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北省曹妃甸港口面對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陸有淺灘,是區位條件很好的深水良港。其直接腹地是唐山,間接腹地是北京、河北、內蒙,同時具有交通優勢。曹妃甸的開發建設將對河北及周邊省市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曹妃甸深水港 區位特征 區域優勢
一、曹妃甸港區的區位和地質特征
1.面對大海有深槽
曹妃甸是河北省灤南縣南部渤海灣中的一座小島,在灤南縣城西南63KM處,瀕臨渤海灣深水主航道。唐山市地處渤海西部,沿海自西向東分布著豐南、唐海、灤南、樂亭四縣。海岸線西起豐南縣澗河口,向東沿黑沿子、南堡、西河、大清河口、北港(撈魚尖)、湖林口、浪窩口至灤河口,長約170KM。地理座標北緯,東徑,至北緯,東徑。
渤海系凹入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內海。渤海周圍有三個主要的海灣,即北部的遼東灣,西面的渤海灣和南面的萊州灣。渤海灣是向西凹入的孤形淺水海灣。北起河北樂亭縣大清河口,南至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海域面積約1.2萬Km2。
唐山市南部沿海及其附近海域基底全部處于大陸架上,其構造與沿岸地區基本一致。由一系列雁行排列的凹陷和凸起組成,上面覆蓋有3000m以上的新生代沉積層。由于目前仍處于下沉堆積過程中,海底表區為現代沉積物所覆蓋,故水下地形平緩單調,平均坡度小于0.25%,由岸向海傾斜,等深線與海岸線平行,水深一般小于-20m。
曹妃甸一帶分布有數列水下沙脊,呈西南東北走向,高出海底11m~18m,其間有較深的溝槽,繞島海水由北向南平緩加深,極南端水深在-30m以上,是天津新港通往秦皇島港和大連的渤海海峽主航道。該航道自秦代就已有之,到唐代發展為“轉東吳粳稻以給幽燕”的必經之途。《讀方輿紀要》載:“天津衛在焉,為畿輔咽喉之地。元人海運之大都(今北京)者,皆聚于此”,“海自天津而東北”,“又為永平府灤州南境(今灤南縣)”,“又東經山海關而接遼東界,”《灤州志·海防》又載:“元代海運大興時,曹妃甸因居海道要沖之地,南望大洋,片刻可達,百余石糧船,往來無礙。”是歷代海運的必經航道。
2.背靠大陸有淺灘
曹妃甸本是荒無人煙的沙島,亦稱“沙壘田島”意為用流沙堆積起來的島嶼,是由古灤河常年沖積而逐漸形成的沙壩堆積體。它位于灤南和唐海兩縣南部深海,與陸地最近的南堡鎮林距離今18.47Km,中間隔著波濤洶涌的舄湖區。曹妃甸總面積為16Km,形狀如同一顆漂浮在蔚藍色波濤上的花生果,。該島由北向南平緩傾斜,背靠遼闊的舄湖區。
“面對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陸有淺灘”是曹妃甸區別于中國沿海其他港址的兩點最顯著的地理和地質特征,也為開發建設曹妃甸提供了天然優勢。
二、曹妃甸港口的區域優勢
1.直接腹地優勢
曹妃甸港區的直接腹地是唐山市。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唐山市總面積13472Km2,人口710萬,是環渤海經濟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來,唐山經濟實現了持續、協調發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之一。2004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1626.33億元,人均2296元;年度財政收入160.18億元,稅收156.3億元。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占全國總量的1.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人均居河北省第一位。唐山交通便利,市區周圍建起了92Km長的環城高速公路;分別與京沈、津唐、唐港高速公路相接,形成了O+X型高速公路網。唐山海上運輸也很方便。1992年正式向國際通航的京唐港區,為國務院批準的國家一類口岸,已躋身全國港203強行列。
唐山市最大的特點是工業發達,鋼鐵、基礎能源、水泥、機械、化工等五大產業基地為經濟支柱。其中大型企業有: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冀東水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陡河發電廠、河北大唐唐山發電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唐山惠達陶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冀東地區又是繼鞍(山)本(溪)、攀(枝花)之后的中國第三大鐵礦富集區,主脈灤縣司家營鐵礦山是目前中國惟一尚未正式開發利用的鐵礦山。
2.間接腹地
