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供應鏈理念的出現及其發展趨勢的不斷加強,供應商作為供應鏈的前端,其績效評價日益受到企業的重視。企業對其供應商的評價已由過去以價格為重點轉向了綜合評價,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交貨能力、生產柔性、研發能力、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便有效管理供應鏈,實現企業間的雙贏。文章主要構建了在供應鏈背景下評價供應商績效的指標體系,介紹了模糊綜合評判在供應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并以具體實例加以說明。
關鍵詞:供應鏈;供應商;績效評價;模糊綜合評判
中圖分類號:F252.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0-0053-04
Abstract: With emergence of supply chain's belief and unceasing reinforce of its trend, companies think of the supplie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more and more, because supplier is the fore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The paper founds the index system of suppliers' synthesized evalu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Goal Decision-Making in supplie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verifies the importance by giving actual example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supplier; performance appraisal; Multiple Goal Decision-making
0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對產品的質量、價格、種類、服務、供貨期的期望越來越高。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下,各自分散的企業逐漸意識到,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必須與其他企業建立一種戰略上的伙伴關系,實行優勢互補,發揮各企業的核心能力,并在一種跨企業的集成管理模式下,使各個企業能夠統一協調起來。因此供應鏈管理應運而生。在供應鏈中,供應商處于整個供應鏈的前端,供應商的優劣對其下游企業甚至整個供應鏈的運作具有重大的影響。供應商所提供的原材料的質量、成本及信息時效性等方面極大地影響著供應鏈其他環節的順利進展及能否最終滿足顧客的需求。例如,由于供應商供貨不及時可能導致生產線的停產,由于原材料質量的不合格導致產成品質量的下降,由于原材料成本過高導致企業利潤率的遞減等。以美國為例,原材料采購成本一般占產品單位成本的40%~60%左右。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外購件成本占銷售額的50%以上,而且30%的質量問題和80%的產品交貨期是由供應商引起的[1]。因此供應商的績效水平對滿足顧客產品需求以至整條供應鏈的績效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此外,準時化(JIM)和全面質量管理(TQM)理念在供應鏈中的廣泛應用,使制造商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在某些專業技術領域日益依賴于供應商,從而使供應商選擇及其績效評價問題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對供應商進行全面而有效的評價具有重大的意義。
1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績效評價的指標
供應商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是企業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的依據和標準,必須以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環境為基礎,根據系統全面性、簡明性、科學性、穩定性、可比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建立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理想的評價指標應該能夠從長期合作角度綜合反映評價對象的真實價值,并且易于理解、應用廣泛、成本較低。 本文所使用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2]。
2實例應用
對供應商的績效評價有很多種方法,但由于在供應鏈環境下,制造商與供應商以“雙贏”理念為指導思想,形成了比較穩定、長期和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關系,其評價指標以定性指標居多,因此一些傳統的評價方法已不再適合。本文介紹一種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對供應商績效進行評價的方法,其特點是主觀判斷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對供應商績效進行綜合評判。
2.1模糊綜合評判的簡介
模糊數學是研究和處理模糊現象的數學分支。由于企業的經濟活動分析和經營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使得模糊數學廣泛地應用于經濟管理領域。模糊綜合評判是模糊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模糊變換是其理論基礎。其主要步驟為:
2.2實例分析
本文將對某公司的四個供應商進行評價,介紹模糊綜合評判在供應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
某公司始創于1993年,是北京市的高新科技企業。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指導下,十幾年來,公司一直在多領域、多行業保持快速穩健的發展。公司產品在核電、電力、化工、建材、冶金、造紙、制藥、環保、鐵路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行業或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公司已有工程業績近3 000項,系統運行穩定、性能優良,在自動化業界樹立了響亮的品牌。此公司與其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合作關系,自身致力于核心業務。印制板是此公司產品必備的原材料,下文將對此公司的四個印制板供應商進行評價。
(1)計算權重。請十位專家使用德爾菲法對各項指標分配權重,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分配,見表1(各項指標后面括號中的數據表示各項指標的權重分配)。
(2)通過對公司采購資料,包括質量記錄、采購記錄、訂單記錄、送貨記錄、銷售紀錄、交貨記錄、生產紀錄以及對其供應商相關數據的分析,請相關工作人員對各項指標進行單因素評價,經過加權平均法對數據進行統計整理和修訂,得到單因素評判矩陣的數據,見表2。
(3)根據已建立的指標體系和確定的權重及實際情況,建立評判集V=優,良,差。
(4)進行一級模糊評判和模糊變換。
通過以上綜合評判結果,可以看出四個供應商的績效從高到低排序為A、D、C、B。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供應商A屬于優秀,是此公司最重要的供應商,能夠及時有效地為公司提供高質量、高工藝的印制板,但是在柔性方面卻只是良好,還有待于提高。而供應商D卻恰恰彌補了供應商A柔性方面的弱點。由于研發部門對印制板的需求變動性強,且要求供應商在較短的時間內提供產品,因此要求供應商具有高度的柔性和交貨能力,而供應商D有較強的能力滿足研發部門的要求。供應商B、C的績效屬于良,這兩個供應商還應努力提高供貨能力,增強與制造商的默契,以便更好地實現“雙贏”。
3結論
本文首先說明了在供應鏈背景下,企業對供應商進行績效評價的重要性,并給出了在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績效評價的評判指標和評判步驟,介紹了模糊綜合評判在供應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通過實例應用,從評價效果上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因此本文提出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在供應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參考文獻:
[1] 張曉敏. 論供應鏈環境下的采購管理[J]. 大眾科技,2005(2):76.
[2] 趙林度.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論與實務[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93-95.
[3] 常大勇,張麗麗. 經濟管理中的模糊數學方法[M]. 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5:114-12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