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剛剛啟動的“東部大開發”戰略,十分看重中國的參加,俄有關部門不斷表達與中國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合作開發的意愿。而中國的“東北振興”計劃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因此,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無疑會給東北振興帶來巨大的機會。
從哈爾濱前往北京的路上,中俄問題專家宋魁一直翻看著手中那份“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具體構想”的最新全譯本,這幾十頁的內容是目前國內能夠獲知的最詳盡的關于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內容條目。
“中俄雙方的地域合作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節點,中國方面需要準備好,以迎接未來的高速發展?!彼慰蚬P者表示。
宋魁對手中的“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具體構想”如獲至寶。作為國務院“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合作規劃”課題組負責人,近半年的時間,他都在研究東北地區如何借力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加速自身的發展。該課題組獲得了國務院高層的重視。
不謀而合的是,在中國國務院剛剛批復《東北振興規劃》后不久,俄羅斯就在總統普京的親自督戰下出臺了“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具體構想,在這片緊密相鄰的廣袤亞寒帶土地上,發展的相同命題讓中俄兩國同時看到了合作的契合點。

兩大國“開發計劃”不謀而合
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十月,從烏拉爾山脈向東,直到太平洋,2007年的第一場雪已經飄落。
在這片地廣人稀的土地上,已經出現新的動向。種種跡象表明,2007年對于俄羅斯東部地區具有重要意義。俄有識之士認為,“沒有西伯利亞和遠東,就沒有俄羅斯”。俄羅斯東部地區面積占俄領土總面積的3/4,不僅幅員遼闊,戰略地位重要,而且資源豐富,是俄資源和能源的“聚寶盆”,堪稱“世界上唯一尚未得到很好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寶庫”。該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占全俄的90%,石油和煤炭占全俄的70%,僅秋明州的油氣資源就超過美國的全部儲量。
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宣稱開發東部是其第二任期的“優先任務”。最近,不斷有俄羅斯媒體指出,有關遠東和西伯利亞的開發已經談論了很久,現在似乎到了開始行動的時候了。中國有西部大開發戰略,而俄羅斯現在正拿出同樣的勁頭,開發其遼闊的東部,各種構想最近也叫得越來越響。
直到不久前,“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具體構想”才真正落地。
俄羅斯媒體透露,俄政府計劃在西伯利亞建設一個特大城市,人口將達到100萬。為了加快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俄羅斯還制定了為期50年的發展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經濟補貼向東部地區傾斜:加緊遷入外來移民;開展強區戰略,推動聯邦主體合并工程:加強國家干預,以油氣資源開發為中心帶動東部地區發展。
俄羅斯正在大力推行的“東部大開發”十分看重中國的參加,俄有關部門不斷表達與中國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合作開發的意愿。
安邦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的“東北振興”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因此,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無疑會給東北振興帶來巨大的機會。東北地區應該借用外力,將東北振興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在年初國家主席胡錦濤訪俄后,國務院便加緊成立了“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合作規劃”課題組。目前,該課題組的主要成員是國務院東北辦和中俄關系的研究專家。
2007年2月。俄羅斯宣布實行東部大開發戰略后,近半年的時間,宋魁已經數次往返于北京和哈爾濱。每一次政府高層的出訪,對宋魁來說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未來,中俄之間的實質性合作,將越來越多。”
事實上,振興東北已與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時間點不謀而合。
