求信息不能共享,其結果是增加了雙方獲取信息的成本,進而導致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不能充分利用市場信息,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樣,供應商占有生產方面的信息優勢,如果不能與銷售商共享其生產成本信息,可使零售商獲得產品的成本較高,也就無法獲得市場的主動權。因此,需要供應鏈企業之間形成強有力的機制來追求供應鏈企業的協同合作,保證供應鏈成員的共同利益。本文就兩階段供應鏈系統,針對一個供應商和一個制造商組成的供應鏈,著重探究零售商和供應商在成本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模型,并給出相應結構下的供應鏈協同機制。
1供應鏈協同模型
考慮處于上游的一個供應商和處于下游的一個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
1.1供應鏈模型的描述
1.4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的協同機制
由于供應鏈中各企業都是獨立的法人與經濟實體,沒有組織機構和行政隸屬關系作為支撐,只能以強調協作、簽訂契約作為管理職能實施的基礎。最常用的供應鏈契約有以下4種類型:批發價契約(Wholesale price contract)、回購契約(Buy-back contract)、收益共享契約(Revenue-sharing contract)、數量彈性契約(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5]。這里以回購契約為例,闡明這種供應商和零售商的機制可以實現供應鏈的最優收益,達成供應鏈的協同。
2不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的協同機制
在如1中供應鏈協同關系的安排下,零售商的定購數量依賴于供應商批發價的選擇,供應鏈的最優收益依賴于供應鏈博弈雙方決策的選擇,以下探討不對稱信息下供應鏈的協同機制,這里僅考慮零售商成本信息不對稱的供應鏈協同機制。
2.1不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的協同機制
3結束語
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建立在參與企業協同的信念上的,只有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精誠協作、相互信任、互利及長期發展基礎上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行動,才能將最終消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轉化為供應鏈的收益,追求供應鏈的最大剩余。本文通過建立供應鏈的協同機制,從制度上保證供應鏈的協同合作,并在機制中分析了決策變量的選擇對供應鏈成員收益結構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錢坤,段貴軍,何坤. 供應鏈中協同企業的利益分配問題研究[J]. 物流科技,2006,29(12):63-65.
[2] 王寧. 電子化供應鏈管理協同機制研究[D]. 上海:同濟大學(博士論文),2006.
[3] 夏蔚軍,吳智銘. 供應鏈協同契約研究[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5,11(11):1576-1579.
[4] 楊德禮,郭瓊,何勇,等. 供應鏈契約研究進展[J]. 管理學報,2006,3(1):117-125.
[5] Cachon G, Lariviere M.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51:30-44.
[6] 張維迎.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