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76頁。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體育比賽中單循環比賽和淘汰制比賽的意義,掌握比賽場次與球隊數量之間的關系,會畫比賽場次情況示意圖,會計算比賽場次。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體育比賽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數學信息,通過觀察、推斷等教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并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發現、推理等綜合實踐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體育比賽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熱情,培養學生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解決小組比賽中4支球隊,每兩支球隊之間都要進行一場比賽(單循環比賽)的比賽場次。
教學設想: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賽場次”一課,通過對教材的分析,選擇“2002年第17屆世界杯足球比賽”的情境,提出整節課的中心問題,即“2002年世界杯一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列表,畫圖發現規律,突破“整個小組一共進行多少場比賽”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學會計算單循環賽制下和淘汰賽制下的比賽場次,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體育比賽中的實際問題。課堂中將注重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親身去經歷、去感受、去實踐,并幫助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歸納一般的公式。真正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新理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欣賞足球比賽,感受足球魅力。
詢問學生喜歡足球比賽嗎?然后播放世界杯男子足球比賽的精彩視頻。
2.揭示課題——“比賽場次”。
在精彩的體育比賽中蘊涵著許多讓我們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比賽的場次就是其中的一個,本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比賽場次。(師板書:比賽場次。)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賽場次
(一)研究單循環賽比賽場次。
1.介紹第17屆世界杯足球賽參賽球隊的分組情況。
課件出示帶有國旗的32支球隊名單。(只有中國的五星紅旗飄動)同學們請看屏幕,這是參加2002年世界杯的32支球隊,共分成8組,每組4支球隊。教師介紹:中國男子足球隊歷經44年的風雨征程,第一次沖出亞洲,闖進了世界杯決賽階段的比賽。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大家有沒有興趣來算一算這32支球隊一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呢?(生興趣高漲。)
先了解分組情況,課件出示分組表格,通過看32支球隊的分組表格,學生了解到32支球隊分成8個小組,每組4支球隊,中國隊分在C組。
2.說一說小組賽每支球隊比賽場次。
(1)先研究中國隊所在C組的比賽場次,C組除了中國隊之外,還有巴西、土耳其和哥斯達黎加。(課件出示中國、巴西、土耳其、哥斯達黎加)。
(2)按照比賽規則小組賽實行單循環比賽,老師給大家解釋一下,單循環比賽是:在同一小組內,每2支球隊之間都要進行一場比賽。
(3)分別說出中國、巴西、土耳其、哥斯達黎加4支球隊,每支球隊的比賽場次。(總結出:小組賽每支球隊比賽3場。)
3.研究“整個小組一共要進行的比賽場次”。
學生出示每支球隊比賽3場,4支球隊共比賽3×4=12的結果。教師不急于說出正確答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畫一畫、填一填,自主探究解決這個問題,出示一號題卡(如下圖):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得出:“每個小組要進行6場比賽。”學生匯報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出“一共進行12場比賽的原因”。教師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在計算、統計比賽場次時應該不重復、不遺漏。
4.教師小結:經過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我們使用多種方法解決了小組賽中比賽場次的問題,每個小組一共比賽6場,8個小組一共進行了48場比賽。
(二)研究淘汰賽比賽場次。
1.教師介紹下面比賽情況。
世界杯第一階段單循環比賽結束后,根據比賽成績,每個小組前兩名球隊,進入下一輪比賽,8個小組一共就有16支球隊將進入第二階段,即淘汰賽階段的比賽。
2.教師舉例解釋淘汰制比賽規則:兩支球隊之間進行一場比賽,必須分出勝負,負者被淘汰,勝者進入下一輪,最后決出冠軍和亞軍。
3.教師將進入淘汰賽的16支球隊替換成1 ~16個數,并在實物展臺上指導學生繪制淘汰制比賽示意圖。(學生小組合作,在教師提供的題卡上繪制示意圖,并計算每一輪的比賽場次,統計出世界杯淘汰賽一共進行比賽場次。)
根據世界杯比賽規則,第三輪比賽結束后,輸掉比賽的兩支球隊還要進行一場爭奪季軍的比賽,所以應該再加上一場比賽,共16場比賽。
(三)統計2002足球世界杯一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
大家看黑板,所有單循環比賽的場次我們明確了,所有淘汰賽的比賽場次我們也知道了,這兩個階段一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呢?師生共同總結,鼓勵學生按照本節課研究順序進行歸納、補充。
三、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
2008年8月8日~8月24日的北京奧運會上,包括中國隊在內的16支男子足球隊將為奧運金牌展開激烈的角逐。請根據本節課掌握的知識公平、合理地設計比賽場次。
要求:
(1)首先進行分組。(分幾個小組,每組幾支球隊。)
(2)然后說明比賽方式。(單循環賽、淘汰賽。)
(3)最后計算比賽場次。
2.學生再次進行小組合作,設計、計算比賽場次。
