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似乎是你身上“野生”的一個器官,它在那里長得好好的,你根本不會注意。大不了,疼了揉揉、耳鳴了拍兩下、感覺不舒服了用手指掏掏,甚至吵鬧、頑皮時還會把耳朵用力地揪來揪去。其實,這些習慣對耳朵只是一種“外傷”,而你的許多愛好,比如K歌、隨身聽、用發卡或掏耳勺掏耳朵等等,對你的耳朵造成的傷害則是內外“夾擊”。
隨身聽,隨時在傷害你
李佳所在的辦公室是個大廳,里面經常會很嘈雜。為了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工作,她采取了聽Mp4的方式。她發現邊聽MP4邊工作,不僅可以阻隔嘈雜環境的干擾,還可以舒緩緊張的工作情緒。自此之后,她不僅上班時間聽MP4,就連下班后的閑暇時間也幾乎耳不離機。然而,有一天,她突然感覺耳朵無緣無故地有些疼痛,到底是哪個部位疼痛,又弄不準,更讓她迷惑的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耳朵便嗡嗡地叫個不停,此外,她還明顯感覺記憶力不如從前。
專家解析
當隨身聽、CD、MD、MP3、MP4越來越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最能“玩轉”它們的自然是追求時尚個性的年輕人了。君不見,馬路邊、公車上、辦公室旁,到處都是帶著耳機邊走邊聽的時尚男女,可是,這樣的機會多了,耳機就很難再“摘”下來了。
長時間用耳塞式耳機聽音樂,耳朵不但會痛得厲害,還會因此對聽力造成傷害。耳機塞在耳朵里,離鼓膜很近,鼓膜在特殊的環境中連續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地震動、反復受刺激,沒有伸縮的余地,特別容易出現鼓膜疲勞。而對于一些睡前還戴著耳機收聽音樂,并不知不覺中睡著了通宵沒關機的人來說,危害就更大,會造成噪聲性耳聾和耳鳴、記憶力減退等嚴重后果。
溫馨提示:
1.戴耳機的時候音量不可過大,尤其是在公交車和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別為了蓋過噪音就開更大的音量。
2.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最好每次不超過1小時,一天不要超過2小時,睡覺時一定要摘掉。
3.當感覺耳朵不舒服時,立即摘下耳塞,在家里盡量用音箱聽,沒事的時候可以輕拉耳垂,輕撫耳廓軟骨,做個簡單的耳保健操。
超強刺激,快感也是一種傷害
周末的傍晚,李詠和幾個朋友相約吃飯。吃完飯,李詠問道:“哥兒幾個今天是想K歌,還是蹦迪啊?”借著酒勁兒在體內躁動,大家一致提議去蹦迪。
李詠和朋友在迪廳狂歡至深夜1時才回家,白天的那些緊張、煩惱和不快好像煙消云散了。他像往常一樣洗了一個熱水澡,心想:這下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覺了。可是,他今天感覺特別怪,過去也是這樣在外消遣,只要一躺在床上就能迅速入睡,今晚他卻頭痛、失眠,而且心情也開始變壞,出現莫名的煩躁。
專家解析
每當夜幕降臨,一波波消遣的人,紛紛走向迪吧、酒吧、游藝廳,在那里“享受”K歌、蹦迪的高強度音樂刺激,其實,這是一種極不規律、高強度刺激的噪音,它不但會使心理不適,還會傷害聽力。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體格好,不會出現聽力下降的毛病,偶爾有點兒耳鳴、耳悶也無所謂,但是,噪音對聽力的損傷是緩慢的、進行性的,而且很難治,它會從偶爾耳鳴變成高調、頻繁耳鳴,繼而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
雖然每個人對噪音的感覺不盡相同,但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一般為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即使不覺得吵,脆弱而敏感的耳蝸也會受到傷害。盡管不少年輕人很享受歌廳、迪廳的那種聲音“震撼”,但大部分人離開這樣的環境,會明顯地感到眩暈和頭痛,這就是噪音引起耳朵受損的表現。所以喜歡泡吧的人可要注意了,別不把瘋狂的音樂當回事,如果損傷聽力那就后悔莫及了。
溫馨提示:
1.在噪音環境中,身體得不到放松,反而會感覺更疲勞,所以,不要長時間或頻繁置身在這樣的嘈雜環境里,即使是偶爾涉足,也要隔半小時或者20分鐘就到外面透透氣,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
2.在噪音中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這樣對耳朵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王寧洗完澡對妻子說:“老婆,幫我掏掏耳朵吧。癢死了。”妻子知道他掏耳朵已成了習慣,便用一只發卡耐心地在他耳朵里掏來掏去。王寧舒服地享受著掏耳朵的樂趣。掏了一會兒,妻子見王寧的耳朵壁血紅血紅的,便說:“不能再掏了,否則會出血的。”
第二天,王寧對妻子說:“我的耳朵怎么有點兒疼啊?”不過兩個人誰也沒再在意。誰知第三天,王寧的耳朵內竟然有些潰爛。
專家解析
很多人覺得掏耳朵挺舒服,沒事的時候就用發卡、火柴棒兒、挖耳勺等工具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殊不知,這樣會很容易傷了自己。
外耳道的皮膚非常嬌嫩,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而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對疼痛的敏感性比較低,當你掏耳朵感覺疼痛時,實際上已經對耳朵軟骨膜造成比較重的傷害了,因此,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傷及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甚至導致潰爛、中耳炎。
溫馨提示:耳屎(耵聹)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狀耵聹,會隨運動時的震動和下頜運動自行排出,大塊硬結的耵聹,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千萬不要自己掏。
關于耳朵的生活細節
1年輕人如果偶爾出現短暫的耳鳴,但很快就會恢復正常,這很可能是耳朵突然遭受噪音的刺激或工作緊張、壓力大,失眠等多種原因造成的,注意日常的生活和用耳習慣就會緩解;倘若持續1~2天出現耳鳴,就一定要到醫院檢查。不要以為只是耳鳴,并不影響聽力就不當回事,因為有些高頻耳聾最初只是單純耳鳴、聽力受影響,但時間長了會突然出現耳聾。
2乘坐飛機時,飛機在起飛時大氣壓力迅速降低,會讓耳朵出現堵塞樣感覺(如果你進入海拔較高的地區也會有同樣的現象產生),少數人還可能會產生短暫的聽力障礙及耳道疼痛。這是因為飛機在上升或下降時,由于大氣壓的改變使中耳鼓室腔內氣壓異常,造成耳咽管受壓阻塞,使得中耳鼓室腔呈負壓狀態,人體即會出現耳道堵塞、耳鳴、耳脹、聽力下降等癥狀。所以,可以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嚼口香糖,隨著咀嚼和吞咽動作,耳咽管會隨時開合,空氣就可自由地出入中耳腔,使得中耳內壓和外界大氣壓力保持正常平衡狀態,耳部不適感就會減輕或消失,正在感冒、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出現問題的人,最好不要乘飛機,以免引發中耳炎。
3年輕父母需要注意,兒童尤其是嬰兒很容易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耳部炎癥、聽力下降。特別是新生兒,在喂奶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平躺,盡量斜抱著,否則很容易嗆奶,一旦嗆到耳朵里排不出去,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耳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