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VA是一種評價商業銀行績效的新的方法,在國外很多著名商業銀行都得應用。文章詳細論述了EVA的計算方法,以及運用EVA對商業銀行績效進行評價的優勢和劣勢,指出了在我國商業銀行運用EVA進行績效評價的意義。
關鍵詞:EVA;商業銀行;績效評價
一、 引言
經濟增加值(簡稱EVA,英文全稱Economic Value Added)是稅后凈營業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后的經營利潤,其核心思想是:一個公司只有在其資本收益超過為獲得該收益所投入的資本的全部成本時才能為股東帶來價值。首先由美國思特恩-斯圖爾特公司于1982年引入用來作為全面考評一個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一種企業績效評價系統,運用EVA來評價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可以反映和測度由于經營行為導致銀行價值的真正增減變化,從而實現銀行價值最大化。目前,EVA理論已在美國和歐洲的很多銀行業里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其中包括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國際知名銀行。他們已建立起一套復雜的績效信息系統,能夠計算銀行整體、產品、分支機構、客戶經理以及客戶的EVA,并將其作為業績評價體系中的核心財務指標進行測量。在我國近年來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也將其引入用來考評下屬分支行和總體的經營績效。
二、 商業銀行EVA的計算方法設計
EVA在企業績效當中的計算公式為:
EVA=稅后凈營業利潤-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資本總額
稅后凈營業利潤是經過調整之后的稅后利潤;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
同時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資本充足率等方面對最低資本有著一定的要求,在以EVA作為評價指標對銀行績效進行評價時要對一些指標要進行適當修正,其中:
1.稅后凈營業利潤=稅后利潤總額+貸款呆賬準備的本年變化數+壞賬準備的本年變化數+其他減值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風險投資準備、在建工程準備等)的本年變化數+累計折舊調整+遞延稅項調整+投入資本的費用項目調整(如研究與開發費用)+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率+營業外收入×所得稅率。
2.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權益資本比例*權益資本成本+債務資本比例*債務資本成本*(1-所得稅稅率)。
其中債務資本成本應為稅后的成本,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債務當中存款占了較大的比重,可以以商業銀行的加權平均資本作為債務資本的成本;權益資本可以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加以確定: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收益率+β系數*市場風險溢價,無風險收益率可以5年期國庫券的利率來代替,β系數反映該商業銀行股票相對于整個市場(一般用股票市場指數來代替)的系統風險,β系數越大,說明該商業銀行股票風險越高,波動越大。β值可通過商業銀行股票收益率對同期股票市場指數的收益率回歸計算得來。風險溢價反映證券市場對無風險收益率溢價,可以根據具體市場狀況確定。
3. 資本總額=權益資本+年末的貸款損失準備+年末的資產減值準備+次級債務資本+(-)累計的營業外支(收入);
資本總額=股東權益+年末的貸款呆賬準備+年末的壞賬準備+年末的其他資產減值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投資風險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等)+遞延稅款貸方余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金額+累計的營業外支出-累計的營業外收入。
然后,再通過計算得來EVA值,建立EVA評價的相對評價指標。不同銀行的EVA的值由于資產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為了進行橫向比較,可以使用“EVA回報率”指標來進行分析,
其中:EVA回報率=EVA/資本總額。
三、 商業銀行運用EVA評價體系的優劣勢分析:
1. EVA的優勢分析。EVA作為一種新興的績效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現有財務指標的缺陷,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果和價值的增長,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真實反映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一般在傳統會計核算體系下,會計利潤只考慮債務資本的成本,而沒有考慮權益資本的成本。EVA則考慮了企業全部資金的機會成本,包括所有者權益資本和債權資本。當銀行的收益超過銀行的所有資本的成本時,說明經營者為銀行增加了價值,而銀行的收益低于銀行的所有資本的成本銀行投資者的財富受到了侵蝕,用EVA來衡量銀行的績效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
(2)盡量剔除了會計失真的影響。對于EVA來說,雖然傳統的財務報表仍然是進行計算的主要信息來源,但是它要求在對財務報表中的會計信息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盡量消除公認會計準則所造成的扭曲性影響,從而能夠更加真實、完整地評價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
(3)EVA使決策和股東財富一致。商業銀行所有者(股東)的目標是投出資本的資本安全和資本增值,關心銀行的穩定發展和長遠利益,追求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商業銀行經營者(決策者)的目標則可能為經理效用(利益)的最大化,獲取更高的報酬,這是商業銀行“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而EVA則是將銀行所有者目標與經營者目標緊密銜接的一條紐帶,各利益集團都可以借助EVA實現自身的最終目的。
