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但由于物流標準化建設滯后,導致物流成本過高,效率低下。論文探討了我國存在于物流標準化當中的基本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物流;標準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0-0007-02
Abstract: Recent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owing to the repression of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lead to the low efficienc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asic problems of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existed in China and presents proper solu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解決目前制約我國物流發展的三大瓶頸——物流標準化滯后、物流人才缺乏、部門地區條塊分割管理——這是事關中國物流發展的核心內容。因為物流標準化作為物流企業的服務規范和行為準則,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和降低物流服務成本,所以有必要對物流標準化問題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對此筆者想單獨就物流標準化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物流標準化的涵義和作用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不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企業界,常常提到物流標準化這樣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那么什么是物流標準化,這是我們討論物流標準化問題的前提。
所謂物流標準化是指以物流系統為對象,圍繞運輸、儲存、裝卸、包裝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制定、發布和實施有關技術和工作方面的標準,并按照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的配合性要求,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準的過程。從微觀層面上來說,物流標準化就是物流企業和其他組織普遍采用各種標準(可能是物流標準,也可能是其他標準)來組織物流運作和規范服務行為的過程。
物流標準化應該是指企業經濟活動的這樣一種狀態:物流服務過程依據客戶的貨物特性和服務要求,普遍采用標準的設備、標準的工具、標準的流程、標準的技能等手段為客戶提供增值的差別化的服務。物流企業和貨主企業普遍對采用各種標準來組織物流服務運作和規范物流服務行為達成共識。
物流標準化是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條件,它可以對已進入物流市場和即將進入物流市場的企業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也有利于物流各環節銜接的一致性,從而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保證整個物流系統功能的發揮;還可以使國內物流與國際接軌,從而保證商品在全球市場流通過程中的連續性,并最終降低物流成本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我國物流標準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基本問題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物流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4萬億元,同比增長29.9%,2005年我國社會物流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48.1萬億元,同比增長25.2%,2006年我國全社會物流總額預計將超過55萬億元,同比增幅在15%左右,物流業對經濟發展作用進一步增強。
在當今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物流標準化是物流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2003年9月,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部、鐵道部、信息產業部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立了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隨著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在這之前的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由于我國經濟體制與經濟發展的特殊性,物流標準化的不足成為阻礙物流發展的一個瓶頸,物流標準化還存在很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物流標準化總體上的滯后
總體上來看,我國物流標準化滯后于國民經濟及物流業的發展,在物流標準化的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管理水平、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而且,由于物流標準化的管理依然以傳統的各部門條塊分割管理為基礎,缺乏協調配合,市場化程度較差,已無法適應物流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已出臺的物流相關標準總體質量不高,并且還存在著許多推廣和應用上的問題。
2.2應用推廣存在障礙
當前我國與物流相關的標準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和行業,缺乏系統和有效的銜接,協調配套性差。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物流標識標準體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國家標準,如《物流術語》、《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標準》、《商品條碼》、《儲運單元條碼》、《物流單元條碼》、《數碼倉庫應用系統規范》、《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等,但由于各類運輸裝備標準不兼容,物流器具標準不配套,物流基礎設施不規范等問題沒有解決,導致這些標準的應用推廣仍存在著嚴重的障礙。例如對于《物流單元條碼》,生產廠家、代理商各有自己的條碼,到零售店以后,各個商家還要貼上自己的條碼以便識別,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而且,我國已經出臺的這些標準都是推薦實行,不具備強制性。
2.3物流信息標準化工作滯后
