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團隊)
說課:劉 靜(大慶市肇州縣四中小學部)
上課:陸志彬 (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三小學)
反思:劉 萍(大慶市讓湖路區鐵路小學)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猜數游戲”。
教材簡介:“猜數游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中的第五課時,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方程、等式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課主要學會用等式的性質解“aX±b=c”這樣的方程,并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通過笑笑和淘氣猜數游戲,利用等量關系列出方程,重點是讓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能口頭檢驗,形成檢驗的意識和習慣。本節課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方程的作用,并產生學習方程解法的愿望,為以后學習解方程、用方程思想解決問題打下重要基礎。
學生分析: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算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會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數量關系,理解了等式的性質并能解簡單的方程。本節課通過游戲激起學生的興趣,重點是讓學生利用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利用等式性質解方程,學生列方程和解方程會有一定的困難,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猜數游戲等活動,會用等式性質解“aX±b=c”這樣的方程。
2.學生會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
教學重點:掌握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教學難點: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猜數游戲,激情引趣
師:今天我和同學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
生:好。(師板書“猜數游戲”。)
師:你們在心里想好一個數,把它記錄在本上。(生記錄數。)
(師請一名學生合作游戲。)
師:你想的數是17?
生:不對!
師:你想的數是21?
生:不對!
師:是39嗎?
生:還是不對!
師:要是這樣猜下去,一節課我也不一定能猜出來啊!看來我得拿出我的秘密武器了!把你想的數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
生:70。
師:你想的數是25,對嗎?
生:對了。
師:怎么樣?我的秘密武器厲害吧!誰還愿意和我來猜數游戲?(指名游戲。)
師:把你想的數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
生:等于80。
師:你想的數是30,對嗎?
生:對了。
師:還想來嗎?(指名)把你想的數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
生:126。
師:你想的數是53。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產生學習方程解法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構建新知
師:我的武器很厲害吧!噢,你們也有想法,好的,我也想好了一個數,你能猜出來嗎?
生:把你想的數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
師:呀!你也會用我的武器啊!等于100。你先別說出來好嗎?(給生時間。)很多同學都猜出來了,是多少啊?
生:40。
師:真不錯。還有幾個同學沒有猜出來,但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把你們猜的過程記錄下來好嗎?
(生記錄過程,教師巡視。)
請學生板演:
生1:(100-20)÷2=40。
生2:老師想的數×2+20=100。
生3:解:設這個數為X。
2X+20=100
2X+20-20=100-20
2X=80
2X÷2=80÷2
X=40
師:同學們都已經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了,現在請板演的同學說說他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用還原的方法,加20我就減20,乘2我就除以2,最后得40。
師:說得真好,誰和他的方法一樣啊?這個方法還可以說是逆序推理的方法。
生2:我列出了一個等式。
師:很好,找出等量關系可是列方程的重要基礎啊!
生3:我是用方程計算的,利用等式的性質先把方程兩邊都減去20,在利用等式的性質把方程兩邊都除以2,最后得40。
師:寫得好,說得更好,誰和他的方法一樣啊?能再說一遍嗎?(再找學生說過程。)
師:很多同學都是用算術方法計算的,現在用方程計算一遍好嗎?(學生書寫方程,教師指導寫法。)
師:當我們計算熟練以后也可以這樣寫:
解:設這個數為X。
2X+20=100
2X=80
X=40
師:要知道我們的計算是否正確呢?怎么辦?
生:檢驗。
生:把X=40代入原方程,2乘40等于80,再加20等于100,等于右邊,計算對了。
師:現在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猜出你所想的數了吧!知道我的秘密武器是什么了吧?
生:解方程。
【設計意圖: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經歷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理解計算方法,重點是用等式性質解決方程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逐步養成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三、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師:秘密武器只有這一個嗎?
生:不是。
師:還有什么武器呀?
生:用你想的數乘3,加30。
生:用你想的數乘4,減30。
師:好的,就用你的武器你想猜猜誰的數啊?(指名猜數。)
生:得70。
(生獨立列方程解決。)
師:看來同學們計算這樣的方程有點困難,我們再用這個武器來猜一個吧。
生:得270。
(生獨立列方程解決。)
師:方程能解決我們生活中許多的問題,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就有一個小問題,我們幫幫他好嗎?
生:好。
(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思考后,獨立列方程解決。)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利用方程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生:我能用方程猜出別人想的數。
生:我學會了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
反思: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數學課中的游戲,可以調節學生的精神狀態,滿足兒童的天性,有利于知識的掌握,也使課堂教學張弛有度。
我對這節課有3個方面表現比較滿意:
1.游戲貫穿全課,巧妙設置懸念。
上課伊始,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我和同學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這一句話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學生在本子上隨意寫數,教師猜數猜不到后,拿出了秘密武器,學生心中一定很疑惑,這個導入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迅速又巧妙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你能告訴我,你的數乘2加20等于多少嗎?”根據這一條件教師很輕松地猜到學生所寫的數,教師接著問:“同學們,我的秘密武器厲害嗎?我也想好了一個數,你想猜一猜嗎?”在導入環節是教師猜學生的數,在這一環節是學生猜教師的數。在師生共同總結出計算方法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猜數活動,把猜數游戲情境貫穿課堂的始終,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伴隨著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注數學問題,并進行思考而求索。
2.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教師繼續追問“我心里想好一個數你能猜出來嗎?”引導學生用教師的秘密武器去做。在教師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后,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黑板上呈現出如:老師的數×2+20=100,(100-20)÷2=40,2×X+20=100,2X+20=100。并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經歷了“想——做——說”這一過程,給學生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數學化”與“再創造”的過程,展現學生的思維全過程。在這個環節,教師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設,高質量的預設也是本課教學成功的前提。
學生從猜數——找自己的秘密武器——試做——板演——說想法這一過程都以學生為本,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新知識是學生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最容易讓學生掌握內在的規律,理解也最深刻。教師這節課在關注學生獲得知識結果的同時,也關注知識獲得的過程。
3.注重“預設”,更注重“動態生成”。
教師應該如何預設才能促使學生在猜數游戲的學習中,得到有效的發展呢?教師在課堂上又如何和同學作平等的生成性的對話呢?猜數游戲這一課,經過反復試講、研究,最終呈現給大家。在試講時有一班的學生形成了思維定式,aX+b=c的形式掌握得很好,而解決aX-b=c學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所以在拓展練習中有兩種預設,學生練習aX-b=c,如果學生完成得較好繼續進行猜數游戲。反之,再做一道類型題鞏固,取消一個游戲。在這次的教學中,學生確實出現了不少錯誤,所以采用了后一個設計,又做了一道練習題。每一次的設計教師在充分研究教材設計意圖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綜合考慮教學中不確定的因素,根據課堂生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師的預設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生成應該是預設的升華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