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教學后記是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種方法,也是教師探討教育教學理論和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途徑。教學后記的內容主要有:記成功之舉、記失敗之處、記學生問題、記教學機智、記“再教設計”、記同行評價。教學后記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可記錄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改進教學工作。
[關鍵詞] 教學后記;寫作內容;寫作方式;寫作原則
[中圖分類號] G4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1128(2007)11-0073-04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為不知如何寫教學后記而苦惱。其實我們上完一節課或幾節課后,在教法學法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想法。只要把經驗和教訓記錄下來,并簡明扼要地分析其成敗原因,就是一篇教學后記。教學后記是完整教案不可或缺的內容,是記錄教學得失的一種載體。寫教后記是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種方法,也是教師探討教育教學理論和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途徑。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下面結合我寫“教學后記”的體會,談一些粗淺的見解。
一、怎樣寫好教學后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伴隨著科研興校的春風,許多學校已把撰寫教學后記作為教學常規的一部分,要求每位教師在每次課后把“教學后記”這一環節續寫在教案后。其實許多名師早就自覺地在進行著這項工作,且收獲頗豐。
首先,要寫好教學后記,就要多思考。鈴聲響、課結束,但我們的思考不應該結束,要及時反觀自己的教學實踐。其次,要寫好教學后記,就要多閱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閱讀一些教育類書刊,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在寫教學后記的時候,如果有教學理論的支撐,感覺心里有了底氣,寫起來也順暢多了。
學寫教學后記,如果你把它當成是領導布置的任務去完成,那它就是你工作的一種負擔,就會以應付的態度去完成,將來它只能是你的一堆垃圾;如果你把它當成是一種工作的樂趣,那它就會是你工作的一種動力,就會以認真的態度來完成,將來它定會是你一筆巨大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再打開翻看的時候,它會讓你回憶起許多往事,你會想起一個個精彩的畫面,你會為自己出色的表現感到自豪,你會為自己一個富有靈感的創意而驕傲,你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參考,你會發現一些教育的規律。它將成為記錄你教師生涯的一本畫冊,伴隨著你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二、教學后記的內容
1.記成功之舉
作為教師,每上一節課總有自己覺得最滿意的地方,如:新穎精彩的導語,形象貼切的比喻,教學難點的巧妙突破,教學設計的奇思妙想,直觀教具的合理使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畫龍點睛的小結,留有懸念的結束語等。有些做法實際上是自己在教學上的“得意”之作,將它們詳細及時記錄下來,供以后借鑒與參考,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有讓自己感動的東西,令自己具有瞬間的自豪和成就感。如:教學達到了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了師生的共鳴;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課后將這些課上發生的點滴花絮記錄下來,留下自己成功的印記,以后翻看自己的記錄時,又有了再一次的感動。
2.記失敗之處
再精彩的教學設計也難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手段是否恰當;教學情景創設是否和諧;教學方法是否有創新;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策略是否科學;教學效果是否良好;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啟發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如果我們在每堂課后都能仔細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并對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與探究,在適當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彌補與矯正,及時調整教案的內容,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教師不是神,當教學中出現失誤和疏漏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記錄下來,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問題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厚?有沒有在課堂上講解不清或忽略的地方?學生作業中有無代表性的錯誤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等等。通過及時反思,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上吸取教訓,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記學生問題
學生是教師的教學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和參與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學生的個性和思維是千差萬別的,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有個別學生提出一些令教師意想不到的“怪” 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教師可先將問題交給全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去探討。不管在課堂上能否將問題解決好,教師在課后都要把它記錄下來,以便今后進一步探討和總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觀察學生的表情變化和學生的練習等,可以獲得有關教學的一些反饋信息。青少年學生思想活躍、敢于創新,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甚至優于我們預先設想的方案,這是教學相長的有利時機。他們往往會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問題,他們的一些發言和做法可拓寬師生思路,促使學生頓悟。有時學生提出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學活動引向高潮,教師應當予以肯定,并虛心接受和采納。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
4.記教學機智
在課堂上,有時會出現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教室外面突然出現引起學生分神的事物,或者是某個學生突然做出了令全體學生哄堂大笑的舉動。如果教師能憑著自己的教學機智處理好這些情況,將會對課堂教學產生有益的幫助。把自己運用教學機智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過寫下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是課程的生成過程,課堂中發生的事并不是可以完全能預見的。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閃光點常常是轉瞬即逝,如不及時利用教學后記去捕捉這些“信息”,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在以后的教學中造成很大的遺憾。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創新思維,特別是創新思維軌跡,從中汲取營養,用于再教時啟迪另外一些學生的思維。課堂上學生常有意外的回答、意外的提問。為什么學生會如此回答?為什么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針對課堂突發事件自己是如何反應的?及時記下當時的情景,并考慮一下怎樣才能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課上得更精彩。
5.記“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哪些東西還需要總結補救,哪些是出乎意料的,為什么自己事先沒有想到,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寫出“再教設計”,不斷增加新鮮感,不斷讓自己滿意。
上一次的課堂教學已經結束,遺憾雖不能去掉,但可以在下一次教學中彌補。將這些不足或遺憾記錄下來,既可以為下一輪備課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完善教案,同時也使老師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使自己把握、駕馭教材的能力與日俱增,做到輕車熟路、事半功倍。隨著教學時間的推移,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教師的業務能力將不斷得到提高。
6.記同行評價