(1)曹妃甸港區進口鐵礦石的間接腹地是北京、河北北部和內蒙,可以直接為首鋼、唐鋼、承鋼、宣鋼和包鋼等大中型鋼鐵企業提供資源。北京、河北北部和內蒙是全國鋼鐵企業最多的省市區,全國10大鋼鐵企業,這一地區有首鋼、包鋼和唐鋼3家。全國共有1500多家鋼鐵企業,而這一地區就有150多家。全國年產鋼超過50萬噸的鋼鐵企業共有46家,而這一地區就有11家。1997年,首鋼、唐鋼、承鋼、寶鋼和包鋼的進口鐵礦石量就已經達到1100萬噸。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因素的增長,進口鐵礦石的數量更是不斷擴大。曹妃甸港區進口鐵礦石碼頭設計能力為3000萬噸,從目前供應需求和市場貨源來看,還有余量,可以做到4000萬噸。碼頭的設計作業天數為315天,10月份由于天氣因素造成一些影響,不能作業時間只有20天~30天,比設計作業天數要長,比上海的大小洋山港的作業天數要長將近70天。
(2)曹妃甸港區進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氣的間接腹地是天津、北京、石家莊和滄州。華北地區有大批石化企業,代表性的有北京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莊石化、滄州煉油廠等。1996年,上述4家石化企業綜合生產能力為2000萬噸,而國內原油可供量只有1200萬噸。隨著世界性能源危機不斷出現,進口原油量同樣會不斷增加。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政府與中石化正式簽署合作發展協議,中石化將在曹妃甸建設兩個30兩萬噸級進口原油碼頭及配套設施。中石化還將盡快啟動石家莊煉化股份公司擴能、滄州分公司質量升級工程。核準立項,會使石家莊煉化股份公司的原油綜合加工能力達到年產800萬噸,滄州煉油廠達到年產35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主要是供應北京,以取代傳統的煤氣,改變城市的燃料結構,降低污染和運輸成本,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為此,曹妃甸港區設計建設兩座10萬噸級液化天然氣碼頭及接收站和管線配套設施,年接卸能力1000萬噸,一期工程600萬噸。
(3)曹妃甸港區北煤南運碼頭,間接腹地是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長江沿線各工業城市和江蘇、福建、浙江、廣東等南方省份國家重點企業。曹妃甸設計建設16座5噸~10萬噸級大型輸煤碼頭集群,將位于內蒙古西南部的鄂爾多斯煤田的煤炭從這里轉運南方。渤海灣是鄂爾多斯煤田最近的出海口,然而主要港口卻難以承擔新的擴能任務。因為天津新港以集裝箱運輸為主,而秦皇島港、京唐港和黃驊港分別承擔著大同、開灤和神華的北煤南運任務。曹妃甸港區的興筑等于給大秦線創造了新的出海口。新建的遷(安)—曹(妃甸)國鐵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將與大秦、京秦、京山等國鐵干線相連接,成為北煤南運新的紐帶。
三、曹妃甸港口的交通優勢
1.國際航線優勢
曹妃甸港區距韓國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長崎港680海里,距日本神戶港935海里,距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3674海里,距巴西12185海里,距秘魯9526海里,距南非8242海里,距印度8242海里。由于曹妃甸港區緊貼渤海灣主航道,可以使遠洋巨輪從太平洋沿水位最深的渤海海峽進入曹妃甸港區,無需進出港池和導航船牽引就可以直接靠離,實現最近距離裝卸。
2.陸域交通優勢
曹妃甸港區距唐山市80Km,距北京220Km,距天津120Km,距秦皇島170Km。有(北)京—山(海關)—(北)京—秦(皇島)、大(同)—秦(皇島)三條國鐵干線橫貫東西,唐(山)—遵(化)、卑(家店)—水(廠 )、漢( 沽 )—灤(南)、灤(縣)—(京唐)港等4條國鐵支線南北相連。(北)京—沈(陽)、唐(山)—(天)津、唐(山)—(京唐)港高速公路聯成網絡,為港口陸域運輸提供了可靠保證。依托曹妃甸港區的自然條件,輔以既有的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網絡,可構成投資節省、運輸便捷、成本較低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四、曹妃甸港是三北地區通向歐亞大陸橋的最佳橋頭堡
三北地區特別是華北和西北是中國北方相對邊遠閉塞的地區,豐富的礦源等待開發,西部經濟急待振興。當然,中國東部沿海的各主要港口都可經成為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但從新疆的阿拉山口和內蒙的二連浩特到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距離最近的橋頭堡是天津新港,但該港水深條件不及曹妃甸港,而秦皇島港和大連港又距離偏遠,所以具備渤海灣水位最深的曹妃甸港區無疑將成為歐亞大陸橋的最佳橋頭堡。曹妃甸港區的開發建設,對于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渤海經濟圈的發展將起到“一線貫通,兩側帶動”的雙重作用;對于加快全國產業布局調整和商品流通的步伐,進一步促進華北和西北地區經濟開放,使之實現由內陸經濟向海洋經濟邁進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