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時光的荒涯上,曾傳唱過“三國爭霸、群雄逐鹿”的壯闊佳話。而今,充斥著合作與崩析、權謀與紛爭的現代職場,儼然硝煙彌散的三國戰場;無數人在其間奔波勞作,有人收獲了得意喜樂,有人飽嘗艱辛失落。本刊在此選登職場小說《三國職場人生》的部分精彩章節。在散去了狼煙、湮滅了劍影刀光的今天,靜心重讀那一幕幕金戈鐵馬的崢嶸往事,一部三國儼然一出職場人生的大戲,或者我們可以從那些詼諧幽默的語言中獲取一些游刃職場的嶄新啟示……
【1】
打不死的劉備,跌倒就爬起來
三國案例:平民英雄劉備
在劉備與曹操的市場爭奪史里,曹操始終保持著一邊倒的優勢擠兌著劉備。劉備卻始終茍延殘喘,最后居然咸魚翻身,與曹操分庭抗禮。劉備能夠逃出曹操的追捕,說起來還真是一件奇事。
劉備是一介平民,雖然準備了一套皇親的豪華名片,卻無法改變他的真實身份。平民創業歷來是非常艱難的。以編制草鞋、草帽為生的平民劉備,一沒人二沒錢三沒地盤,除了跟他一樣窮困潦倒的兩兄弟,劉備剩下來的就是那一盒豪華名片。在劉備的創業史中,工資發不出是經常的事情,討飯的事情也發生過好幾次,年終發獎金、給干部配股份,好像一直是劉備畫的大餅。就是這么一位一路討飯走過來的人,一個始終想發橫財卻一次次輸得連褲衩都恨不得賣掉換饅頭吃的人,最后居然成功了,而且跟接替東漢公司的曹魏公司和孫權的東吳公司一起,把整個市場瓜分掉了。
劉備是個奇跡。最大的奇跡是,一個二十年如一日倒霉的人,在他四十九歲時,事業居然剛剛起步。劉備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始終堅持不懈,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劉備后來的成功,更是一件讓人無法相信的事實。
劉備很牛,牛就牛在二十年如一日般地失敗后再爬起來。這個牛人就像不倒翁一樣,不管你怎么踢、怎么打、怎么推、怎么摔,他始終笑嘻嘻地看著你,我不倒,就是不倒。
劉備的成長史
劉備是在虎牢關前、十八部經理伐董卓時,出現在公司的舞臺上的。打此后,很多經理記住了這個不起眼的平民,大部分經理對劉備的印象是:很勇敢、會表現、善于把握機會。至于劉備后來的發展,沒有人會料到。
曹操搶陶謙的徐州公司時,劉備帶著兄弟來到徐州,并被陶謙保薦為豫州公司CEO。這也是后來有人稱呼劉備為劉豫州的緣由。陶謙死后,在陶謙的授意下,劉備接管了徐州公司。劉備在徐州公司呆了沒多久,因招聘了當時最最臭名昭著的經理人呂布,使得公司被呂布搶了去,劉備不得不委身曹操公司,擔任了一個虛職經理人。
后來劉備在曹操的幫助下擊敗呂布,并找機會離開曹操公司,重新在徐州開了公司。這次公司依然沒開多久,就被曹操重新收購,連兄弟關羽、張飛都下落不明。劉備本人不得不到袁紹那里暫時謀生。找到關羽、張飛后的劉備,跑到曹操公司的汝陽公司想撈便宜,卻被曹操一頓臭揍再次流竄。他逃到劉表的荊州公司,劉表不敢讓劉備在荊州本部工作,就安排他在新野開了個門市部。劉備在新野開門市部一待就是七年,始終沒有什么發展。當徐庶告訴劉備,開公司需要有智囊型人才,劉備成功地請出諸葛亮后,曹操又追來了。劉備再次逃竄。運氣終于來了,曹操追兔子追過了頭,一次居然追起兩只兔子。曹操放下劉備,反過身來追孫權這只大兔子。這迫使孫權的東吳公司與劉備通力合作,在赤壁打敗了曹操。
自此,劉備的事業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有了轉機。按照諸葛亮的“天下三分”策劃,公司一步步順利發展起來。劉備霸占了荊州公司,并收購了益州公司和漢中公司,把三個公司合在一起,更名為蜀漢公司,與曹操的曹魏公司和孫權的東吳公司共同瓜分了市場。
劉備成功的根源
從劉備開始創業到事業有所轉機,二十年已經過去了。他是怎么獲得如此巨大的事業成就的呢?