(4)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EVA方法通過對傳統會計準則中計算利潤的一系列調整來減少管理者可能的短期行為,降低管理者以犧牲長期業績的代價來追求短期效果的可能,使管理者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并鼓勵其進行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投資決策,如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人力資源的提高等,這樣就能夠降低企業經營者短期行為的發生,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EVA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首先,EVA可以適用于不同的使用對象,它不但適用于商業銀行總體的評價,而且還能適用于對商業銀行的分支行的經營績效的評價,還可以運用于不同的部門,對EVA的考評的管理可以不斷細化,這是運用其評價的獨特優勢;其次,EVA的使用,能使整個績效評價系統更易于理解和實施.并且更容易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一體化。
2. EVA的劣勢分析。EVA評價方法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法,除了具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外,也不可避免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1)主要依賴財務數據。EVA主要還是依賴于一些財務數據,無法對影響銀行未來業績增長的業務服務質量、員工滿意程度、內部管理和控制等重要的非財務因素做出合理的評價,對一些不易貨幣化計量的非財務方面的資源和潛力考慮也不夠周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運用平衡記分卡模型,適當結合一些非財務因素來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加以綜合衡量。
(2)單一指標不能滿足企業需要。在信息時代,各種信息存在著高度不確定性,企業必須通過各種信息系統和溝通渠道去獲得影響經營成功的因素。需要綜合考慮影響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多個方面的因素,僅僅通過單一的評價指標并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應結合績效評價的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3)EVA本身的局限性。EVA作為一個財務業績指標,無法對財務資本之外的其他方面如無形資產、商譽等核心競爭力進行有效的計量;同時EVA評價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通過EVA反映的是銀行經營的最終結果,而對經營當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確不多,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除了了解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外,更為重要的方面是找出銀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經營活動進行改進。在這一點上,EVA相對與一些傳統績效評價方法來說并不是太有效。
(4)計算和評價的精確性。對資本成本的計算缺乏精確的計量基礎。資本成本的確定要建立在市場價值的基礎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所涉及的風險溢價、β系數等參數的評估數據均來源于資本市場,但我國目前資本市場還尚不完全完善。很多商業銀行上市時間也不長,根據有關數據計算的β系數不夠精確。同時各家商業銀行所出的環境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商業銀行可能會根據自己所出經營環境的特點,設定自己的風險系數、資本成本等,應此對EVA的計算以及可比性尚存在一定的問題。
四、 運用EVA進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意義
EVA作為一種新型的績效評價方法,體現了出了以銀行效益和價值為中心的經營理念,EVA克服了傳統績效評價方法,多偏重于靜態分析的不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會計失真的影響,真實反映了商業銀行的業績。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以EVA為核心的業績評價系統,同時以EVA來建立管理層和員工的相關激勵機制,可以將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聯系在一起,避免盲目追求利潤增長率與企業規模,克服一些短視行為,而著重于商業銀行的長遠利潤,促進商業銀行長期價值的增長,實現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任何一種績效評價方法都有其缺陷,EVA也存在著較少考慮非財務因素,計算不夠精確等特點,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要結合平衡積分卡等績效評價方法對EVA進行修正和補充。
參考文獻:
1.李建軍.國有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證.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黃陳,孫勝權.銀行評價與主要財務指標關系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2002,(12).
3.關新紅.中國商業銀行價值能力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4.賈建軍.建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績效評價體系.金融與經濟,2006,(7).
5.孟建民.企業經營問題績效評估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6.張劍文.公司治理與股權激勵.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7.張蕊.企業經營績效評價理論與方法的變革.會計研究,2001,(12).
8.于亞利等.西方銀行財務績效考評.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
9.張澤躍等.高績效工作休系與提高商業銀行競爭態勢.金融論壇,2002,(6).
10.劉艷萍.國外商業銀行部門績效評價系統的經驗與啟示.中國城市金融,2001,(10).
作者簡介:劉益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鮑敦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碩士生。
收稿日期: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