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揚雄 漢大賦 美學特色 雄壯精妙
摘 要:揚雄的大賦主要有《蜀都賦》《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等。這類賦的美學特色是“雄壯精妙”,“雄”是指氣勢和情感之充沛,“壯”是指范圍極廣#65380;程度極深,“精”是指刻畫精細#65380;面面俱到,“妙”是指思路奇妙#65380;生動傳神。大賦雄壯精妙之美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高度的美,二是范圍的美,三是豐富的美,四是速度的美,五是聲#65380;色之美,六是虛構的美,七是順序的美。
揚雄是西漢的大文學家,他早年曾創作了《蜀都賦》#65380;《甘泉賦》#65380;《河東賦》#65380;《羽獵賦》#65380;《長楊賦》等雄壯精妙的大賦。這類賦的美學特色是“雄壯精妙”,“雄”是指氣勢和情感之充沛,“壯”是指范圍極廣#65380;程度極深,“精”是指刻畫精細#65380;面面俱到,“妙”是指思路奇妙#65380;生動傳神。
大賦雄壯精妙之美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高度的美,二是范圍的美,三是豐富的美,四是速度的美,五是聲#65380;色之美,六是虛構的美,七是順序的美。下面,我們將逐條分析這七個方面的美。
第一是高度的美,它的美學特色是“高峻”。《蜀都賦》描寫了山的高峻:“爾乃蒼山隱天,?盄盇叢。增嶄重盉……,投并嶵嵬,霜雪冬夏。叩巖嶺嶙,崇隆臨柴。……五矹參差。湔山巖巖,觀上岑巖。龍陽累盋,漼粲交倚。……集險脅施。形精出偈,……礫乎岳岳”,這里的山峰回路轉,山巒密集如叢,山很尖,很高峻#65380;雄偉,山上的石頭也高聳堆積;“五矹山”山峰高低不齊,“湔山”怪石林立,“觀上山”非常陡峻,“龍陽山”山勢高險,這些山重巒疊嶂,艱難險阻,石頭形狀奇特,就像是精怪一樣;“彭門山”兩峰對峙,高峻險峭。正是因為四川山高峻#65380;路難走,所以李白才慨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甘泉賦》寫漢成帝祭祀的隊伍“登椽樂而盌天門兮,馳閶闔而入凌競”,這里的“椽樂山”是甘泉宮的南山,登上它就似乎到了天門,在那里人們冷得渾身戰栗;寫通天臺“是時未轃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繹繹。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強度”,還沒到甘泉宮,就看見了通天臺,通天臺很高,它的下面陽光很難照得到,因而站在通天臺下感覺陰森寒冷,而通天臺的上面則陽光燦爛,通天臺的尖端都聳入天上去了,它真是高得讓人無法爬上去;寫甘泉宮“于是大廈云譎波詭,嶊嶉而成觀。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昫而無見”,甘泉宮構造復雜,它宮門前的兩個“觀”非常高峻,你仰起頭來想看它有多高,把眼睛都看花了還是看不到它的頂端;又寫洪臺“掘其獨出兮……列宿乃施于上榮兮,日月才經于柍桭。雷郁律于巖盓兮,電倏忽于墻藩。鬼魅不能自還兮,半長途而下顛。歷倒景而絕飛梁兮,浮篾蠓而撇天”,洪臺聳峭,在洪臺頂上可以看到北極星,很多星宿都在那兒睡著,太陽和月亮也才在洪臺的頂端走過,在那兒可以聽到雷聲轟鳴,可以見到電光閃耀,鬼要是爬上洪臺頂端,他都會嚇得不敢下來,一不小心就從半中間掉下來。揚雄所描寫的高度的美,和崇高比較相像,只不過“高峻”之美沒有崇高那樣不可戰勝#65380;令人恐怖,而是顯得親切#65380;和人神交融為一體。
