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餐飲雜志推出一款“家常暈頭蛋”菜肴。“暈頭蛋”為何物?文中說道:“暈頭蛋即孵不出幼崽的蛋,因為它‘臭’,所以一般都會棄之,然而卻有人偏偏對它情有獨鐘。這些人把這種蛋煮熟后再炒來吃,還說吃后對頭暈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暈頭蛋也由此而得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對它的稱呼不一,如“雞胚蛋”、“雞胎蛋”、“鳳凰蛋”、“旺旺蛋”、“旺雞蛋”、“旺蛋”、“寡蛋”、“毛蛋”等。有歇后語云:“二十一天孵不出雞——壞蛋”。“壞蛋”一詞令人生厭,江浙一帶人則稱它為“喜蛋”,聽起來文雅些。由于名稱較多、較亂,有時會引起誤會,甚至鬧出笑話。
大連遠洋公司海員劉少才先生寫的《在上海吃喜蛋》一文,敘述了當年在上海城隍廟購買喜蛋時不愉快的經歷。一天,劉先生攜夫人逛城隍廟,夫人在一茶葉蛋攤前購得4只茶葉蛋,拿起一只剛用手扒開皮時,只聽她“啊呀”驚叫了一聲,就像被馬蜂蟄了一般,雙手一抖,將茶葉蛋扔在地上。劉先生和同來的水手回過頭來看,水手的妻子也以為夫人的手被什么東西扎了,就問:“怎么回事?”夫人心有余悸地說:“是個壞蛋!”劉先生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因為在北方,這叫老母雞抱窩孵不出來的“寡蛋”,是沒有人吃的。賺錢也不能這么個賺法啊!于是就責問賣蛋的老太太。由于語言不通,爭吵愈來愈烈。正在這時,恰好劉先生的一位上海同學路過此處,多年不見,倍感親切。當他了解爭吵的原因后,頓時哈哈大笑地說道:“未孵化的死胎蛋,北方人叫‘毛蛋’,是沒有人敢吃的。上海人稱它為‘喜蛋’,這里有許多人喜歡吃它。”聽了老同學的一席話,劉先生也就釋然了。入鄉隨俗,也不再計較了。
關于食喜蛋,最早見于清謝金圃《食味雜詠》,南味五十八首之十六曰喜蛋,題注中有云:“元方回詩曰,秀州城外鴨餛飩,即今嘉興人所名之喜蛋,乃鴨卵未孵而殞,已有雛鴨在中,俗名哺退蛋也。市人鑷去細毛,洗凈烹煮,乃更香美,以哺退名不利,反而名之曰喜蛋。若鴨餛飩者則又以喜蛋名不雅而文其名。”詩中又有注云:“喜蛋中有已成小雛者味更美。近雛而在內者俗名石榴子,極嫩,即蛋黃也。在外者曰砂盆底,較實,即蛋白也,味皆絕勝。”
一般上海街頭賣的喜蛋,與《食味雜詠》中所述的差不多,只不過它以雞蛋制成。根據孵化的天數,可分“全蛋”、“半雞半蛋”和“全雞”三種。“全蛋”煮熟后看上去與一般鮮蛋無異,但色澤灰暗,不像鮮蛋那樣美白軟嫩,但口感醇厚,并有一種特殊滋味。愛食者感覺它味“鮮”,不喜者則嫌它腥。“半雞半蛋”者又稱“半喜”,它早已失掉了完整的蛋形,蛋中的汁液較多,許多人得意這一口。“全雞”也即“全喜”,就是已成形的小雛雞,形似一個肉團,灰黑色的茸毛被一些暗紅色的汁液包裹著,頭、眼、喙、爪、翅分明可見。許多人見到這毛茸茸的東西感到有些害怕,不敢食用。它已經沒有雞蛋的味道,而只有雞肉的鮮味,據說它有美容作用,深受白領階層喜愛,常光顧此處。攤主會依照顧客的喜好,根據蛋在滾湯中的浮沉情況,稔熟地挑出顧客指定的蛋品。
