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國內外信息保障體系的現狀和目前我國在信息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出了構建河北省信息保障體系的設想, 并設計了該體系的基本模型。
[關鍵詞] 知識創新 信息保障 信息資源
目前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主導因素,科技競爭力特別是原創性成果的競爭力逐漸成為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前途和命運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河北省的創新能力在我國各地區中卻處于最末一個等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河北省要在2010年建成經濟強省、實現建設現代化河北的宏偉目標, 就必須建立與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創新體系。創新體系的正常運轉需要信息保障體系做支撐。信息保障體系是傳遞、交流和提供知識信息服務的系統, 對于促進科研進程和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因此,盡快建立高效運轉的信息保障體系,搭建知識創新基礎平臺,是提升河北省知識創新能力的必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國內外信息保障體系現狀
早在20世紀90年代, 許多發達國家就已經認識到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的引擎作用, 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增強創新活動的信息保障能力。目前,美國已成為世界上信息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日本位居第二, 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國信息資源也相當豐富。
我國于1997年提出了國家創新發展戰略。1998年教育部開始組織實施“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2000年,在文化部領導下,公共圖書館系統成立了“中國數圖網”;2003年7月,在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CNKI工程集團建成了“CNKI數字圖書館”;2003年7月,科技部牽頭啟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這些重大舉措為在一定范圍內的科學研究、資源共享和信息利用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一個較便利的信息平臺。
二、我國信息保障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 整體保障乏力?,F在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網絡信息資源保障系統基本是為行業服務的,如CALIS為高等教育服務,中國數圖網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為信息研究機構服務。各單位的文獻信息中心、信息服務機構更是服務對象單一,信息系統之間缺乏密切合作、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 無法為創新活動提供根本保障。
2.信息產品嚴重滯后,時效性難以保證。按知識信息的載體劃分,當前主要的信息載體:一是傳統的印刷型載體,二是光盤、數據庫等數字化信息載體,三是網上的知識信息。從印刷型文獻來看, 知識從產生到形成理論,從手稿到公開發表,再到各文獻信息中心、信息服務機構,經過多道加工程序,最后到用戶手中,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甚至更長。同樣,光盤、數據庫的制作要么隨同印刷本一同發行,要么更落后于印刷型文獻。就目前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而言,其中的期刊信息滯后時間約為半年至一年,博碩士論文滯后時間也較長,互聯網上搜索到的有創新價值的信息時效性也不能完全保證。
3.信息資源嚴重匱乏, 品種少、數量小。目前,我國的知識創新信息保障體系:一是指各系統、各行業通過網絡技術已經建立起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二是指各科研機構的文獻信息中心、知識咨詢服務機構、大學圖書館及研究型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中心、企業信息中心、乃至信息服務商。就個體而言,無論是實體還是虛擬的信息中心,其信息資源都非常匱乏。目前,世界上每年出版的學術著作約25萬種,期刊約20萬種。而我國幾個國家級的文獻收藏單位每年引進的外文圖書僅為3.2萬余種,外文期刊約8000種,利用國際聯機檢索終端查得的文獻,約有40%~50%在國內無法找到原始文獻。從國內信息資源來講:一是政府公開的信息資源相當少,沒有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二是對研究報告、研究成果文獻、會議交流文獻等灰色文獻, 還沒有建立規范的管理體制;三是原始文獻不足, 目前人們從網絡中獲取的文獻資源以二次文獻居多, 其使用價值和原始文獻相比是非常有限的。