“在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中,中國政府將把對外開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以開放促發展,東北三省將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這是雙方都難得的機遇?!彼慰榻B,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將在一定程度上承接國際制造業的戰略轉移,與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加工制造業需求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振興東北戰略和俄羅斯東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中俄毗鄰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水平?;邮切聲r期中俄區域經濟合作的必然趨勢,也將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必然趨勢。”宋魁在研究報告中這樣寫道。
撲面而來的五類商機
對俄羅斯貿易量一直很大的綏芬河龍江商聯進出口有限公司,最先品嘗到了俄羅斯東部大開發的盛宴。2007年8月,在剛收到一筆俄羅斯貨款后,公司孫經理高興地告訴筆者:“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量加大,我們也得到了好處?!?/p>
在俄羅斯東部大開發之前。孫經理的往來貨物清單上,多是一些服裝、鞋帽等輕工業制品。附加值低,利潤較少。但從年初開始,孫經理發現,“求購鋼材和水泥的俄羅斯客戶明顯增多”。
經過考察后,孫經理了解到俄羅斯口岸城市正在加緊基礎設施建設,對建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中國的建材種類齊全,“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建材產品幾乎可以按翻倍的價格賣到俄羅斯,利潤空間非常大?!?/p>
計劃賺俄羅斯錢的不僅是中國商人。國際知名的愛默生過程管理公司已經決定,將全球的制造中心設在南京,其高層向記者透露:“中俄石油管道建設的許多高端設備都由愛默生提供,所以愛默生索性把工廠建在中國?!贝送?。中石化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以及中國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都將有大筆建設訂單拋向中國。
國內外的商人都在盯著中國政府的動向,國務院“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合作規劃”課題組的負責人和專家,已經成為商人們爭相聯絡的貴賓。
宋魁透露,俄羅斯東部大開發將帶動東北地區的中俄合作,與之相匹配的東北地區發展規劃已經初步制定完成,并于前不久呈報國務院,內容包括加強跨境大橋和口岸的建設,建立新的物流渠道,在邊境增設工業園區,以及針對俄羅斯的礦產,開展對俄加工業。
按照該課題組的規劃。東北地區在短期內將集中加強邊境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中俄之間的跨邊境大橋。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黑龍江口岸城市黑河和同江都有建設跨境大橋的構想,“建設跨邊境大橋。俄羅斯表現出的態度比中國方面還要積極?!?/p>
此外,中國邊境上將崛起多個工業園區,主要從事加工業,“其形式可以參照東寧吉信集團與浙江康奈集團投資的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市建設一個占地230萬平方米的輕紡工業園?!鄙鲜鋈耸客嘎?。據了解,該工業園區是中國在俄羅斯建設的第一個大型加工園區,集鞋類、皮具、服裝、家具、小家電加工于一體,將有60家企業進駐。
宋魁還建議組建國際物流公司,在注入部分國家外貿支持資金的基礎上,申請辦理國家對外貿易專項資金,并吸收國內知名大企業如長虹、海信、康佳等參股,使其成為市場機制下的現代化股份制企業。
“股份公司可以以資金入股,也可以以產品入股”,宋魁分析說。為確保安全收匯,已與東北亞各國商定在上述國家建立保稅庫,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這樣不僅能改變以往企業獨立作戰、零散打市場的做法,形成大兵團規模化開拓俄羅斯乃至東北亞市場的新局面,把中國名優產品,首先是名優家電和建筑材料、綠色食品等產品大規模推向俄羅斯乃至東北亞市場。真正提高我國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信譽。
稍微梳理即可發現,基礎設施建設、建材、工業園區、進出口業務和物流——這五類主要商業機會已經撲面而來。
三大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俄專家也看好兩國的合作和巨大商機。有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是俄羅斯西伯利亞與遠東最理想的合作伙伴,這是由雙方經濟的互補性決定的。俄羅斯有發達的重工業、采掘工業和科技含量高的其他產業:中國有發達的農業和輕工業,有富余勞動力,還有大量外匯儲備。同時,中國不僅在地緣上靠近俄羅斯遠東,而且還有發展與遠東經貿合作所必需的基礎設施。
