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將逐步實行零關稅#65377;這意味著作為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之一的關稅措施,將在絕大多數國家之間壽終正寢#65377;同時作為非關稅壁壘的數量限制等也將顯著縮減#65377;在這種趨勢下,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更為隱蔽的非關稅措施正在悄然興起,知識產產權壁壘正是其中之一#65377;它是指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下,對含有知識產權的商品,如專利產品#65380;貼有合法商標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權的書籍#65380;唱片#65380;計算機軟件等實行進口限制;或者憑借擁有的知識產權優勢,實行“不公平貿易”#65377;在全球范圍內,知識產權壁壘對自由貿易產生的影響愈益嚴重#65377;據統計,我國2004年末已躍居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隨著對外貿易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我國設置名目繁多的非關稅壁壘,更多的是“知識產權壁壘”。面對知識產權壁壘,出口企業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 弄清發展思路。針對產品出口的“知識產權壁壘”,出口企業應把握國際市場消費需求變化趨勢,掌握國外政策最新動態和有關信息;改變原來主要通過增加產品出口數量來發展出口貿易的模式,確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擴展產品功能的發展思路,從根本上避免國外設置的“知識產權壁壘”。
二、制定國際化經營策略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在跨越“知識產權壁壘”的過程中,出口企業應制定國際化經營策略,適時調整產品的出口經營策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區域化集團貿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一大趨勢,在這種模式下包括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內的各種貿易壁壘相對要少得多。因此,我國的企業應該轉變經營思路和營銷策略,像其他發達國家那樣從“貿易立國”向“海外立國”發展,在國外建立分支機構,把投資放在產品的主要市場和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繞過“知識產權壁壘”的限制。出口企業應走市場多元化道路,通過建立國際經銷商網絡、密切與外國駐華機構的聯系、組織參與國內外大型展銷活動、建立信息中心等措施加大國際市場營銷與開發力度;避免由于一國市場關閉而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的情況;重視了解各國的產品進口貿易中的各種法規,注意避免在同一時期將一種產品向一個國家或同一個市場大幅度增加出口。
三、 強化知識產權意識。針對知識產權壁壘,出口企業應強化知識產權意識,了解出口國相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搜集相關信息,避免因“知識產權壁壘”造成的損失。應正視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知識產權方面擁有的優勢以及對我們形成的巨大壓力,盡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業、技術和產品,改變專利工作的被動局面,才能突破國外“知識產權壁壘”。
四、 確立自己的標準。加強對以知識產權為主的國際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的學習和借鑒,逐步確立本土的技術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我國企業要加強對國際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的學習和借鑒,結合自身特點和市場發展的狀況,選取適當可行的技術標準,為我所用。
五、 積極利用有利條件。當發生“知識產權壁壘”時,應積極主動的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機制進行抗辯。典型的案例就是“溫州打火機事件”。該事件發生后,國家有關部門組織溫州外經貿局及打火機協會、企業對打火機的定理、分類進行科學評估,對各類打火機的安全性能進行科學實驗,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案。中國各級政府及民營企業按國際“游戲規則”采取的多種方式,各種渠道堅持不懈地抵制違背WTO公平競爭、非歧視性和不損害產業等原則的CR標準的斗爭終于取得了勝利。這就為我國出口企業應對外國的“知識產權壁壘”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作者單位:山東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