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叫海蒂·尤伯羅斯(Heidi Ueberroth),2004年她把NBA賽事帶入中國,之于中國的NBA球迷,她的貢獻絕不亞于他父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商業神話的締造者、美國奧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斯。
和她的父親一樣,海蒂·尤伯羅斯也許不需多久也能創造歷史,創造NBA行銷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商業開發模式。
9月19日,NBA全球業務營運總裁海蒂·尤伯羅斯在北京宣布,微軟前大中華區CEO陳永正將于10月15日起正式出任NBA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伴隨著陳永正工作變動的,就是海蒂·尤伯羅斯所說的:把NBA中國從全球業務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新的實體,而后引進戰略投資者,最后單獨上市。“NBA將進入一個快速擴張期,它目前的關鍵詞就是增長。”
新的大中華區運營實體意味著一個NBA在中國新紀元的開始。NBA在中國已經有了20年的運營經驗,雖然有20年運營史,但也只是開發了中國籃球市場的冰山一角。
“我們在中國發展的下一步,會是一個‘三點一式’的快速擴張期,我們會加大中國籃球市場基礎建設的投入,我們的業務開展會用一些新的方法和途徑去接觸廣大的球迷,并且發展到中國主要城市以外的地區。”海蒂·尤伯羅斯坦承,對他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長線的戰略投資,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陳永正的優勢
NBA聯盟于4個月前開始對大中華區CEO人選的選擇,包括NBA總裁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也參加了這個選擇的過程——在NBA聯盟看來,中國市場是除美國本土市場最重要的國外市場。
在這4個月期間,陳永正的履歷和業績使他從眾多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陳永正在中國市場有15年的經驗,不只一次帶領一個初創的企業做大:一次在摩托羅拉,一次在微軟。
在尋找人選的過程中,NBA聯盟不只針對娛樂界和媒體界,還接觸了不同產業的精英,如電視、新媒體、移動技術、體育市場營銷和廣告等。“他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非常資深的經驗,對NBA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將是非常好的橋梁。”這是海蒂?尤伯羅斯對陳永正的評價。
對于陳永正來說,除自身非常欣賞NBA以及NBA在中國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之外,NBA中國將從NBA全球業務中獨立出來,同時引進機構投資者成立戰略實體,實體中NBA全球有90%的股份,機構投資者持有10%的股份,其中,中方機構投資者持股5%,海外持股5%,未來,獨立出來的NBA中國還將單獨上市,公司高管會持有一定比例的期權——這也許是陳永正放棄微軟大中華區CEO的直接原因。
記得一個多月以前,一位體育媒體的同仁就曾告訴我,陳永正會在不久離開微軟,而在陳永正沒有公開證明此事之前,坊間對于他欣然前往NBA的零星報道由來已久。
海蒂?尤伯羅斯坦言,陳永正能帶來三方面的經驗:一是有把NBA中國業務做大,把戰略投資實體做大的經驗;二是有做新媒體的經驗,中國5.2億手機用戶,都可以從手機上接觸NBA;三是有對未來進行戰略布局的經驗。這三大經驗均來自陳永正微軟、摩托羅拉的經歷——這兩個公司是在中國運營的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
時下,NBA在中國的官方網站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官方網站,獨立運營后這部分新媒體業務馬上將是陳永正的重點。
不過,也許還有一個巨大的原因是海蒂?尤伯羅斯不愿意公開透露的:陳永正出色的政府公關能力——他與中國政府良好的關系,把政府資源帶入NBA,會為今后NBA實體扎根中國提供便利和保障。
關于戰略投資實體
《成功營銷》:你們將NBA中國業務成立一個新的實體,而后引進戰略投資者,不僅只是資本層面的合作吧,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海蒂?尤伯羅斯:除了資本層面的合作,更多的是共贏理念的合作。我們的斯特恩主席曾經說過,我們的團隊對中國始終有一個夢想:從1979年華盛頓子彈隊來華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并且在1985年邀請中國國家隊到美國打友誼賽。我們和中國開展了非常多的合作,比如教練互換、訓練營等。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把NBA介紹給廣大的球迷。今年是我們和上海文廣集團進行的第11年的合作,同時我們剛剛在美國宣布和時代華納公司簽訂了第36年的協議,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對各種市場的機會是從長期性的戰略角度出發的。我們覺得長期的發展和快速增長的盈利模式,會對戰略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回報。
《成功營銷》:NBA的無線網站和摩托羅拉進行戰略合作,是不是意味著把NBA帶入一個無線的時代?
海蒂?尤伯羅斯:摩托羅拉的經驗,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我們在美國和歐洲等國的市場推廣合作伙伴,都運用了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和數字媒體,球迷可以通過它來接觸NBA的訊息——何況中國還有這么多的手機用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把美國的經驗帶到中國,使之本土化并帶給中國球迷。
《成功營銷》:也就是說,目前NBA中國的模式和NBA在其他國家的模式有明顯的區別?
海蒂?尤伯羅斯:最大的不同,就是會有外部戰略投資者進入。在我們的全球董事會上,大衛?斯特恩已經透露,高盛公司將作為我們的經紀人去尋找外部戰略投資者,NBA中國實體未來將擁有20億美金。我們現在已經開展了新實體的策劃,并且在尋找非常強的戰略投資者,他們和我們有相同的市場眼光。
在2004年“中國賽”之前,我們夏季是把4支NBA球隊送到歐洲去熱身,我們會去伊斯坦布爾、倫敦、羅馬和馬德里,這些城市都讓我們看到了巨大的生意機會并且球迷非常狂熱的地方。我們選擇城市的標準——與我們對這座城市籃球市場的投入相掛鉤。舉一個例子,為什么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呢?因為那里有一個24小時的NBA電視臺,是美國境外最早24小時NBA電視轉播的地方——在那里我們有個NBA的旗艦店。伊斯坦布爾有很多跨國公司以及當地的公司和我們一起投資。
快速擴張時期
《成功營銷》:NBA會進入一個比較快的擴張期,這個擴張期有什么樣的計劃?在中國的戰略會發生什么樣的改變?
海蒂?尤伯羅斯:首先,最關鍵的詞匯就是“增長”。我們已經增長非常快,比如我們今年在全球112座城市開展活動,還有我們NBA的官方網站——NBA.com/china在過去的一年中流量增長了2倍,尤其是我們加入了一些本地化和社區的元素。此外,我們和長期合作伙伴阿迪達斯公司會馬上發布最新款的NBA球鞋和球衣,并且在中國有非常多門面讓我們的新產品上架。
我們除了把比賽帶過來,還會和當地電視臺合作,共同制作一些反映當地的電視節目,比如我們的一款電視節目叫“NBA制造”。同時,我覺得最主要的挑戰,來自于球迷對我們的需求:在中國,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擴大了對娛樂、休閑、賽事的需求,比如對NBA文化的需求。
《成功營銷》:你們來華扮演的角色和定位,是中國籃球產業的投資者,還是淘金者?
海蒂?尤伯羅斯:我們始終把NBA中國賽看作是整個中國籃球事業大環節中的一部分。必須承認,我們的生意非常好,但這只是我們整條產業鏈的一部分,我們并不把它拆開單獨看,中國賽的成功也意味著我們和合作伙伴在全面的市場推廣上的成功。
2004年,中國的體育營銷才剛剛起步,3年之內,我們看到現在的體育營銷有了非常專業的飛躍,今后大家會看到NBA中國更專業的體育營銷模式,它會一直持續到奧運會以及奧運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