第二是范圍的美,它的美學特色主要是廣大。《蜀都賦》寫蜀都的廣大:“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彌望,郁乎青蔥,沃野千里”,蜀都過去叫做梁州,大禹曾經在岷江治水,那里的平原曠野一望無際,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景色,肥沃的田野有千里之大,真不愧為天府之國啊;《羽獵賦》寫漢武帝時代修建的上林苑的廣大:“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65380;鼎湖#65380;御宿#65380;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65380;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穿昆明池#65380;象滇河,營建章#65380;鳳闕#65380;神明#65380;盕娑,漸臺#65380;泰液像海水周流方丈#65380;瀛洲#65380;蓬萊”;而漢成帝劃定的田獵禁區范圍更大:“帝將惟田于靈之囿,開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終始顓頊#65380;玄冥之統。乃詔虞人典澤,東延昆鄰,西馳閶闔。儲積共偫,戍卒夾道,斬叢棘,夷野草。御自汧#65380;渭,經營豐#65380;鎬。章皇周流,出入日月,天與地杳。爾乃虎路三盙以為司馬,圍經百里而為殿門。外則正南極海,邪界虞淵。鴻盚沆茫,碣以崇山。營合圍會,然后先置乎白楊之南,昆明靈沼之東”,漢成帝的苑囿之大,可以遙望日月出入于苑囿之中,峰巒疊峙的大山是它的外圍,它的內圍也有百里之大,由此可見漢代帝王的“以大為美”之驚人;《長楊賦》寫圍獵長楊范圍之廣大:“今年獵長楊,先命右扶風,左太華而右褒斜……紆南山以為罝,羅千乘于林莽,列萬騎于山隅,帥軍踤盜,錫戎獲胡”。揚雄大賦里有一種“大氣”,這種“大氣”表現在面積上就是無所不包,占有一切的美。
第三是豐富的美,它的美學特色是繁多。《蜀都賦》寫樹木之多“于木……青稚雕梓。枌梧橿櫪……圠沈樘椅。從風推參,循盝撮挪。淫淫溶溶,繽紛幼靡。泛閎野望,芒芒菲菲”,蜀都的樹木品種繁多,它們互相推舉高聳#65380;撮摩相擊,其品種多得叫人說不出名字來,它們莽莽無邊,非常茂盛。《蜀都賦》寫果樹品種之多“爾乃其裸,……綠畛黃甘,諸柘柿桃。杏李枇杷,……棠梨離支,雜以延橙,被以櫻梅,樹以木蘭。扶林檎,爚般關。旁支何若,英絡其間。春機楊柳,裊若蟬杪,扶施連卷”,這里的果樹有黃甘樹,結的果實特大,顏色蒼黃,味道甜美;有甘蔗#65380;柿子#65380;桃子#65380;杏#65380;李子#65380;枇杷;有榛子#65380;板栗#65380;柰李#65380;棠梨#65380;荔枝;果樹實行套種,有的在中間套種一些橙子樹#65380;櫻桃樹#65380;梅子樹#65380;木蘭樹,林檎樹上結著沙果,般關樹上結著美梨,這些果樹長得繁茂,枝葉修長,婀娜多姿。《蜀都賦》寫飲食文化之豐富:“江東鮐鮑,隴西牛羊,糴米肥豬,隹巳不行……獨竹孤鸧。炮鸮被紕之胎,山麕髓腦,水游之腴。蜂豚應雁,被盞晨鳧。戮癲初乳,山鶴既交。……膾盠龜肴,粳田孺盡,形不及勞。五肉七菜,朦獻盢臊。可以頤精神養血脈者,莫不畢陳”,這里吃的有江東運來的河豚#65380;鮑魚,有隴西盛產的牛羊,有肥豬,有大大小小的鹿,……有鴨子和鵝,有炮制的鸮和豹,有山上的獐,有會飛的鴻雁#65380;斥盞,有野鴨#65380;野鵝,有仙鶴,有長得兔子那么大的竹鼠,有田里的錦雞,凡是可以頤養精神#65380;血脈的統統都可以弄得來吃。