3.學生匯報。
(結束語:課件播放中國男子足球隊在比賽中頑強拼搏的視頻剪輯。)
在體育比賽中還有許多學問,需要我們今后繼續關注、研究。同學們,今天距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有××天,我們預祝中國足球隊的小伙子們,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比出風格、賽出水平、為祖國爭光!
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既有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索活動,又有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既有基礎知識的學習,又有課本知識的發展和延伸。我認為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主要有3點:
1.創設了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興趣。
人的思維起始于問題,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尋求問題的答案。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而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我在課堂的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播放了男子足球世界杯比賽的精彩視頻,配上激昂的1998年法國足球世界杯主題曲,學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自然地投入到了課堂教學中。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但學生的內在潛力是無限的,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解決小組比賽中一共進行多少場比賽這個問題,為學生提供了圖例、表格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發現正確答案,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研討過程中,我注意走近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學生在繪制淘汰賽比賽示意圖時遇到困難,我及時進行示范,引導學生合作完成。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情感。
在第二個教學環節中,出示參加第17屆世界杯足球比賽的32支球隊名單,有意將中國的國旗放在醒目的位置,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面對中國國旗使同學具有自豪感,而身為中國人看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感到驕傲。在練習題的設計上,自然想到2008年將要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預祝參加奧運會比賽的中國男子足球隊能比出風格、賽出水平,充份地把傳授知識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既體現優良傳統,又反映時代特點,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貼近事實、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心理,從他們的思想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總評:
研究體育中的數學問題,目的就在于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去探究,變知識的接受過程為科學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一、教師創造性地選用教學素材
“教材的最大作用是為師生指明教與學的大方向,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進行重新開發和創造。”本節課教師以2002年中國男子足球隊第一次闖進世界杯決賽的比賽內容為實例,以此來研究比賽場次的問題。通過播放男子足球比賽精彩視頻,學生充分感受到足球的魅力,為中國足球隊感到驕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教師在與學生研究了足球比賽中的小組賽(即單循環比賽)的場次后,繼續研究第二階段淘汰賽的比賽場次,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補充。學生經過自身的思考、小組的合作、教師的點撥,算出世界杯一共進行的比賽場次,增長了體育中數學的知識。實踐證明,教師對教材這樣處理,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釋放自由,體驗學習經歷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教師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操作、交流、討論,分兩個層次研究單循環比賽和淘汰賽的比賽場次問題。討論結束后,進行展示匯報,生生互評,形成知識碰撞,既發現了單循環比賽和淘汰賽的比賽的區別,又能根據具體的比賽情況,得到正確的比賽場次。
三、重視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教學中要增設“實踐活動”,注重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教師在學生已經掌握足球世界杯的單循環比賽和淘汰制比賽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足球比賽場次”。學生根據這一感興趣的問題,自行設計、合作交流,設計了多種比賽方案,并能計算出比賽場次,同時也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興奮。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問題,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和養成運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良好態度。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蘊藏無限的創造力、生命力,值得我們去探索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