北方人很少食用毛蛋,但今年春天在大連卻掀起了一股食毛蛋熱。一些較偏僻的街頭巷尾及農貿市場,常可見出售毛蛋的攤點,供應煮毛蛋、鹵毛蛋和燒烤毛蛋,一串3個,3元錢。遼寧師范大學農貿市場有6處燒烤攤,竟有5處出售毛蛋。銷售對象主要是師大女生,每當課間休息之時,成群的女大學生擁向毛蛋攤前,她們一見毛蛋,就不顧斯文與體面,付了錢,拿起蛋,迅速在一端扎一小洞,用嘴對著小洞吮吸蛋殼內的汁液,那愜意的神情非筆墨能形容。接著扒去蛋殼,粗略地拔去茸毛,撕了一塊肉蘸著椒鹽,塞入嘴里大口大口地嚼起來。一串毛蛋燒烤在短短的課間休息時間內吃完了,這些女大學生帶著滿足感返回教室。
對有些人來說,毛蛋既是一種美食,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吃毛蛋是一種新時尚。事實上,毛蛋的形成是雞胚受精卵在孵化14~21天時,由于溫度、濕度或細菌和寄生蟲感染所致的死胚蛋。人若吃了這種毛蛋,極易致病,以腹痛、腹瀉、腸炎等癥狀多見。遼師大一楊姓女大學生,一天傍晚吃了兩串毛蛋,就寢時突覺腹部疼痛難忍,立即送醫院急診,診斷為急性胃腸炎,由于吃了不衛生的毛蛋所致,經治療后康復。有資料報道,2005年9月7日,北京市豐臺區還曾發生32人因食用喜蛋中毒事件,其中一名7歲兒童不治而亡。遼寧省動物防疫站負責人指出,根據有關規定,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及其產品,是不可以經營和生產的,毛蛋應在此列。雞蛋的孵化率為85%~90%,其余10%~15%沒有孵化的死雞胎蛋若經加工便成毛蛋。若毛蛋蛋殼有破損,沙門氏菌和其他細菌便會大量孳生,人吃了會造成食物中毒或產生其他疾病。久置還會長蛆或腐敗發臭,所謂“聞得臭,吃得香”是產生的硫化氫發出的臭氣。吃了這種食物,肯定對身體有害。所以毛蛋不能食用,必須作深埋或焚燒處理。
人們在經歷了“非典”、“禽流感”、“蘇丹紅鴨蛋”事件以后,對禽蛋的消費問題十分敏感。從理論上對闡述喜蛋不能吃表示贊同,但對這一美食的消失,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似的。精明的經營者從死螃蟹、死甲魚不能吃中悟出一個道理,即吃活的,不能吃死的。死雞胚蛋不能吃,活雞胚蛋是可以吃的。南京市六合縣出現了專門孵化活胚蛋的孵化場,給孵出的活胚蛋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活珠子”。它與喜蛋的本質區別在于:活珠子是活雞胚蛋,喜蛋則是死雞胚蛋。活珠子是選用六合草雞蛋經特殊工藝孵化而成的。煮熟后富含汁液,味道鮮美,拇指大小的小雞雛形清晰可見。尚有部分蛋黃吃起來軟嫩如豆腐。據檢測,活珠子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和游離鈣,具有養顏補血、滋陰壯陽之功能。更主要的是,活珠子在生產工藝流程中,溫度、濕度得到嚴格控制,無細菌和寄生蟲感染,食用衛生、安全,絕無中毒之虞。自面世以來,深受廣大食客青睞。除了成為當地名小吃以外,還登上了各大酒樓、飯店的餐桌。
開發活珠子,不但可以填補因喜蛋被淘汰而帶來的市場空白,還能使蛋類產品增值,商機無限。目前已開發出用鴨蛋、鵝蛋、烏骨雞蛋孵化的活珠子,成為一種暢銷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