《河東賦》寫祭祀車馬之多:“千乘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監。簸丘跳巒,涌渭躍涇。秦神下懾,跖魂負沴;河靈矍踢,爪華蹈衰”,祭祀的車輛有千輛之多,它們走過的聲音就像是雷霆之聲,祭祀的騎士有萬把個,他們嬉笑的聲音讓天地都要動搖起來,這么多的車輛人馬合在一起,能讓山丘顛簸,能令涇水和渭水翻騰,能把河邊的神牛嚇傻了,能把河里的巨靈嚇得瘋瘋癲癲狂奔不已了。揚雄大賦對豐富的追求,顯現一種對自然和生活的無比熱愛,表露出一種“美是無處不在的”的美學思想。
第四是速度的美,它的美學特色是快而有力。《蜀都賦》寫江水的洶涌:“于是乎則左沉犁,右羌庭。漆水浡其匈,都江漂其涇。乃溢乎通溝,洪波溶沈,千湲萬谷,合流逆折……紛挐周溥,旋溺冤,綏頹慚。博岸敵呷……樘汾汾,忽溶闛沛,踰窘出限,連混盤隧,盦釘鐘涌。聲歡薄泙,龍歷豐隆,雷抶電擊,鴻康盤速,遠乎長喻,馳山下卒。湍降疾流,分川并注,合乎江州”,漆水和都江合流在一起,洪波巨濤夾雜著泥沙,沿著山峽沖撞下來,石頭都撞碎了,急流拍打著沿岸,轟轟作鳴,有的石頭被撞得盧嗒作響,水聲就像鐘鼓齊鳴,河水受阻以后,一起擠著往下沖,好像是成千上萬的士卒沖下山來,非常的迅疾。《甘泉賦》寫祭祀隊伍速度之快:“齊總總撙撙,其相膠葛兮,猋駭云訊,奮以方攘,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柴盨參差,魚頡而鳥盩;翕赫曶霍,霧集蒙合兮,半散照爛,粲以成章”,浩大的隊伍聚合起來,其速度之快就像是飆風流云一般,隊伍分散開來,顯得參差不齊,但行進時就像是魚躍鳥翔,迅猛異常,好比那霧氣和灰塵騰地而起,又恰似蒙翳從天而降。《長楊賦》寫漢高祖劉邦當年攻戰之神速:“于是上帝眷顧高祖,高祖奉命,順斗極,運天關,橫鉅海,漂昆侖,提劍而叱之。所過……下降降旗,一日之戰,不可殫記”,漢高祖的部隊縱橫驅馳,大海為之騰躍,昆侖因之而動搖,他們攻城斬將,對手紛紛掛起降旗,一天之內打的仗都不可勝記。《長楊賦》寫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之快捷:“于是圣武勃怒,整其旅,乃命驃#65380;衛,汾沄沸渭,云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蜂軼,疾如奔星,擊如雷霆,砰盪盫,破穹廬,腦沙幕,髓余吾”,漢武帝的鐵旅一下子就聚合好了,隊伍出征的速度就像是大奔波流,又像是機弩射出箭來#65380;蜜蜂從蜂巢里沖出來,它快得像流星,它擊敗敵人之快猶如雷霆之疾,把敵人的城池#65380;車馬#65380;帳篷全給奪了過來,敵人的人頭遍落沙漠,敵人的尸骨漂滿余吾河。揚雄大賦對速度的審美追求,表露出一種征服世界的豪情壯志,是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贊頌,是對帶有崇高性質的主觀的美的肯定。
第五是聲#65380;色的美,包括歌舞之美和色彩之美,其主要美學特色就是繽紛多彩#65380;充滿和諧。先來看揚雄對歌舞之美的描繪。《蜀都賦》寫蜀都的歌舞之美:“昔天地降生杜県密促之君,則荊上亡尸之相。厥女作歌,是以其聲。呼吟靖頌,……戶音六成。行夏低徊,胥徒入冥。及廟噆吟,諸連單情。舞曲轉節,踃盕應聲。其佚則接芬錯芳,……發陽春,羅儒吟,吳公連。眺朱顏,離絳唇,眇眇之態,吡啖出焉”,蜀都原來就有歌舞傳統,歌女們的歌聲清脆婉轉,就像是呦呦的鹿鳴,他們跳起大夏之舞,低徊徐舒,樂工們所作的樂曲能夠感動鬼神,蜀都的士女出去游玩都要到望帝廟前歌吟,她們隨著音樂節奏而翩翩起舞,她們會唱“陽春白雪”,她們就像“羅敷”#65380;“虞公”一樣能歌善舞,她們舒展容顏,張開朱唇,眼睛迷離之際,唱出了鳥鳴般動人的歌曲。