在平時舉行的交流課、公開課、評優課等教學研究活動中,聽課的同行往往會提出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同行的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恰到好處的舉例等,會對我們自己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啟發。這些不可多得的東西更要寫入教學后記,供以后的教學借鑒。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奔紡V義,汲取別人的精華,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后記的寫作方式
寫教學后記,主要有以下6種寫作方式。
摘記式。抓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點,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總結,并從中求得自己的見解,寫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首頁的“課后小結”欄內。
提綱式。比較全面地評價教學上的成敗與得失,經過分析與綜合,提綱挈領地一一列出,寫在教案末尾處。
點評式。即在教案上各個欄目內容相對應的地方,針對實施教學的情況,言簡意賅地加以批注、評述。
實例式。即抓住典型教學片段實例進行自我分析,它要求抓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實事求是的檢查總結,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心得式。心得是有感而發的一種教學體會,也是積累教學經驗的最好方法。教學心得的作用不可低估。
隨筆式。把教學過程中最典型的、最需要探討的教學現象集中起來,對它們進行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煉,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和體會,形成特定的思路,構成完整的篇章,成為隨筆式的教后記。這是一種要求較高的教后記,也可寫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頁上。
以上所述的寫作方式,并非寫教學后記的固定模式,教學后記是教師寫給自己看的隨筆,只要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幫助,就可以最為適宜的寫作方式記錄下來。
四、教學后記的常見類型
常見的教學后記有以下6種類型。
小結得失型。對一堂課或一個課題的教學效果進行實事求是的小結評價,肯定成績,找出主要存在問題,重點研究采取什么措施來補救,以對學生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來幫助學生獲取正確的知識。
探討問題型。把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典型問題和需要探討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并要善于總結整理,把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研究結果及獨到的見解寫出來。
反饋信息型。把課堂上通過觀察學生表情、情緒變化所發現的情況,或提問、檢查作業、課堂練習、測驗等方面發現的問題,以及學生聽課后的反應等,將其記錄在“案”,并及時反饋到教學中,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分析原因型。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異常的教學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響,尋找克服它的辦法。
拾遺補漏型。對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周全的問題進行補充,對教學中遺漏的內容進行增補。
取長補短型。用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方案以及教學效果跟教學最優化方案進行比較,補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識信息,以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工作與時俱進。
教學后記可不拘形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少則幾十字,多則幾百字,皆可成篇。
五、教學后記的寫作原則
1.迅速及時,趁熱打鐵
一節課上過后要及時的回憶,把備課設計與講課過程及時做對比,把課堂上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的內容迅速及時記錄下來,不讓它們成為稍縱即逝的過眼煙云。
2.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要系統、全面地積累經驗并將其升華、凝結,就要有大量的教學后記作為基礎,把寫教學后記像醫生寫病例報告一樣成為一種基本的職業習慣。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些零星記下的東西是沒有什么用處的。
3.有的放矢,言簡意賅
寫教學后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確,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教學后記就會失去靈魂、失去價值。教學后記往往是教師在課后用很短時間寫成,語言必須簡潔明了,不能是平平淡淡的流水賬。
4.提高認識,總結規律
寫教學后記需要一個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需要在回顧執教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冷靜的反思。教學后記只有反映出理性的認識,才可能對教學實踐進行規律性的解釋,這樣的教后記才有指導價值。
5.以小見大,準確可靠
教學后記內容上要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雜??梢苑贮c陳述,點點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議,分析一個現象,解決一個問題。教學后記要記錄下來的東西,都要力求準確可靠,特別是對某些知識的探討問題。如果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深刻,一定要查找資料求得深刻理解,也可以請教同行,通過討論驗證后再記載下來。
6.實事求是,講究實效
寫教學后記要以改革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克服形式主義思想。教學后記不能空洞無物,要把課堂教學中體會最深、最有實用意義的內容寫出來,達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的目的。教學后記應如實地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中肯地分析成與敗。即使是學校領導要求的,也不應只求形式,只圖應付,只為檢查,否則就失去了寫教學后記的本來意義。
六、寫教學后記的意義
即使是最高明的教師,寫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付諸于教學實踐后,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因為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學過程總是不斷變化著的,有些內容和問題在設計教案時很難準確預料,尤其是缺乏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更是如此。教學后記能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體驗及時補充在教案中。這樣既對本節課的教學作出了正確評價,又為下一節或下一輪的教學提供了真實資料,還可以防止某些教學失誤的重復出現。
教學后記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可記錄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改進教學;它可以記錄教學中精彩的片段和教學中出乎意料的收獲、及時捕捉你教學的靈感;它可以記錄你課堂上棘手的問題,以便以后想辦法解決;還可以通過教學后記了解教學的成敗得失,把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存到你備課“資料庫”中。教學后記像一面鏡子,使你在教學中認識自己、提高教學、不斷進步!
多少年來,我們多數教師辛苦而不快樂,忙碌而平庸。寫教學后記是我們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有利于克服教學的單向性,加強師生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寫好教學后記不僅有利于教師個人成長,也為教師集體備課、資源共享、交流體會提供了具有實際意義的信息平臺。我們的教學后記就應該是活生生的,是我們身邊的,是我們生活中經歷過的。雖然我們從事著辛苦的工作,現實使我們無法在時空上再作出什么選擇,但我們可以調整心態,選擇一個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來體驗生命成長的快樂。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知識和經驗在于積累,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勤看、勤思、勤讀、勤寫。勤能補拙,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從少到多,日積月累,鐵杵成針,滴水穿石。當你發現寫教學后記給你帶來的好處,就會愛上它,就會越寫越愛寫。只有堅持不懈地寫教學后記,才能提高教學水平,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只要我們堅持不斷地總結學習,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教學資料,而且能逐步把自己磨練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寫教學后記,相信每一位老師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都能成為或大或小的名師。
作者單位 陜西省綏德師范學校
(責任編輯 吳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