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夏季,蟬在濃密的綠蔭里歡叫。手握著錄取通知書,我心中的理想之花卻在冰冷的心頭漸漸凋零。
從小酷愛繪畫的我,在父母的悉心培育下成長。我的一切憧憬,父母的一切希望都與我深愛的繪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高考之后,我報考了北方某高校的建筑與藝術學院。我想,在那里可以用我的畫筆勾勒出我心中的未來。我會將想象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可以讓城市的高樓有現代的凝重、古典的神秘,讓鄉村的房屋有深沉的簡約、活潑的朝氣。可是,機械——這個似乎含有濃重油污味道的名詞,在我打開錄取通知書的一剎那闖入我的眼簾,所有希望像五彩的肥皂泡一樣破滅,爛漫的幻想在一瞬間變成灰燼。
要不要轉系的問題,讓我的家人躊躇起來。誰都知道,轉系需要不小的人力、財力和精力,即使投入很多,能不能成功也是難以確定的問題。望著對我從小到大不惜血本進行精心培育的父母,再次面臨著轉系和學費的雙重壓力,我的心揪到了一起。我強裝歡笑,告訴眉頭緊鎖的父母:“就這個系吧,我愿意!”父母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將天違人愿的悲,轉化為我成功升學的喜。
初入校門,面對這個我沒有絲毫興趣的專業,的確讓我心情低落、垂頭喪氣。違心地認真聽課、寫作業,設計機械圖紙。漸漸地,我發現我竟然喜歡上了我的專業。想象力并沒有在齒輪和計算中凝滯,還因為精巧的機構和現代的控制而變得越發靈活和生動起來。繪畫的功底使我在圖紙上天馬行空般地發揮得酣暢淋漓。終于,我在現實中又一次找到了理想,在理想中找到了自己,重新得到了前進的動力。機械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笨重沉悶,科技的更新不斷地為它加入新的元素,它的歷史悠久,深奧但有趣。而且社會的發展為制造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中國從農業國到世界工廠的轉變、入世后各國科技的競爭,哪一樣都不能離開機械的崛起,機械系學生的就業前景也因此一片光明。想到當時收到機械錄取通知書的失落,我真的感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時光飛逝,四年后的盛夏,校園里又一次滿樹的鳳凰花開,我的理想之花也再一次綻放。我成了這里的研究生,還是機械系。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理想,生活本身也會有太多的無奈。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轉專業不失為一種辦法。但從我的經驗來講,應該平靜地思考,深入地了解專業本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專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將自己腳下的路走好。沒有切身體會就否定某個專業是武斷的,畢竟,沒有嘗試過怎么會知道其中的樂趣。從前的理想依然美麗,不過或許理想本身就應該和現實相連。平靜地面對,耐心地發現,生活的背后其實有很多驚喜。正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總結的治學三境界那樣,“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苦苦尋覓的或許就在我們身邊。更何況,在人生的旅途中,每條路上都會有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