《長楊賦》中揚雄奉勸漢成帝要欣賞雅正之樂舞:“然后陳鐘鼓之樂,鳴盬磬之和,……拮隔鳴球,掉八列之舞;酌允鑠,肴樂胥,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歌投《頌》,吹合《雅》”,也就是要擺好鐘鼓,奏出和諧之樂,擊打玉磬,來伴八佾之舞,要有誠信才能顯現光輝,要聽啟迪智慧的音樂,要聽和諧的廟堂之音樂,歌詠之詩要與《頌》詩相應,吹奏之聲應與《雅》樂相合。再來看揚雄大賦里的對色彩的運用。我們仍舊來看《蜀都賦》里對果樹的描寫:“綠畛黃甘,諸柘柿桃。杏李枇杷,杜樼栗盭。棠梨離支,雜以延橙,被以櫻梅,樹以木蘭”,這里有綠色(畛)#65380;黃色(甘)#65380;青色(柘)#65380;淺紅色(柿)#65380;青紅色(桃)#65380;深紅色(杏)#65380;淺黃色(李)#65380;紅色(杜)#65380;暗紅色(樼#65380;栗)#65380;青黃色(盭)#65380;黃白色(棠梨)#65380;大紅色(離支)#65380;橙色(延橙)#65380;深紅色(櫻#65380;梅)#65380;白色(木蘭);再來看《蜀都賦》對花的描寫:“百華投春…翠紫青黃”,這里的花顏色多樣,其中就包括翠綠色#65380;紫色#65380;青色#65380;黃色,由此可見,揚雄十分喜歡大自然多姿多彩的顏色,他把這些琳瑯滿目的色彩搭配起來,讓人們陶醉在顏色多媚的世界中。
第六是虛構的美,其美學特色是極盡夸張#65380;浪漫生動#65380;人神相合。比如說《甘泉賦》寫天子祭祀隊伍聲勢之浩大:“于是乃命群僚,歷吉日,協靈辰,星陳而天行。詔招搖與泰陰兮,伏鉤陳以當兵,屬堪輿與壁壘兮,梢夔魖而抶狂。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蚩尤之倫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漢成帝選擇良辰吉日,群臣跟隨著一起去甘泉宮,這就像眾星圍著北斗轉一樣,他們把這次的祭祀通知了天地,弄得神呀#65380;鬼呀的一起來狂奔,“天主#65380;地主#65380;兵主#65380;陰主#65380;陽主#65380;月主#65380;日主#65380;四時主”等八位主神一齊來為這次祭祀穿好軍裝#65380;充當警戒士兵,蚩尤挎著“干將”寶劍#65380;提著玉石做的斧頭,頭發飄飄地飛奔著#65380;跳躍著擔當前鋒。在這里,天#65380;地#65380;神#65380;鬼都為人所服務,“招搖”是北斗的第七星,在北斗的柄端,“泰陰”是歲星,“鉤陳”星在紫微垣內,離北極星最近,“堪輿”是天地的總名,“夔魖”是山鬼的代稱,“獝狂”是無頭之鬼,“八神”是八位主神,“蚩尤”是和黃帝#65380;炎帝一起爭霸的遠古部落酋長,“干將”是干將#65380;莫邪夫婦為楚王鑄造的寶劍,揚雄打破了人#65380;神#65380;鬼之間的界限,讓他們聚合到一起來,也打破了時空和事實的界限,通過大膽的虛構,形成了一幅瑰奇的畫卷。《甘泉賦》寫甘泉宮的神奇:“前殿崔嵬兮,和氏玲瓏,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閌閬閬其寥廓兮,似紫宮之崢嶸。駢交錯而曼衍……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混成。曳紅采之流離兮,揚翠氣之宛延。