4.信息采集、加工、搜取手段與方式落后。當前,我國信息服務機構大多數已配備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并且已聯通了因特網,但是信息采集仍以傳統方式為主,網絡采購還沒有完全開展,信息加工的方式以目錄組織、二次文獻為多,知識創新所需的原始文獻數字化程度非常低。從互聯網上的信息搜取來看,信息檢索工具不完備,搜索到的信息重復多,冗余多,相關性差,準確率低,信息線索多,但原始文獻少。這樣,一方面浪費查詢時間,一方面影響查全率和查準率,不能很好地適應信息利用者的要求。
三、河北省信息保障體系的構建
1.建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協調管理機構。鑒于我國信息保障機構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情況,為提高整體保障能力,發揮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功能,建議成立省級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協調管理機構。該機構負責對省內各系統、各行業的信息服務機構和信息中心進行協調與管理。其主要職責是:確定信息資源的范圍(時間、類型、發布時限等);制定信息資源的加工規范和標準;協調各機構的業務合作和資源共建;明確各信息保障機構的責任和權利;制定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和信息查詢支持運作方法等等。在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國家級信息保障機構的情況下, 省級跨部門、跨行業信息保障協調管理機構的建立,對于國內、省內信息資源的共享將提供一個組織保證, 必將推動區域知識創新活動的開展。
2.成立信息采集、加工、發布于一體的信息服務機構。該機構由信息部門、采集部門、技術部門、業務部門、宣傳部門等組成。信息部門負責搜集一些會議消息、專利發明信息、研究成果等非廣泛傳播的信息;對于獲取到的信息,采集部門負責聯系信息擁有者, 洽談信息使用和發布等有關問題;獲得授權的信息,由技術部門進行加工存儲,成為資源庫中的資源;業務部門負責常規信息的組織、加工;宣傳部門負責創新信息的宣傳和推廣,擴大信息的傳播和使用范圍。在目前我國知識創新信息資源數量小、種類少,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專利、技術、方法、觀點、思想等不能被創新主體獲知的情況下,成立專門的集信息采集、加工、發布于一體的信息資源服務機構是非常必要的。
3.研究開發先進的信息轉換平臺和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在網絡傳輸方面,采用光纖傳輸技術或千兆以太網技術,實現遠距離快碼流數據傳輸,以便快捷便利地進行信息查詢、發布等工作。在信息資源管理方面,因為系統管理的不單是文字方面的信息, 還有聲像視頻信息,這樣在建立信息資源管理平臺時就要做到:(1)采用先進的工作流程技術,科學設定業務規程, 通過其開放接口,使系統方便第三方應用。(2)轉碼系統要支持多種格式的互轉,從而提高格式轉換的效率、成功率和質量, 實現傳統文獻與數字化文獻的方便互轉。(3)編目體系要具有完善的編目工作流程和強大的資料檢索功能。(4)開發方便完善的信息整理功能, 包括數字資料物理文件的挑選、剪裁、合并等,實現自定義的信息資料遷移方式,實現在線、近線、離線資料在各級存儲環節上有規則的移動,增加“預約”遷移功能。(5)健全傳統信息資料的條碼管理、加工標準、檢索、流通、利用統計、編目工作量統計等的管理功能。(6)實行基于PKJ/CA的安全體系,在業務系統中建立信任管理機制、授權控制機制和嚴密的責任機制,加強視頻印記,包括身份證、數字簽名、加密等。(7)建立完善的資費管理系統,實行分層管理,既可維護系統利益和知識產權, 又能確保查詢物有所值,做到系統內信息市場運作正常。
4.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服務工作隊伍。知識創新需要新穎、實用而且易用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因此,信息服務人員首先要具有優秀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意識,了解、培訓和發現信息用戶(創新主體),一切以用戶為第一,以創新活動需要為宗旨,同時保守用戶秘密,尊重用戶權益。其次,要具有嫻熟的業務能力,不僅要具有信息加工、傳輸、檢索的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溝通技巧和敏感的信息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與用戶溝通,準確掌握用戶的信息需求,滿足創新的需要。這就要求信息服務人員必須是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加上完善的運行機制, 信息服務工作才會有聲有色, 創新活動才會得到持續有效的信息保障。
5.完善信息政策和法規建設。高新技術的發展,加快了信息之間的交流和傳播,同時也引起了各種政策問題和法律糾紛, 人們要求信息無償或低成本使用, 要求信息開放、擴大信息的流通, 但權利人特別是知識產權所有者則要求獨占或壟斷自己的權利, 依法保護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在知識創新信息保障活動中, 信息搜集、信息組織、信息服務、信息網絡建設等各個環節都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知識創新需要新穎、先進的信息資料, 同樣必然涉及有關高新技術、尖端技術的機密資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知識創新活動也涉及到信息產品交易、信息產品價格、信息市場的公平競爭以及信息市場管理等問題, 這些都需要完善的國家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規來管理和規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