現代物流依賴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物流信息流動和訂單處理已成為關鍵性的物流活動,統一的數據信息交換和共享對供應鏈成員變得更加重要。目前,許多企業和部門都在建立自己的商品信息數據庫,但是由于各自數據庫的字段、類型和長度都不一致,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從而導致了交換和共享的不便。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34家工商企業中,僅有6家與貿易伙伴的數據一致,占2.6%,不一致的數據無法實現交換和共享,嚴重地影響了物流管理和電子商務的運作。
2.4國內標準難與同國際標準接軌
目前我國的各種標準同國際標準不能很好地兼容與銜接,隨著我國物流國際化程度的加深,這導致了物流效率的低下。例如,我國鐵路集裝箱多是以1噸箱和5噸箱為主,而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20英尺、40英尺的集裝箱;國際海運集裝箱也沒有大規模地進入到鐵路運輸系統,美國成熟的COFC(平板車裝載集裝箱)以及雙層集裝箱列車運輸在我國均沒有大規模地使用。這樣在進行國際鐵路集裝箱聯運時,由于與國際標準箱不相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從而制約了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再如,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具有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的支撐,它將原本分離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同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而在我國由于沒有公共數據的接口行業和國家編碼標準、國際編碼標準,造成了電子化的物流網絡相互不能兼容、數據不能交換、信息不能共享的局面。
2.5人才匱乏
在物流標準化領域,我國不僅缺乏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戰略型人才,也缺乏中低端人才。而目前各類教育、培訓還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總之,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多方面缺陷,制約了物流的協調運作,使商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難以形成完整流暢的供應鏈,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極大浪費,已經成為導致我國物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3解決我國物流標準化問題的對策
3.1發揮政府部門的組織引導作用
物流標準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制定統一的國家物流標準離不開各相關行業的共同努力與支持。由于目前我國缺乏強勢的大型物流企業,單純依靠市場規律的作用很難在短時間形成物流標準化的公共平臺和行業標準。因此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參與物流行業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加強協調、組織工作,引導各領域、各部門拋開小團體利益的局限,從物流行業的整體利益出發,協調好不同部門和不同行業的利益和觀點,按照待解決問題的輕重緩急,分階段、分步驟制定我國物流的國家標準,逐步形成我國現代物流業的標準體系。
3.2開展企業物流標準化工作的實施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作為物流業的主體,物流企業對物流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大的責任。同時它又是物流標準化的基本主體和客體,物流標準化的制定最終還是要通過企業自身的具體運作來檢驗其效果。在物流標準化體系并不完備的現狀下,我國物流企業應該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立足實際,真正執行已有的標準,在具體運作中總結自己的經驗,為我國物流標準化建設提供基礎素材。這樣既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利益,也支持了我國物流標準化建設,促進了我國物流業的整體發展。
3.3加強物流信息標準化
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的采集、處理和傳輸要以標準化為基礎,應該通過建立標準統一的各類大小信息數據庫使物流信息化與標準化得到更為緊密的結合。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整合大中型企業間的信息系統以盡快解決物流信息標準化當中的種種問題,例如單證的標準化、物流標識系統的標準化、數據交換接口的標準化、信息傳輸的標準化等等,從而構筑統一的物流信息平臺,消除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現象,滿足各種物流活動的順暢進行。
3.4做好與國際標準的接軌
由于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潮流,是否采用國際標準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獲得平等或者有利地位的重要條件。物流標準必須與國際標準接軌才能促進我國企業參與到全球供應鏈的競爭當中,所以應該密切跟蹤物流國際標準動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快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建設步伐。而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物流標準化建設是引導我國物流企業與國際物流接軌的最佳途徑。
3.5重視物流標準化人才的培養
在21世紀,人才不僅是一種稀缺資源,而且還是一種戰略資源。目前,我國缺乏物流標準化的各層次人才,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在高等學校的物流類專業開設相關課程以培養物流標準化的中高級人才,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物流類專業開設相關課程以培養物流標準化的初中級人才,有關科研院所和社會培訓機構在物流從業人員當中開展物流標準化的教育培訓工作以形成多梯次的物流標準化人才隊伍,從而為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
4結束語
應當指出,由于物流具有跨功能邊界、跨企業邊界、跨行業邊界、跨區域邊界的特點,決定了物流標準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總之,物流標準化是一種理想的產業狀態,它的建成需要所有物流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周愛蓮,等. 中國物流標準化現狀與對策建議[J]. 公路交通科技,2003(2):153-156.
[2] 王佐. 關于物流標準化問題的思考[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2):30-35.
[3] 楊輝. 我國物流標準化現狀及對策[J]. 現代物流,2006(6):34-37.
[4] 許笑平. 我國物流標準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 現代物流,2005(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