襲琁室與傾宮兮,若登高妙遠,肅乎臨淵”,甘泉宮的前殿以美玉鑲嵌,顯得光明玲瓏,它的柱子聳入云霄,似乎有神靈暗中支撐著,它的宮殿高大,簡直就是天帝所居的紫微宮,攀著云閣而上下,人間和仙境都混為一體了,甘泉宮上紅彩飛揚#65380;翠氣蔓延,和當年桀筑的琁室#65380;紂筑的傾宮沒有分別。《甘泉賦》寫登上通天臺所見#65380;所為:“吸青云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祗之堂……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宓妃。玉女無所眺其清盰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在通天臺上能夠吸到青云變成的流霞,吮到若木樹花朵上的露珠,這就是祭祀天神和地神的地方……幻想中好像在給王母娘娘祝壽,為了保持圣潔,把嬌媚的玉女和宓妃都趕走了。在這里,人和神也是混為一體的,人能夠吃到天上的仙品,見到天上的神仙。其中“若木”是昆侖山西邊盡頭的神樹,“王母娘娘”是天帝的夫人,“玉女”是神話傳說中東王公的愛妃,“宓妃”是伏羲的女兒,曾溺死于洛水,后來成為洛水女神。揚雄把天上的神仙和遠古的先人混在一起,達到了神奇的虛構效果。《河東賦》寫祭祀隊伍“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張耀日之玄旄。揚左纛,被云梢,奮電鞭,驂雷輜,鳴洪鐘,建五旗。羲和司日,顏倫奉輿。風發飆沸,神騰鬼盳”,他們擺動著繪有流星的旗幟,張開繪有天狼星和威弧星的大弓,天子乘坐的車上有犀牛尾和野雞尾做的裝飾,旌旗飄動起來就像云在流動,趕車的鞭子是用閃電做的,車子是用雷做的,羲和掌管著時間,顏倫駕著車,猶如狂風在飆飛,好似神鬼在奔跑。這里運用夸張的手法,把各種凡間的器物和神物掛起鉤來,讓神仙來為帝王服務,更加顯得帝王的氣勢非凡。《羽獵賦》寫出獵隊伍之聲勢:“賁#65380;玉之倫,蒙盾負羽,仗莫邪而羅者以萬計;其余荷垂天之畢,張竟懋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青云為紛,紅霓為環,屬之乎昆侖之虛,渙若天星之羅,浩如濤水之波。隱隱與與,前后要遮。欃槍為闉,明月為侯,熒惑司命,天弧發射,鮮扁陸離,駢衍浤路”,像孟賁#65380;夏育一樣的勇士們都扛著盾#65380;拿著莫邪寶劍,其余的人拉著大網,扛著繪有彗星的旗幟,旗上的飄帶是云做的#65380;結環是紅霓做的,儀仗隊武就像密布的星空,又好似滔滔的波濤,彗星把著門,明月放著哨,火星發號施令,天弧星彎弓射箭,各種物件匯合起來顯得光怪陸離#65380;色彩斑斕。這里同樣也是現實和虛構在想象中融洽無間。《羽獵賦》寫打獵隊伍之威猛:“壁壘天旋,神抶電擊,逢之則碎,近之則破,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掃地。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蹈飛豹,絹盵陽;追天寶,出一方;應盶聲,擊流光,野盡山窮,囊括其雌雄”,這里運用夸張手法,說打獵的隊伍弄得天在旋#65380;地在轉,他們的威猛就像是神仙在打仗#65380;閃電在劈擊,凡是東西碰到他們就要粉碎#65380;靠近他們就會破裂,連鳥也不能從他們那兒飛過,他們所過之地就像是掃過的地,什么也休想留下來,這也是揚雄的虛構給我們營造的美。《羽獵賦》用夸張手法寫鳥的鳴聲之大:“鳧鷗振鷺,上下砰磕,聲若雷霆”;用夸張性虛構筆法寫水中所見:“乘鉅鱗,騎鯨魚。浮彭蠡,目有虞。方棰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鞭洛水之宓妃,餉屈原與彭胥”,揚雄想象勇士們能夠騎在鯨魚等大魚的背上,能看到彭蠡和有虞居住之地,能擊破夜明珠,能挖出蚌體中的珠胎,還能鞭打洛水之宓妃,祭祀屈原#65380;彭咸#65380;伍子胥等人,這里的事有的能夠做到,有的根本就做不到,但作為一種以審美為本色的文學作品,有了這種虛構才有了文學的美。
