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婦女特殊的生理現象,周期正常的月經是婦女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每一個婦女都十分關注自己的月經情況。有月經。意味著卵巢功能正常,而卵巢功能正常與否又直接關系著婦女的健康。一旦卵巢功能衰竭,月經告別,就意味著即將步入老年。所以,許多絕經后婦女希望能激活自己那對已經“資源”枯竭的卵巢,于是市場上滋養(yǎng)卵巢、激活卵巢的保健品就應運而生,當然,枯竭的卵巢是再也激活不了的,否則,生產廠家老板的老母不也可通過激活卵巢,青春重現了。所以,大千世界中的事和物都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作為女人,進入青春期就該來月經,到了絕經期就得和月經告別,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難以抗衡。
程嫂已經58歲了,可月經仍舊和她依依不舍,雖然不很守約,常常遲到,但總是“隔三差五”地和程嫂約會,不少人都對她羨慕不已。前不久,月經來潮后,卻遲遲不肯“退潮”。程嫂暗忖,月經期時間長一點也是常有的事。吃點藥會走的。就到街上買了一些“斷血流”等中成藥服用。誰知,服藥后一點效果也沒有,眼看都快半個月了,這血沒一點要止的樣子,這才在女兒陪同下去醫(yī)院就診。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婦科檢查和B超探查都提示程嫂盆腔內長有一個拳頭大小的腫塊,又經抽血檢測卵巢性激素測定,提示雌激素水平較高。程嫂很快住院手術,病理檢驗診斷為卵巢顆粒細胞瘤。
卵巢顆粒細胞瘤,顧名思義就是卵巢內的顆粒細胞產生了腫瘤,它占卵巢腫瘤的3%~6%,它可以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女性,發(fā)病高峰年齡為45~55歲,程嫂正是處于這一年齡段的更年期婦女。卵巢顆粒細胞瘤屬于低度惡性的卵巢腫瘤,大多為單側發(fā)病,中等偏下大小,腫瘤大多是實性的。腫瘤細胞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使程嫂較同齡女性顯得“年輕、白嫩”。顆粒細胞瘤分泌的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使之增生。由于卵巢不能排卵,不能形成黃體,產生孕酮,所以,是一種周期紊亂的無排卵型子宮出血。
我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約為49.5歲,有專家認為,婦女絕經年齡最好不要超過53歲,否則應該警惕卵巢腫瘤的可能。這種引起絕經年齡推遲的卵巢腫瘤主要為卵巢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前者為低度惡性腫瘤,后者為卵巢良性腫瘤,有時這兩種腫瘤可同時合并存在。更年期婦女如患卵巢顆粒細胞瘤或卵泡膜細胞瘤,除出現月經紊亂、絕經年齡延遲外,大多無其他癥狀。因此,絕經年齡過遲成了卵巢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的重要信息,年齡超過53歲的更年期婦女,仍然沒有絕經應提高警惕,切莫疏忽了卵巢腫瘤。
當出現絕經過遲現象時。該如何來明確診斷呢?患者通常可先去婦科門診行婦科盆腔檢查,除腫瘤體積過小者外。大多可發(fā)現患側卵巢增大。對絕經過遲者,不論卵巢體積增大與否,都應該進行B超探查,確診有否卵巢腫瘤,必要時還可進行盆腔CT掃描。影像學檢查確診卵巢腫瘤后,可抽血檢查卵巢腫瘤標志物CAl25及性激素測定,以進一步確定卵巢腫瘤的性質,若為卵巢上皮性腫瘤者,則CAl25水平明顯升高;若為卵巢顆粒細胞瘤或卵泡膜細胞瘤者,則性激素水平明顯增高。
卵巢顆粒細胞瘤或卵泡膜細胞瘤,前者雖屬惡性腫瘤,但惡性程度低,手術治療的預后較好,必要時可輔加化療等綜合治療措施:卵泡膜細胞瘤是良性腫瘤,切除患側卵巢就可以了。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