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話一點也不假,得病容易,去病難,病痛總是不經意間就一下子沾上了身,可是要想痊愈,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尤其是得了慢性病,沒有一個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還真不行。
十幾年前,我患了過敏性哮喘,一發作起來就憋悶得不得了。好像被人掐住了喉嚨一般,臉也憋得青紫,有好幾次喘得特別厲害,我還真以為生命之火就要熄滅了哩。沒辦法,只好住院治療。可住了近3個月的醫院,用了不少脫敏療法,病情還是時好時壞。當時,我的心情很郁悶,心想,自己才30多歲,這纏人的病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呀。可等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既然病已經得了,也只好既來之,則安之了。其實,治療慢性疾病也需要制定一個長遠規劃才行。
出了醫院,我就制定了一個自我康復計劃,準備下番苦功,把病根一絲一絲抽出去。打鬼子,8年抗戰都勝利了,不行我也來個8年頑抗哮喘病,我就不信治不好。聽醫生介紹,哮喘和自身免疫功能有關,于是,我就從增強免疫力人手,先加強體育鍛煉。開始的時候還不敢從事太劇烈的運動,就選擇了太極拳。練了一段時間,效果不是太明顯,我又改練游泳,以便增強體質,提高自己對冷熱溫差的適應能力。
最初,我只是游春夏兩季,慢慢地,秋冬季也開始游了。游泳的效果還真不錯,哮喘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了,體質也增強了。就這樣十幾年來,我一直堅持四季游泳健身,不僅治好了哮喘病,還成了一個獲過名次的冬泳愛好者。寒冷的冬季,我再也不必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喘個不停了。
除了健身強體外,我還對自己以往的生活習慣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因為,許多疾病都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先和平日煙酒嗜好說拜拜,又和心愛的辣椒說再見,餐桌上多了牛奶和蔬菜,還不時經常弄點“黑五類”吃吃。綠色食品更成了餐桌主角。我還改掉了以往“夜貓子”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決不搞疲勞戰術,力求日常生活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對祛病有利,對身體有益。
在多年的治療哮喘過程中,我確實體會到,得病容易,去病難,尤其是慢性病,大多治療過程漫長,絕不會一蹴而就,其中還不乏病情的反復,甚至加重。要想徹底祛除病根,不僅要有與疾病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更要有長期作戰的恒心和耐心,但只要對疾病有“抽絲”的精神準備,相信,頑疾也是可以被征服的。
(編輯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