第七是順序的美,其美學特色是統籌安排#65380;有條不紊。《蜀都賦》寫蜀都的整體面貌:“東有巴賨,綿亙百濮。銅梁金堂,火井龍湫。其中則有玉石盷岑,丹青玲瓏,邛節桃枝,……南則……昆明峨眉,……堪巖亶翔。靈山揭其右,離堆被其東。于近則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于遠則有銀#65380;鉛#65380;錫#65380;碧,馬犀象僰。西有鹽泉鐵冶,橘林銅陵。邛連盧池,淡漫波淪。其旁則有期牛兕旄,金馬碧雞。北則有岷山,外羌白馬”,為了讓人們對蜀都有個大致的了解,揚雄有條不紊地按照方位對蜀都進行了介紹,在這東#65380;南#65380;西#65380;北的順序當中,透露出揚雄運用順序美而駕馭全局的美學思維方式。《甘泉賦》寫甘泉宮的內部結構:“左欃槍右玄冥兮,前盺闕后應門”,這里是按照左#65380;右#65380;前#65380;后的順序來大致介紹甘泉宮的內部構造。《河東賦》里有一句:“叱風伯于南北兮,呵雨師于西東”,這是按南#65380;北#65380;西#65380;東的順序來描繪人的神通無邊的。《羽獵賦》寫上林苑:“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65380;鼎湖#65380;御宿#65380;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65380;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這里是按照南#65380;西#65380;北#65380;東的順時針順序對上林苑進行介紹的。揚雄大賦中順序的美,讓人們看到藝術家在對紛繁復雜的美的世界中運用理性進行把握的能力,這也說明美需要人具有對其進行統籌安排#65380;在時間延續中把握空間的本領。
通過以上七個方面的介紹,我們發現揚雄大賦創作中所透露出的積極#65380;樂觀的美學追求傾向。比如說對高度的美的追求,透露出一種追求崇高的積極心態;對范圍的追求,就透露出一種把握世界的雄心壯志;對豐富的追求,也透露出人對世界和生活之美盡情享受的欲望;對聲#65380;色的追求,表明人們對美的藝術和色彩極端熱愛;對虛構的追求,透露出揚雄對文藝本質的有意把握,文藝就是要虛構出現實里面沒有的美來供人們享受,文藝追求善,但善不是文藝的唯一追求,也不只有文藝才追求善,文藝的第一要素是美,第二要素才是善,盡管揚雄口口聲聲說要追求文藝的諷諫作用,似乎文藝要達到大的政治目的和道德目的才算是文藝,但在揚雄的大賦創作里,還是表明了文藝對美的追求的第一天性;對順序的追求,表明揚雄高瞻遠矚#65380;熟練地駕馭全局的能力。而綜合這七個方面,揚雄大賦的美學本質就是積極的美#65380;樂觀的美#65380;陽剛之美,而這積極的美#65380;樂觀的美#65380;陽剛之美所透露出的美學特色就是“雄壯精妙”。“雄”表明揚雄創作時的滿懷豪情,創作氣勢上銳不可當;“壯”表明揚雄作品里充實的藝術內容和形式;“精”表明揚雄具有細致的#65380;逼真的藝術表現本領;“妙”表明揚雄高出尋常人的想象#65380;虛構能力。
(責任編輯:古衛紅)
作者簡介:萬志全(1970- ),江西東鄉人,文學博士,江西贛南師范學院文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