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標題是新聞的濃縮,標題必須準確,準確對于新聞標題來說就像是巨龍的眼睛,沒有了眼睛,巨龍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在做夜班編輯多年的生活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真實對于新聞的重要性,同時也體會到一個準確的標題對于一篇新聞稿件的重要性,可以說,準確是新聞標題的生命。
目前,隨著報紙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有些報紙的編輯為了抓住讀者眼球,盲目追求所謂的口語化,無視新聞發(fā)展的規(guī)律,無視表現形式與內容的不相稱性,過度夸張地使用語言詞匯,過度追求新聞標題的標新立異,以“聳人聽聞”、“嘩眾取寵”去迎合某些消費者的口味,造成標題的媚俗、低俗和極不準確。尤其是標題的不準確對新聞的危害更大,也是讀者最深惡痛絕的。
去年,于丹來鄭州市售書時,多家媒體出動,采訪后,一家媒體以《于丹和趙忠祥是好朋友》為題報道了此事。當看完全文后有種受騙的感覺,讓人心里很不爽,因為二人根本不是什么好朋友,只是在一次活動中見過面而已。還有一次,筆者看到一家報紙的新聞標題做得更過分,《鞏俐改姓張了》,看標題嚇一跳,還以為鞏俐又和張藝謀有什么事了,通讀全文后大呼上當,該文和張藝謀沒任何關系,是鞏俐又演了一部電影,在電影里扮演一個張姓人物。
一個準確的標題和一個好的標題并不沖突,真正的好標題是在保證信息準確的前提下推陳出新,生動形象地表達出新聞所要傳達的信息,使得信息能夠有效地傳達給讀者,繼而在報刊市場上引發(fā)讀者的購買行為,誘發(fā)受眾去先睹為快,深化報紙信息的傳播效果。
《大河報》2005年11月3日A08版河南新聞以《庭審之前:躲進廁所哭一場;庭審之中:高聲喊叫未索賄;最后陳述:聲淚俱下擺功勞(引題)拜佛女鄉(xiāng)長一哭二喊三擺功(主題)》為標題,報道了迷信的女貪官——鄭州市管城區(qū)南曹鄉(xiāng)原鄉(xiāng)長樊淑玲在鄭州市二七區(qū)人民法院受審時的整個過程。該標題準確、形象、生動,打破以往法院庭審報道《×××貪官受審》的模式,很準確又吸引了讀者的眼球,同時得到了業(yè)內專家的好評,該標題獲得2005年度河南省好新聞獎。
一個新聞編輯想把標題做好,做得生動形象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編輯無視新聞標題的準確性,過多地制作媚俗、庸俗的標題,以追求所謂的“賣點”,不僅會影響讀者的數量,還會有損媒體的形象和聲譽。那么,怎樣做標題才能生動、形象又能吸引讀者,抓住讀者的眼球呢?竊以為,做標題在求得準確的前提下做如下幾種嘗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用、巧用動詞,讓標題“立”起來。新聞標題雖不可能像文學作品的標題那樣文辭富麗、著力修飾,但有些新聞標題也該講究個形象生動、搖曳多姿。如:《大河報》2006年2月9日A06版《盧舍那大佛笑拈“文明花”》,“笑拈"二字把洛陽各界紛紛獻愛心維護古文物的事情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眼前。2006年6月30日《大河報》A12版《“神剪”下萬只蝴蝶“舞翩躚”》。在這里,“神剪”、“舞翩躚”形成一個連動句式,為標題增添了“動”的活力,“神剪”下的“萬只蝴蝶”躍然眼前,讀罷標題讓人浮現聯翩。
銳意標新立異,讓新聞標題“新”起來。如《大河報》2006年6月16日A06版河南新聞《給農村發(fā)展裝上城市“輪胎”》,報道了河南省政府確定鶴壁等7市作為城鄉(xiāng)一體化試點發(fā)展農村經濟,打破了以往的《×××××確定為試點》的模式,很新穎。
力求突出重點,簡明扼要,讓新聞標題“快”起來。新聞標題突出重點,有助于讀者迅速捕捉到消息的中心事實。如2006年3月18日《大河報》A11版河南新聞《五個小時打死三斤蚊子》,4月l2日《大河報》A12版河南新聞《老天突“變臉” 風雨下中原》等,其節(jié)奏簡潔明快,讓讀者無需多想,便一目了然地領會到新聞事實的要旨,這種“快”如疾風的新聞文化品位是文學作品的標題無法比擬的。
嫁接文學手法,讓新聞標題“富”起來。這里的“富”指其信息的富有。新聞標題貴在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必要時可從文學那里嫁接一點“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如:數學上有一個“費馬大定理”,300多年來數學家被這個定理弄得神魂顛倒,可我國數學家蔣春暄卻用四頁紙就證明出來了。對這樣一個重大新聞,《北京晚報》僅以《中國學者捅破“窗戶”紙》9字的主題標題來概括,但這9個字的背后卻蘊藏著豐富的信息內涵,“中國學者捅破”流露出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窗戶”紙卻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慨。這種高度凝練的新聞標題,由于將“文學”與“新聞”相嫁接,其表意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大延伸,其文化品位自然大幅提高。
總之,現代的讀者是多元化的讀者,新聞標題的制作目標是通過特定的富有鮮明個性的新聞事件來刺激讀者,激活、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報紙新聞標題的導向性和技巧性就在于引導讀者首先產生刺激的“感知”效應,使得信息有效地傳達給讀者。讀者能不能產生刺激的“感知”效應,應該是信息本身的有效性所決定的。“一張好看的報紙”應當是“傳播有效信息”與“信息有效傳達”的有效結合。
因此,新聞標題不論如何創(chuàng)新,它的第一訴求仍是準確性,要在準確的基礎上體現口語化,激活、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作為一名都市類報紙新聞版面的編輯要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創(chuàng)新理念。制作一個好的新聞標題沒有什么“完全手冊”,沒有“終結模式”,有的就是在拿到一篇好的新聞稿件后,迅速地找出真正的新聞點,準確地制作出好的新聞標題來。
(作者單位:大河報社)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