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更是珠聯璧合、意義深遠。2006年3月俄聯邦總統訪華時,簽訂了一系列發展中俄能源領域合作的協議,其中包括研究鋪設從斯克沃羅吉諾到大慶的石油管道的意向書,關于鋪設從西伯利亞經阿爾泰到中國和從東西伯利亞到大慶的兩條天然氣管道,以及從東西伯利亞向中國出口能源等文件。這些方案在未來實施后,將促進中俄貿易基礎設施的發展,保證兩國貿易額到2010年增加到600億美元,而相互投資額到2020年時增加到120億美元。
兩國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合作也存在機遇。目前,俄羅斯的交通運輸干線和過境運輸通道的狀況,已對對外經貿活動進一步發展構成制約。很明顯,如果不提高中俄邊境通道的過貨能力,就難以大幅度提高兩國之間的貿易額。一個最鮮明的例子是,至今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和黑河之間還沒有跨越黑龍江界河的橋梁。在中俄兩國剛剛開始改革的1992~1993年,這兩個邊境城市之間的過貨量與綏芬河—格羅杰闊沃和后貝加爾斯克—滿洲里之間的過貨量不相上下,而到1999年,黑河的過貨量不僅遠遠落后于綏芬河和滿洲里,甚至趕不上新開放的吉林省琿春口岸。
中俄兩國在運輸領域合作的主要方向應是在鐵路運輸上的合作。目前中俄兩國貿易貨物的65%是經鐵路運輸的。在中俄石油管道建成之前,鐵路將承擔俄羅斯對華石油出口的運輸任務。盡管目前的運量不大,在800萬噸左右,但今后肯定會隨著貿易量的提升而增加。
公路運輸對發展與亞太地區的國際合作有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把中國的出口貨物通過公路過境運輸到遠東港口,以及開通從西西伯利亞到新疆的汽車直達運輸問題。
雙方在銀行之間的合作也存在重要機遇,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實施主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至少每年需要追加75億美元的投資。
解決所需資金的辦法之一,就是建立東北亞發展銀行。該銀行的主要任務是為俄羅斯、中國、蒙古和朝鮮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資金。迄今為止,在東北亞還沒有一家金融機構從事為提高東北亞國家的能源、運輸和原料潛力而籌集資金的工作。
俄羅斯的銀行規模小且分散,因此俄在與東北亞國家開展經貿合作中錯過了許多機會。在這種條件下,有必要在遠東或后貝加爾地區組建一家大銀行,其資本不能低于200億美元,因為只有達到這一規模,才能根據中國的銀行法進人中國的金融市場。
“遠東與中國東北實現經濟一體化,可以通過三步走的計劃來實施”,宋魁提出了這個“三步走計劃”,并給記者詳細介紹了這三個階段:第一,在兩國對應的邊境口岸(后貝加爾斯克—滿洲里、格羅杰闊沃—綏芬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河)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第二,在俄羅斯靠近俄中邊境、有良好貿易設施的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烏蘇里斯克)建立特別經濟區;第三,在與中國毗鄰的地區(濱海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和赤塔州)實施合資企業法,為外國投資者提供相當于中國為外國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
兩大區域合作的待突破因素
毋庸置疑,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合作前景看好,然而,俄遠東與中國東北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存在著多方面待突破因素。只有這些問題解決了,中俄商業才會迎來一個真正的黃金時代。
——基礎設施不完善,經濟結構畸形。遠東地區雖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該地區生產技術不配套、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在前蘇聯時期,該地區是重要的軍工生產基地,長期以來實行封閉政策,與外界隔絕,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低于俄其他地區。
俄羅斯向市場經濟轉軌后,持續多年的經濟危機使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落后、設備老化、技術過時等問題更加嚴重。遠東的鐵路、公路等運輸能力低、港口的吞吐量小,嚴重制約著遠東地區與東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發展。
——投資環境差。俄政府對各類企業規定繁多的稅種和過高的稅率,沉重的稅賦使外資企業難以承受。
據不完全統計,俄各種稅賦名目繁多,稅賦之和約占外資企業利潤收入的80%左右。另外,俄政策多變,政策兌現難,也使外國客商望而卻步。
——社會心理偏激。俄少數人宣揚“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人的進入是中國有計劃的移民擴張,中國人到遠東建合資企業是搞經濟擴張和人口擴張,目的是想占領俄空曠的遠東。俄一些媒體也過分夸大居住在俄遠東的中國人數,這種說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有害的,不利于擴大雙方的交往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