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影響我國實施環境會計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企業只有重視環境保護、重視環境會計,才會真正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環境會計 可持續發展 會計準則
自從葛家澍教授等在《會計研究》1992年第5期上發表的《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一文以后,陸續許多學者把自己關于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成果發表在有關的期刊上,引起會計界極大震動。十幾年過去了,我國關于環境會計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我認為影響我國實施環境會計的因素如下:
一、我國實施環境會計的有利因素
1.發展環境會計已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
從原始社會會計萌芽,到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斯·巴斯勒提出的借貸記賬法,一直到現在比較完善科學的會計體系的形成,可以說發展環境會計已具備一定的傳統會計的理論基礎,雖然環境會計對信息核算、確認、報告等各方面有別于傳統會計的地方,但環境會計還是可以把傳統會計的一些理論借鑒過來。
2.國外環境會計的實踐給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早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的部分會計學者就開始研究環境保護與會計處理技術的結合方式問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至今已發布了三個有關企業環境處理成本處理的公告。解決了石棉污染的會計核算問題、環境污染的處理問題和有關環境負債的核算問題。
自1999年以來,日本政府制定或修訂了以《循環型社會基本法》為首的一系列與企業環境會計關系密切的法律法規。特別是2000年7月,日本環境省委托日本公認會計協會編寫了《環境會計指南手冊》,不僅收集了37家企業的環境會計處理案例,并且利用有問有答的方式,解釋了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3.國人環境意識的覺醒有利于實施環境會計
實施中國環境會計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同樣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廣大國人也從對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喜悅中品嘗到了環境惡化的惡果,也在有意識的抵抗一些污染企業在身邊的建立,有意識的使用一些綠色產品。隨著環境保護思想的普及與提高,會有更多的國人和企業加入到環境保護行列中來。
4.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奠定了環境會計實施的政策基礎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法制建設、政府管制、經濟調控和宣傳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制度安排,明確制定了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在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提出了:“環境保護,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重大國策。”由此確立了環境保護政策成為我國基本國策之一。從此,環境保護政策特別是作為環境政策重要表現形式的環境立法,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企業實施環境會計奠定了政策基礎。
5.我國環境會計的實務操作正在逐步形成
在我國現時會計實務中,還沒有系統的環境會計和信息披露的制度或規范,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也剛剛起步,缺乏規范。可喜的是,ISO14000國際標準引入我國以后,一些外資公司和我國一些重視環境保護事業的企業開始嘗試進行環境會計的實踐。
二、我國實施環境會計的不利因素
1.傳統會計學和經濟核算方法的束縛
環境會計是以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為指導,運用會計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和屬性,它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環境會計的提出和實踐對傳統會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環境會計的實務操作,雖然以傳統會計理論為基礎,但也需要發展創新傳統會計所沒有的內容。
2.國外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和制度規范可供借鑒
雖然美國、日本等國家和聯合國及其相關組織對環境會計不論是在理論和實踐都做了相關研究和約定,但沒有全套成熟的理論可供借鑒,不像傳統會計那樣有國際準則和國內準則可供參考,現在環境會計的發展還是不普及,不規范,并沒有強制各企業必須執行,所以世界環境會計發展也應向普及化、規范化發展。
3.國內對建立建全環境會計缺乏充分認識
嚴格說來,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還處于非常低的層次,國家雖然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布關于環境會計的準則,大部分企業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要求,對本企業對外部土壤、空氣等造成的影響從不考慮,對國家和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者的建議置若罔聞。
4.國內尚缺乏環境會計準則和相關制度
隨著環境問題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綠色會計也逐漸被提上了議程,但是,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專門的綠色會計準則。在我國現行會計制度中,還未建立與環境會計內容相關的配套核算體系,單獨關于環境會計的會計準則也沒有。
5.缺乏環境會計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環境會計基本上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會計實務的處理也基本上沒有,一些大公司對環境會計的實踐也大多停留在會計報表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所以我國發展環境會的障礙之一就是缺乏相關環境會計專業人才,如果大部分傳統會計人員都掌握環境會計知識,則對推動環境會計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6.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
社會經濟發展到今天,環境資料信息使用者仍然主要是政府部門。會計信息的其他使用者,如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內部職工等并未真正關心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環境問題、資源浪費等信息,這些都將阻礙環境會計的發展。
總之,隨著可持續發展理論的進一步深入人心,人類會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政府、投資者、債權人、社會大眾等有關方面對企業環境問題方面的信息要求也會更多。這必將推動我國環境會計的快速發展,進而對環境會計規范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各有關方面一定要把握時機,盡快將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接軌,實現我國的環境會計實務操作。
參考文獻:
[1]許家林:《中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會計研究》,2004年4期
[2]張亞萍:《在我國實施綠色會計的幾點思考》.《寶雞文理學院學》,2004年4期
[3]陳秀霞:《關于建立環境會計的探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4期
[4]劉明輝樊子君:《環境會計在日本》.《中國發展》,2002年2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