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顯得日益重要。以人力資源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信息,需要建立人力資源會計。要實施人力資源會計首先必須解決人力資源的會計確認問題。
[關鍵詞] 人力資源 會計確認
人力資源會計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產生于美國,但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施行并非一帆風順,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陷入低谷,20年左右的時間內,幾乎停滯不前,其原因在于人力資源會計面臨的種種難題尚無統一認識。直到20世紀末,隨著知識經濟的出現,以及整個社會對知識經濟的關注,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呈現出“柳暗花明”的現象,人力資源會計問題成為新經濟下企業會計問題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對人力資源的會計確認問題作一探討。
一、什么是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即處在勞動年齡的已直接投入建設和尚未投入建設的人的能力。人力資源在宏觀意義上講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在微觀意義上講是以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人力資源最基本的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對這一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增加社會財富的真正源泉,國與國之間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素質的差距,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一切竟爭,歸根到底是人力資源的竟爭。
二、人力資源屬于企業的一項資產
人力資源能否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歷來是會計界頗具爭議的焦點,也是人力資源會計能否成立的關鍵。許多國外著名的會計學家如坎寧、穆尼茨、井九雄士和錢伯斯都反對將人力資源確認為一項資產,理由在于:第一,人力資源不能為企業所合法地持有或控制;第二,人力資源不能用于交換;第三,人力資源對企業所提供的未來經濟利益無法確定。
到底什么是資產?著名會計學家井蘭姆霍爾茨認為資產有三個衡量標準:它具有未來的服務能力;可用貨幣計量;企業主體可以控制。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將資產定義為:資產是指某一特定主體由于過去交易或事項而獲得或控制的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可以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筆者認為人力資源完全符合資產定義。首先,人力資源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并非勞動者本身,當勞動者與企業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建立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時,企業通過支付工資報酬,也就獲得了對該勞動力資源的控制權。其次,人力資源是可以計量的。人力資源在取得、開發、維護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都可以計量。人力資源的可計量性體現在人力資源成本的可計量性以及人力資源價值的可計量性。再次,人力資源無疑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的核心要素是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效益的高低,將取決于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取決于人力資源的利用程度。通過以上分析可見,人力資源能夠為企業所控制,可以計量并且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一種資源,它理所當然是企業的一項資產,而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具有取得未來經濟利益的潛力,所以,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應把人力資源予以資產化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
三、將人力資源資產化的意義
1.有利于促使管理當局重視對人力資源的投資
現代企業的竟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竟爭,員工的素質是企業存亡攸關的大事。所以在人力資源上的投資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在人力資源上的投資,其收益期往往超過一個會計期間,屬于資本性支出,應予以資產化,然后再分期攤銷。但是按現行會計,實物資產計列為資產,而人才招聘培訓費用等人力資源投資則全部費用化,作為當期費用處理,這在產品售價既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利潤的降低。管理當局為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的盈利水平和企業的短期經濟利益,往往要以損害企業長期利益為代價,減少人力資源投資。因此,將人力資源予以資產化是彌補上述缺陷的良方。
2.有利于是強化員工的主人翁心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在現實企業中,員工怠工、跳槽,對企業漠不關心的現象隨處可見,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將人力資源資產化,讓員工持有部分股權,并與實物資產所有者共同分享企業利潤,能使員工與企業的利益休戚相關,他們才能以主人的姿態參與企業各方面的工作,最在限度地發揮作用。我國已有許多高科技企業將人力資源資產化,讓員工擁有股權參與企業利潤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有利于企業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正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現行會計將人力資源費用化而不是按其性質予以資產化,這不僅低估了企業的資產,而且也低估了企業的盈利水平,使企業各期盈虧報告不實,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將人力資源資產化,有利于外界正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作出正確的投資、信貸等決策,避免決策失誤帶來損失。
四、積極建立人力資源會計
人力資源會計理論視人力資源為世界上最為寶貴的資源,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積極促進企業進行人力資源投資,開發人力資源,帶來的是人類身心的全面發展。建立人力資源會計,一方面可以激發職工的活力和熱情,增強企業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所有企業都處于珍惜、愛惜人才的良好氛圍中,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為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全面建立奠定基礎。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建立尚處在探索階段,應逐步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可以選擇學校、醫院、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科研單位、高科技企業等人才資源密集的單位。通過試點積累經驗,既推動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向前發展,又為人力會計的全面實施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鄭慶平:淺議企業人力資源會計[J].引進與咨詢,2006,(5)
[2]馬瑛:關于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設想[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