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批高等院校畢業生充實到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中來,他們與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無論在學習經歷和生活經歷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落差,主要表現為:缺乏與學生溝通的經驗、教學技法單一生硬等。因此,如何使青年教師順利地完成觀念轉變,全面地了解職業教育特性,盡快地擔起教學重任,是擺在職業院校各級領導、學科帶頭人以及教學導師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經過反復不斷地對“體驗式”教學進行探討和分析,筆者認為對青年教師培訓工作來說,“體驗式”是一種創新嘗試,不僅提高了培訓的有效性,而且還增強了培訓的趣味性。因為“體驗式”教學是指授課者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讓人們體驗或者對過去進行再體驗,引導體驗者審視自己的體驗,積累積極正面的體驗,使心智得到改善與建設的一種教學形式。當前,它被日益廣泛地運用在各類型的職業培訓當中,“游戲活動”和“拓展訓練”是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其學習模式為:開始于體驗,之后內省、討論、分析及體驗、評估。
一、“體驗式”教學在教師培訓中的優勢
1.與傳統講授法比較而產生的優勢。以下圖呈現的學習金字塔為例,它是20 世紀60 年代緬因州的貝瑟爾(Bethel)研究發現的,該項研究主要探討了不同教學方法下,學習者的學習保持情況。金字塔顯示了學生在不同教學方法指導下學習24 小時之后,對新學習內容可回憶的百分數。
其中,在金字塔頂的是講授法——該教學方法所產生的學習24 小時后的保持率僅為5%。而“實操練習”和“所學內容的立即運用”的學習保持率則分別為75%和90%,這兩項教學方法的突出特點就是以體驗為主,換言之運用“體驗式”教學,使學習者得到的學習保持率最高。
2.學習者能通過活動體驗強化認知能力、產生深刻的記憶。“體驗式”教學的一般表現形式是通過組織一些小小的體驗活動,強化學習者已有的認知能力,使學習者產生深刻的記憶。心理學研究表明: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記住10%;聽到的信息可以被記住20%;親身體驗的信息則可以被記住80%。“體驗式”教學擁有完整的學習鏈條,即體驗、回顧、聯系實際、應用這樣一個循環過程。
二、“體驗式”教學在青年教師培訓中的成功經驗
目前以我校為例,工作不滿三年的青年教師占學校教師總數42.6%。這批青年老師思想新、頭腦活、能鉆研、肯吃苦,正逐步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力軍,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專業素養尚顯稚嫩,與職業教育所需要的一專多能、教研科研同步發展的高素質要求之間的矛盾明顯突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嘗試運用“體驗式”教學進行青年教師的在職培訓,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1.通過“體驗式”教學,培養青年教師掌握新的教學方法。職業教育重在“操練”和“技能”,我們在培訓教師《教學方法運用策略》的課程中,為學習“體驗式”教學的有關理論專門設計了一個“體驗式”教學案例:
在此案例中,我們在創設一個情景的同時也創設了一個實踐者園地,接受培訓的教師們在其中積極、愉快地體驗成功或失敗的過程,這些體驗都能給予學習者深刻印象和長久反思。作為教師的學習者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種種誤區,例如:自己是否曾因為“教材內容太多”、“設備資源不足”“趕進度”等原因而忽略了教學方法的實效性?是否因為教學效果的不理想而埋怨學生等等,反思能幫助青年教師看到自身的不足、正確判斷癥結并積極找尋改進的措施。
2.通過“體驗式”教學,彰顯青年教師的特長、發揮教師的教學潛力。我們開設了《成功教師職場攻略》《新教師教學發展》等培訓課程,其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的一個拓展活動——《拍賣會》充分調動了教師們探索新的教學理念的欲望,最大程度地讓教師發揮教學潛能,引發教師們關于職業教育的思考。可以說,“體驗式”教學能讓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們在體驗中了解:如何改變觀念以適應不斷發展的職業教育和不斷變化的教育形勢的需要;如何創新教學方法以適合職業教育特點;如何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教師的教學潛能、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等等。
當前,職業教育正孕育著一場規模宏大的教學改革,如何造就一支觀念新、業務精、能力強、方法多、能科研的教師隊伍正成為職業院校管理的當務之急。教師的崗前培訓、繼續教育培訓是最主要的人力資源積累形式,而通過“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更能使職業教師培訓工作煥發勃勃生機,為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實現職業教育大發展的遠大目標。
(作者單位:廣州公用事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