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紙,知道紙的用途。
2.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紙的探究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3.初步了解造紙的過程,意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節約用紙的重要性,從而對學生進行節紙教育,培養學生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4.在活動中,學會分析問題,學會與人交流,提高探究能力。
活動準備:
讓學生在活動前收集有關資料和信息。教師查找有關紙的資料的網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上一節“節紙總動員”的綜合實踐課,希望大家在活動中都能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多種途徑找尋資料,共同學習、研究,了解紙的知識以及了解節約用紙的方法。并請同學們把我們的學習、活動情況做一個交流和匯報,讓我們愛惜紙張的行動蓬勃開展下去。
二、匯報交流
1.各小組匯報研究紙張的主題。
第一組組長:我們綠樹小組研究的課題是紙的生產情況。
第二組組長:我們春芽小組研究的課題是紙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第三組組長:我們月亮小組研究的課題是紙給人們帶來的麻煩。
第四組組長:我們綠草小組研究的課題是各種紙的特點和用途。
2.各小組匯報收集整理的資料。
(1)第一小組匯報
生:我們綠樹小組研究的課題是紙的生產情況。我們通過上網、閱讀各種圖書和向老師、家長詢問,了解到了一些有關紙的生產情況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小組的成員來匯報一下了解的情況。
生:同學們,在這次調查研究活動中,我借用了正在上初中的姐姐的《中國歷史》書,在第一冊的77頁,我看到了做紙時要用到破布、樹皮、舊魚網等東西。我知道了造紙術是東漢時期蔡倫發明的,離現在已經有近2 000年了。
生:爺爺告訴我說:做紙時,先把破布、舊魚網、樹皮等東西磨碎;然后把這些東西放在鍋里煮一煮,做成紙漿;最后,把紙漿平攤曬一曬,就做成紙了。
生:你們想看看古人是怎么造紙的嗎?(出示古人造紙生產流程。講解:古代生產紙時,人們先把植物砍下來,在水里泡一段時間,剝掉它們的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里煮一段時間,等放涼以后,用腳踩一踩或者用木棍攪一攪,讓其中的植物纖維變得又細又碎,接著再放進一些其他材料,做成紙漿;最后用一個竹簾之類做成的抄紙器,在紙漿里抄撈一下,然后在太陽底下晾一晾,紙就做成了。現代紙的生產也離不開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工序。)
生:通過研究,我們知道了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從古到今,從簡單的手工制作到先進的自動化生產,這其中包含著無數勞動者的智慧和汗水,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每一張紙呀!
生:第一小組的同學,打擾一下,我想做些補充。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搞綜合實踐活動課,到回收型造紙場參觀造紙,第一步是先把回收的紙張粉碎,放進水池,做成紙漿,然后把紙漿運進一臺機器里,進行壓平,同時進行消毒取鉛,最后將壓平的紙進行加工,制成我們使用的衛生紙。
師:聽了綠樹小組的介紹,我們了解了紙的生產情況。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謝謝你們讓我們知道了紙的來歷。還有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呢?
(2)第二小組匯報
生:我們綠草小組研究的課題是各種紙的特點和用途。在研究活動中,我們了解到了避水紙、耐熱紙、食用紙等等。記得三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們學習了《紙奶奶的生日》一課,因此,我們小組的成員一起商量了一下,想用說兒歌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希望大家能喜歡。(投影文字畫面。)
耐熱紙,抗高溫;煉鋼時的好助手,生物實驗的好伙伴。
避水紙,真厲害;水泡水煮不會壞,下雨游泳人人愛。
溶器紙,本領大;紙杯、紙瓶離不開,穿上一層薄鋁箔,燒水做飯更方便。
食用紙,真神奇;報紙書刊能充饑,餓了你就來一口,饑餓全都被趕走。
牛皮紙,真結實;包裝書皮你第一。
速溶紙,真有趣;包裝水泥真容易,一起放進攪拌機,它和水泥溶一體;制成手帕和餐巾,用完見水就處理。
防銹紙,有意思;金屬元件當被子,化學藥品是幫手,防止生銹真神奇。
紙張用處大,人人離不開。工作學習要用紙,勞動生活要用紙。紙張本領真是大,人見人愛人人夸。
師:從大家的掌聲中,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非常喜歡你們說的兒歌。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如果根據紙的特點來使用,紙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更方便我們的生活。關于紙張的特點和用途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課下繼續研究你們的課題。下面,我們就請春芽小組來說說吧。
(3)第三小組匯報
生:說到紙給人們帶來的便利,還是聽一聽我們小組的研究成果吧。
生:我知道了一種可以吃的紙叫食用紙。它是用食用纖維制成的,課間休息時,你的肚子可能在“咕咕”作響,這時你就可以用它來解決你的饑餓問題。
生:我給大家說說我在商店里的見聞。我發現很多商品都是用紙做的。(出示:報紙、酒盒、聘書、人民幣、書籍、相片、郵票等。)
生:我特別喜歡看動畫片,一次在看《藍貓淘氣3 000問》時,我了解到了紙還可以做成禮物呢。過節時,自己動手用紙做一些精美的禮物送給老師、同學、家人,他們一定非常喜歡。
生:你吃完飯后,如果嘴上都是油,怎么辦呢?這時你要用餐巾紙或衛生紙來解決這個問題,既簡單又方便。
生:我們小組的收獲是,紙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下課以后,我們小組還準備繼續研究我們的課題,爭取把更大的收獲展示給大家。
師:紙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便利。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我知道月亮小組在研究的時候就選擇了“紙給人們增添的麻煩”這個主題,我們就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吧。
(4)第四小組匯報
生:就讓我們小組來說一說對紙給人們增添的麻煩這個課題的研究成果吧。現在我們給大家表演幾個情景劇。
(情景劇 《我是值日生》《城市牛皮癬》反映同學亂扔紙和某些人亂貼廣告的現象。《小魚搬家》反映了造紙廠污染河流的情況。)
生:是呀,這種情況出現了,我想所有的人都不會高興的。 小魚還能不能回到這里來呢?請大家給它想想辦法吧。
生:讓那個小造紙廠不要再生產了。
生:如果那個小造紙廠要繼續生產,一定要把污水處理好。
生:我們在小河邊要多種些樹木,讓大地多穿一些美麗的衣服。
生:大家的建議真好,我想把這些建議總結一下,寫成信給市長寄去。大家說說,行嗎?(小組成員都表示同意。)老師,可以嗎?
