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配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從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社會效益、費用以及服務水平等幾個方面建立多級評判指標體系,并提供兩種模糊多屬性決策法對備選配送中心進行優選和排序。最后一個算例方法客觀反映實際情況,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配送中心選址;模糊多屬性決策;三角模糊數;可能度
中圖分類號:F540;C3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07)10-0028-04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in the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ZHU Huan-ping ZHU Qing-gen2,Li Li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a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2.School of Commerce,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involving public infrastructure,natural enviroment,social benefits,cost and service level. It presents two ranking and selection of the alternativ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feasibil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triangular fuzzy number;possibility
一、引言
配送中心是現代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科學地建立配送中心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它的建立和運行將對物流配送業向現代化、高效化、信息化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配送中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內外學者對選址理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許多模型和方法。文獻[1]建立了運用基于成本分析的模型對配送中心選址問題進行研究;文獻[2]運用遺傳算法求解配送中心的規劃和選址模型;文獻[3]就區域配送系統的多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構建確定性規劃模型,相應提出了混合遺傳算法的求解方法。文獻[4]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建立了多準則的配送中心選址模型;文獻[5]先通過定量分析各個配送中心,再結合AHP法定性分析選擇最佳的方案。然而配送中心選址的影響因素眾多,應該從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綜合考慮。要確定一個非常合理的配送中心選址方案,就必須對各種因素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為了使決策者在決策時能更加直觀和易于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將多個專家的經驗知識反映到決策過程中,筆者引入語言變量對應的三角模糊數進行評價。
二、評判指標體系的建立
基于配送中心選址的主要影響因素,將影響因素按屬性分兩個層次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第一層指標有: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社會效益、費用及服務水平,其中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社會效益為定性因素,費用和服務水平為定量因素。服務水平以客戶響應速度衡量。而第二層指標是對第一層的定性指標的進一步細分,具體如下:
基礎設施:(1)交通條件,配送中心必須具備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進行布局,如臨近港口、交通主干道樞紐、鐵路編組站或機場,可以有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相連接。(2)公共設施狀況,配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訊等公共設施齊備,有充足的供電、水、熱、燃氣的能力,且場區周圍要有污水、固體廢氣物等的處理能力。
自然環境因素:(1)氣象條件,配送中心選址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氣象條件有溫度、風力、降水量、無霜期、凍土程度、年平均蒸發量為指標。如選址時要避開風口,因為在風口建設會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2)地質條件,配送中心是大量商品的集結地。某些容量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碼起來會對地面造成很大壓力。如果配送中心下面存在著淤泥層、流沙層、松土層等不良地質條件,就會在受壓地段造成沉淪、翻漿等嚴重后果,為此,土壤承載力要高。(3)水文條件,配送中心選址需要遠離容易泛濫的河川與上溢地下水的區域。要認真考慮近年的水文資料,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洪災區、內澇區、顧河道、干涸灘等區域絕對禁止使用。(4)地形條件,配送中心應地勢較高、地形平坦,且應具有適當的面積與外形。
社會效益:(1)國土資源利用,配送中心的規劃應貫徹節約用地、充分利用國土資源的原則。配送中心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周圍還需要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為此地價的高低對布局規劃有重要影響。此外,配送中心的布局還要兼顧區域與城市規劃用地的其他要素。(2)環境保護要求,配送中心的選址需要考慮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等因素,盡可能地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對大型運轉樞紐,應適當設置在遠離市中心區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環境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態建設得以維持和增進。(3)周邊狀況,由于配送中心是火災重點防護單位,不宜設在易散火種的工業設施附件,也不宜設在居民住宅區附近。
三、方案的優選和排序
(一)預備知識
為了方便起見,先給出有關三角模糊數的運算[6]:a=(al,am,au),b=(b
(二) 各指標的賦值
根據文獻[8],筆者引入語言變量對應的三角模糊數給出各指標的權重及方案對各二級指標的評價值,如表1所示。
(三) 計算各方案關于一級指標的評價值
對于定性指標,根據方案對其二級指標的評價值及二級指標的權重用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評價。計算方法如下:
四、算例分析
某物流企業為開拓新市場,計劃建設一個配送中心。在眾多候選地進行初步考察與篩選的基礎上,決定對 三個候選地進行進一步評價與選擇。采用指標體系對各候選地進行模糊綜合評價與排序。決策者采用語言變量對應的三角模糊數進行評價。假設各指標的權重及各候選地址對各二級指標的屬性值如表2所示。
對于定量指標的屬性值如表3所示。
五、結束語
筆者在分析配送中心選址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選址的評價指標體系。基于語言變量對應的三角模糊數決策者給出的評價值,提供了兩種決策方法對備選配送中心進行排序和擇優。最后的算例說明了方法能夠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評判結果準確、合理,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Stevenson W J.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M].Illinois:Richard D Irwin Inc,1993,40-65.
[2] Taniguchi E,Noritake M.Optimal size and 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logistics termi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1999,35(2):207-222.
[3] 戴更新,于龍振,陳常菊.基于混合遺傳算法的多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研究[J].物流技術,2006(6):38-42.
[4] 陸華,楊家其.模糊排序及啟發式算法在物流中心選址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6(3):389-392.
[5] Athakorn Kenpol.Design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vestment in a new distribution center[J].Prodection Economics.2004,90:59-70.
[6] Chang D Y.Applications of the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5:649-655.
[7] 徐澤水.三角模糊數互補判斷矩陣的一種排序方法[J].模糊系統與數學,2002,16(1):47-50.
[8] Chen C T.Appling linguistic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 deal with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probl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01(9):103-114.
[9] 李榮鈞.模糊多準則決策理論與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Chang P L,Chen Y C.A fuzzy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strategy selection in biotechnology[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4(63):131-139.
[11]James E.Hodder.Financial market approaches to facility location[J].Operations Reaserch,1984,32(6):1374-1380.
[12]G.A.Spohrer,T.R.Kmak,Qualitatie analysis used in evaluating alternative plant location scenarios[J].Indust.Eng,1984(8):52-56.
[13]Aiken C H. 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for distribution plann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5.
[14]Francisco B,David J.plant location with minimum inventory[J].Mathematica programming,1998,83(1):101-111.
(責任編輯:呂洪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