機遇。劉備的第一次人生轉機,是在虎牢關前的出彩,在無人上臺表演的情況下,劉備主動上前,第一次在公司的舞臺上表演,表演非常完美,讓公司的一些經理記住了這個不怕死的英雄,記住了這位很會抓機會的平民。
遇貴人。劉備的第二次人生轉機,是陶謙讓劉備擔任徐州公司的CEO。這次小機會劉備沒有好好把握。但逃到曹操公司那里的劉備,卻獲得了更大的人生轉機,東漢公司的董事長獻帝接見了劉備,并正式認劉備做了自己的親戚。自此,劉備在外面到處散發的名片上,頭銜就是:東漢公司董事長獻帝的叔叔。這個名片給劉備帶來了人生事業發展上最大的轉機,用句俗話說就是劉備遇到貴人了。
成功方程式。劉備的第三次人生轉機,是成功請到諸葛亮這位超級智囊。成功是有方程式的,在方程式外面游走的劉備無法獲得成功。明白了成功方程式的劉備很快獲得成功,建立了壟斷性的蜀漢公司。
永不言棄。二十年的失敗,并沒有打垮劉備,反而讓劉備在市場風云中越來越強悍。越來越多的人投奔一貧如洗的劉備,認準劉備的一個理由就是:劉備是打不倒的真正的企業家。現代職場啟示: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成功其實是有模式的。現代職場人士在追求成功的時候,往往忽視了這一點,認為憑借自己的努力,就能夠獲得事業和人生上的最大成功。其實如果上面四條中,劉備少了其中任何一條都無法獲得成功。而現代社會里,這四條依然是成功的因素,少了任何一條,我們還是無法獲得巨大的成功。
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獲得成功,就要珍惜并抓住登上舞臺的表現機會,努力尋找和分析自身的成功因素與方程式,在機遇和運氣來臨時,把自己積蓄的才能與經驗釋放出來。最后一點,不管有多艱苦多困難,始終不放棄。如此,成功就會向你招手了。
【2】
成功沒有模式,只要你堅持
曹操、劉備、孫權成功的模式各有不同
三位老板:曹操、劉備、孫權,實現成功的方式都不一樣。
曹操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斗爭最激烈、競爭最兇狠的北方市場,曹操通過挾持東漢公司的董事長獻帝,逐步地收購了北方混亂無章的各家公司,最終創建了一個取代東漢公司的曹魏公司。
劉備最成功的地方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失敗居然沒有打垮他。劉備愣是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從無到有地變出一個讓曹操都不敢輕視的蜀漢公司。
孫權最成功的地方是,創業容易守業難,守好業難上難。面對復雜的經營形勢,孫權有難解難,無難自勉。在孫權的努力下,東吳公司一直很平穩,始終沒有大波折,是三家公司中最后一個倒閉的。
在管理方式上,三家公司也各有不同。曹魏公司在曹操的領導下,以紀律嚴明而著稱;蜀漢公司在劉備的領導下,以講究老大管理而著稱;而東吳公司在孫權的領導下,以探索家族管理,親情、友情管理而著稱。
曹魏、蜀漢、東吳三老板相同的地方
無獨有偶,三家公司創始初期基業都非常薄弱,在東漢公司里均屬于無名。但隨著形勢的變化發展,勢力龐大的董卓、袁紹、袁術、劉焉、陶謙等等豪門望族,在無情的市場競爭中,一個個被淘汰出局,他們的公司不是被收購就是徹底破產了。偏偏是劉備等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并通過收購、控股、直接吞并等方式,消滅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最后組建了自己的集團公司。
此外,三家公司的老板,都有著超凡的魅力,都能以自己強大的個人魅力,吸引無數人才為自己效力。之后又將人才通過合理的使用,形成了凝集而強大的團隊。
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是三個領導的將人術。曹操不但具有將人術,同時也具備將兵術,這也詮釋出為什么曹操的公司是最大的公司。做老大的,其實并不需要將兵術,看看劉備與孫權就知道,沒有將兵術也會獲得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擅將兵術的劉備一次將兵,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做老大的,本來就不需要將兵術,應該多多提高將人術,就像那劉邦一樣,將人術高手劉邦,徹底擊敗將兵術高手霸王項羽。從這個角度看,三家公司三位老大的將人術相當,因此才出現天下三分的格局;如果有一個老大的將人術超強,那么另外兩家最后肯定會被收購了。
最后一點相同的地方是,三家公司的老大都有著一般人無法比擬的耐力。曹操一生敗仗累累,一次比一次輸得慘,即使是輸得最慘痛的赤壁,也沒把曹操打趴下。即使是聰明絕頂、無比智慧的司馬懿,也不得不崇拜曹操無比堅韌的創業耐力。劉備也是一生敗仗累累,因為劉備是白手起家,沒有什么好輸的,但這個沒什么好輸的劉備,偏偏一次又一次地輸,而且最后連命都搭了進去。但無法否認的事實是,劉備在創建蜀漢公司的過程中,就像打不倒的不倒翁一般,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并最終成功。這不是一般的耐力。
孫權要好得多,但在孫權管理東吳公司的幾十年里,因為市場格局的變化,注定了東吳公司不可能有大作為。在這樣無大為的格局下,人往往會喪失動力,失去信心,這位老大始終把東吳公司照顧得好好的,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公司,都沒有辦法占東吳公司的一丁點兒便宜。
現代職場啟示: 三國早已成為往事,卻有東西永存,而且跟時間的消逝毫無關聯。從曹魏、蜀漢、東吳三家公司的成長,以及三家公司老板的發跡史中,還是可以找到我們可以借鑒的成功之道的。三家公司的異與同,至少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成功并不講究出身,成功并不講究模式,成功最講究的是對事業的永遠追求,以及成功者自身的良好的人格魅力。
成功并沒有現成的方程式,成功者卻有著相同的共性。想成功,唯一的途徑就是,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擁有他們的個性。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職場中、人生路上笑傲江湖。
(完)
《三國職場人生》 購書電話:010-64919955-2151;
電子郵箱:369@vip.163.net
作者簡介
舒乾:長三角經理人,工作十余年,曾服務于國營、臺資、美資企業,歷任工程師、經理、廠長等職崗,擅長企業管理、職業問題咨詢;在《演講與口才》《職業設計》《理財》《寧波人才周刊》等發表數十篇企管、職場作品;著有《三國職場人生》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