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隨著綠、柿、黑三色“定式幕”在上海大劇院徐徐拉開,日本松竹大歌舞伎近松座公演正式登場。
那一晚,具有四百年歷時的日本歌舞伎令上海驚艷;那一晚,七十六歲的“人間國寶”坂田藤十郎令上海觀眾“驚艷”。謝幕時,面對臺下觀眾熱烈的呼應,這位歌舞伎大師的眼中始終閃耀著自信和驕傲的眼神。
華美豐盈
坂田藤十郎的驕傲,首先源自歷史。生活在江戶時代的初代坂田藤十郎(1647—1709)在創立上方歌舞伎時,便與京都、大阪一帶(即上方)雍容華貴的古都氣質和繁盛豐裕的市民生活聯系在一起。到了近代,上方歌舞伎逐漸衰落,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江戶歌舞伎(以表演武士故事著稱)創始人市川團十郎的藝名傳承不絕,而坂田藤十郎的藝名卻出現長達230年的空白。
2005年,第四代坂田藤十郎“橫空出世”。這無疑成了上方歌舞伎重現輝煌的最好象征。通過坂田藤十郎的演繹,中國觀眾發現歌舞伎不僅深深刻下了日本古典文化精致、細膩、華美的烙印,更發現了一個豐盈的心靈世界。
且看近松門左衛門的作品《傾城返魂香》。在這個世界里,有普通人因不得志而生出的郁悶、失落與不平;在這個世界里,一位口吃者也能成為歌舞伎生動的藝術形象;在這個世界里,還有幽默、詼諧的世俗氣息,坂田藤十郎扮演的阿德以一句“他口吃,我饒舌,我倆正好般配”的臺詞,傳神地調侃了自己與丈夫又平的關系,使場內充滿會心的笑聲。
當然,歌舞伎的世界即便寫實,也不乏傳奇。又平傾其全力所作的畫像竟穿透了石柱——這一編排頗有信念創造奇跡的勵志意味,只是信念的原動力已不再是賜名的渴望,而是夫婦間相濡以沫的深情?!皞髌妗?,成了人心之美的升華。
在注重寫實的同時,上方歌舞伎同樣有雍容華貴的一面。《英執著獅子》是一部典型的歌舞劇,幾乎沒有情節,更超越了通常的邏輯。艷麗的美姬、飄落的櫻花、紛飛的蝴蝶,令中國觀眾不禁想起“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的杜麗娘。美姬并沒有像杜麗娘那樣一病不起,卻以另一種方式沉醉——在迷幻中化為雄獅。女性的陰柔與男性的雄壯不僅統一在同一部作品中,也統一在同一位藝術大師——坂田藤十郎身上。

扮演丈夫又平的中村翫雀(左)同樣出彩
一生青春
坂田藤十郎的驕傲,同樣源自自身。在不到三小時的演出時間里,坂田藤十郎先后以三個形象集中呈現了他的演藝精華,在中國舞臺上印證了他“一生青春”的理想。
貧寒人家的主婦阿德既能獨當一面,又對丈夫充滿理解與憐惜。坂田藤十郎在表現這個人物時腳步細膩,情感貼切,不經意中傳遞著與丈夫之間的默契。貴族之家的美姬,面對滿園春色難掩傷懷的寂寥心境,妝容雖已遮不住坂田藤十郎臉上的歲月痕跡,但柔美的身段、優雅的姿態卻把這段日式“游園驚夢”演繹得如夢如幻。雄獅威武狂野,以“女形”著稱的坂田藤十郎將整場演出定格在這個雄性形象中,其力量震撼了整個舞臺。
令上海觀眾與戲劇界同行驚嘆的是,坂田藤十郎雖已七十多歲高齡,卻仍不斷挑戰極限,在角色之間穿梭自如。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與上海戲劇雜志社共同主辦的演出座談會上,一位著名昆曲演員表示,自己以前也曾表演過一人分飾“美女與野獸”的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已多年不敢再碰,看了比自己年長的坂田藤十郎的演出,對其藝術青春深為欽佩嘆服。

以“女形”著稱的坂田藤十郎將演出定格于充滿力量的雄獅
對于這位老藝術家來說,七十四歲才襲名坂田藤十郎,似乎心愿完成得遲了一些,他甚至曾懷疑自己能否在有生之年達成夙愿。然而,正因為坂田藤十郎的藝名經歷了230年的沉寂才走向復活,也因為承襲大師之名是如此鄭重不易,今天的坂田藤十郎始終對這一稱號保持著敬畏之心?!耙簧啻骸钡睦硐?,不僅是要常懷一顆青春之心,更是要肩負起讓上方歌舞伎重新煥發青春的使命。
珍愛銘心
坂田藤十郎的驕傲,還源自一種特殊的力量——那些孜孜不倦從事歌舞伎藝術之人的鼓勵。
在上海大劇院的舞臺上,奪目的并不只是“人間國寶”一個身影。中村翫雀扮演的畫師又平與坂田藤十郎的阿德相得益彰,父子搭檔同臺生輝。細心的上海觀眾同樣注意到了那些不知名字的表演者,無論是“義大夫節”的演唱,還是三味線、笛、太鼓等樂器的演奏,均身心投入而不失內斂。就連《傾城返魂香》中出入的鄉民們,舉首投足也盡顯嚴謹規范,心無旁騖。
每個人都看重自己的“活”,這恐怕才是歌舞伎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坂田藤十郎早在1981年就創辦了近松座,二十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研讀與排演近松門左衛門十七世紀前后創作的劇本。沒有這種長期如一的癡迷,他不可能細膩而精準地揣摩近松劇本中的人物,而他一生最為傾心的角色也來自于近松,那就是《曾根崎心中》中的阿初。
阿初是日本戲劇中一位有著純潔心靈與堅定意志的美麗女性,在戀人德兵衛遭誣陷后,為了證明戀人的清白,她毅然與德兵衛在樹林中雙雙赴死。坂田藤十郎于1953年首演阿初,從此這個人物便伴隨了他一生。一位日本記者認為,坂田藤十郎近年扮演的阿初較以往更加水靈、嬌媚而富于激情。數年前,當阿初與德兵衛的銅像在大阪落成時,坂田藤十郎還專程前去拜謁,并眼含熱淚地默念“謝謝您,阿初”。他是如此感激阿初,更深愛著阿初,甚至早已“化身”為阿初。懷著這份珍愛與敬畏,坂田藤十郎和近松座的團員們才匯成一股力量,使歌舞伎表演至善至美,讓現代觀眾獲得一種直抵內心的平靜。
坂田藤十郎的中國巡演,尤其是上海之行獲得了巨大成功,這也使人們認識到東方藝術共通的價值觀與審美情趣。而這位日本“人間國寶”也早已許下心愿,下次再來中國演出歌舞伎時,定將帶來他那永恒的經典形象——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