師:當然可以。同學們,紙張和書籍都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它給我們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麻煩。
3.學生交流 節約用紙。
生:全國一年造紙消耗木材1 000萬立方米。
生:現在世界上主要造紙國家幾乎全部用木材纖維造紙,所以全世界都在砍樹。
生:有關資料告訴我們,制造一噸紙需要砍樹17棵,用掉1 500升燃油。
師:想一想,我們每天都要用掉大量的紙張,如果不注意節約,不注意回收,就會造成更多的森林被砍伐,更嚴重的水土流失,更多資源的浪費。
生:我們算了一筆賬,回收一噸廢紙可減少砍伐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減少35%的造紙污染。
師:同學們,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數字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節約用紙。可是我們生活中浪費紙的現象非常嚴重,現在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看到哪些浪費紙張的現象?(自由發言。)
生:有些學生經常因找不到草稿紙而隨便撕下本子里的紙,計算幾道數學題后就隨手扔掉,下次又要打草稿,又去撕本子。
生:學期結束后,有的同學把沒有用完的本子都扔掉,或者在上面亂涂亂畫。
生:學校里不管有沒有必要,大事小事都印成通知,其中大多數通知只要口頭講一下就行,但卻偏偏印成通知書。一印就是幾十份,幾百份,真是浪費!
生:老師的備課筆記本上有很多雪白的紙沒有寫,就扔掉了。
生:有些同學折紙都是用很好的白紙,折壞了就扔掉。
生:一些經銷商總會印發一些宣傳單,有的同學總去搶,搶完以后一眼也不看就撕得粉碎,向天空一扔,來了個“天女散花”。
生:我們去飯店吃飯的時候,服務員會給我們拿來很多的餐巾紙,當我們走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餐巾紙在桌子上,真是太可惜了!
……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面巾紙。)一般的面巾紙大約有幾層?(2、3、4層。)對!可生活中我們用面巾紙的時候有幾個人是把它拆開來用呢?這又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浪費紙張的現象。
師:同學們,浪費1 500張紙就等于砍掉一棵大樹,請大家算算看,我們學校有1 253名學生,一名學生一天浪費一張紙的話,我們第七小學一年得浪費多少張紙?相當于砍伐多少棵大樹呢?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張紙,一天要有多少棵大樹被砍掉呢?一年呢?
(同學們計算、交流、匯報、談感想。)
師:通過計算討論,大家都認識到節約用紙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紙呢?(自由發言。)
生:節約用紙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媽媽,保護我們人類的重要措施。我們一定要認識節約用紙的重要意義,我們應當保護每一張紙。我知道,在學校,老師經常讓同學們寫課堂作業,同學們有寫不好的時候就把它撕掉了,這多可惜啊!我給大家提個建議,在你寫錯的時候用大括號把它括起來,或者用小刀刮掉,這樣既美觀又整潔。
生:我們從節約每一張紙做起,節約每本本子做起,不能認為浪費一張紙無所謂,要知道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生:節約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要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生:用過的一面紙可用另一面來寫草稿,寫便條,也可以重新裝訂成自備本作課堂筆記本。
生: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水杯。
生:把廢書報、廢紙收集起來賣到廢品收購站,讓有關部門回收利用。
……
4.制定《節約紙張倡議書》。
師:同學們不但找到節約用紙的方法,而且說到做到。我們班級的同學也因在學習、生活中節約用紙而涌現了很多節紙標兵,節紙積極分子,節紙先進小組,現在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
生:自從開學初到現在實施節約用紙大行動以來,我們班級涌現出許多節約用紙小標兵,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節約用紙,保護森林,下面由我為大家宣讀我們大隊委擬定的節約紙張倡議書。
(生讀《倡議書》。)
三、活動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是地球媽媽的孩子,是一群可愛的節紙小天使,保護大樹,節約紙張,才能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四季常綠,讓鮮花常開,為把我們學校創建成綠色學校而努力奮斗吧!
(作者單位:七臺河市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