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商業沖擊下,漫天而飛的廣告已不能帶來價值相等的市場擴充。招商銀行針對目標受眾的電梯平面媒體的運用,做的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益求其精”。
2006年,招商銀行正式邀請世界著名鋼琴家朗朗擔任品牌代言人,由此也將招商銀行以“高雅藝術”為訴求點的品牌塑造工程推到了新的高峰。招商銀行總行辦公室品牌經理袁曉懋介紹說,招商銀行現在追求將“文化屬性”注入到品牌價值之中,贊助和投身高雅藝術活動,不僅體現招商銀行對高雅文化事業的積極貢獻,也能贏得消費者對招商銀行文化形象上的認同。
從電梯平面媒體的運用上,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的品牌形象推廣策略。招商銀行的目標受眾是那些生活在城市中,收入高,生活無憂,追求從富到貴到生活品位的人。而電梯平面媒體覆蓋高檔小區和寫字樓中的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高消費這“四高”人群,和招商銀行的受眾恰好符合。
就目前的中國市場來說,銀行金融產品,服務之間的差別還不是很大,產品區隔力也不是很大,競爭上更多的差異化還是在消費群體的特性上。招商銀行的客戶,多數都是各領域的高端用戶,雖然很少有大眾媒體能夠全面影響到他們,但是在生活和消費習慣上他們是存在共性的,比如喜歡高雅文化、居住在高檔小區內。電梯平面媒體恰恰為影響他們提供了一條高效的渠道。
電梯平面媒體的形式也比較適合承載“高雅文化”的內容。調研數據顯示有71%的目標受眾在看過招商銀行框架電梯平面廣告后,提升了購買招商銀行金融產品的意向。同時很多消費者在接受采訪時反應,在無聊的電梯等候時間看看廣告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所以,電梯廣告受到了廣大乘客的喜愛。
據CTR對北京市場的調查,招商銀行在投放電梯品牌形象廣告三周后,看過廣告者同沒有看過廣告者進行比較,第一提及率、提示前提及率和提示后提及率分別上升了14%、24%和50%,顯示出該廣告投放對品牌認知帶來的積極作用。
招商銀行從蕓蕓大眾中遴選出最有價值的“高雅”用戶,施加有效的品牌影響,讓人們切實看到了分眾媒體的力量,同時,也為招商銀行自身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提升。
(文章編號:2070927,收藏請編輯短信AA加文章編號發送至6655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