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抽屜,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冊,一張照片應聲而落,它是1978年5月24日我出席省“四學”積代會時所拍的。
在那上山下鄉的年月,我的幾個姐姐先后都下放到農村去了。我是家中最小的一個,按政策不下鄉,留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于是,在1976年元月,我進藍山縣輕工業機械廠當了一名工人。
我所在的車間是全廠最臟、最累的。鑄造工不比其他工種,整個車間塵土飛揚,就像走過千軍萬馬似的,沖天爐的火足足有1000多℃,烤得人口干舌燥。黑壓壓的塵土壓在身上,每個人都像“黑包公”一樣。沒有半塊肥皂,休想洗得干凈!
那時,“大戰紅五月”、“零點起步”是最時髦的口號。在廠里兼團支部書記的我當然要響應縣委的號召帶領車間的青年“零點起步”。1977年元旦,我帶領車間40多名工人連續奮戰了16個小時,這是常人很難做到的。下班時間一到,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倒在放稻草的廠棚里睡著了。1978年2月,我們廠團支部被評為“永州市建設社會主義先進團支部”;5月,又被評為 “省‘四學’先進團支部”。
去長沙開表彰會前,我們在市里集合,市領導來住處看望了我們。長到21歲,我還從沒見過大領導呢。第一次與領導近距離接觸,我真是樂得合不攏嘴。我們從永州到長沙時已是8點鐘了。一下火車,一群少先隊員就迎了上來,給我們系上了大紅花,我激動得有些飄飄然了。到了駐地,傳來喜訊,省委領導又要來看望我們,我高興得歡呼雀躍起來。我忘情地握著省委書記的手,突然感到嘴邊有股淡淡的咸味,這才發現自己已激動得淚流滿面。
報到完畢,領好資料,我們縣的幾個姑娘、小伙就邀請我市的團市委書記和我縣的團縣委書記,去當時照得較好的長沙凱旋門照相館留影。當攝影師給我們按大小個排次序時,我偷偷地想:我一定要找個搶眼的位置!于是,我費力地踮起腳尖,擠到了兩個男孩子中間。攝影師看到我,大惑不解:“咦,那個姑娘怎么這么高?”我一聽,“噗嗤”笑出聲來。這時“咔嚓”一聲,攝影師就把這個美好的時刻永遠地定格了。
你瞧,第二排中間那個充滿稚氣、扎著兩個小辮、笑得最甜的女孩兒就是我。沒想到30多年前的故事,現在重溫起來,竟然還是那么美麗而溫馨……
責編/吳雙(wushuang04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