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對界面管理的研究多數是從影響因素及改進的角度進行,國內外對如何測度企業界面管理績效仍沒有涉及,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的體系。這就不能為企業正確評價界面管理績效、從而為企業實施績效管理、完善界面管理機制和文化、提升界面管理水平提供科學的依據和理論指導。針對目前理論研究方面的不足,文章構建了企業創新中RD—Marketing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績效評價模型,并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企業創新中RD—Marketing界面管理績效評價作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研發營銷界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模型
一、 引言
企業認識到界面管理的重要性后,開始引入并重視界面管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界面管理達到了什么水平?取得了什么績效?有什么缺點和不足?今后改進的方向在哪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對企業界面管理績效作出評價,研發營銷界面系統績效衡量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的實施效果。
界面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評價界面管理績效存在很多困難問題:影響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的因素多;因素量化困難;界面雙方對同一問題的認識常常不一;評價的標準不一。界面管理的動態性、多樣性以及各界面之間的層次性,決定了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層次性。同時影響企業界面管理績效的因素很多、結構復雜,只有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構建企業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全面反映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
二、 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選取的原則
1. 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是確保評價結果準確合理的基礎,一項評價活動是否科學很大程度上依賴其指標、標準、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學。因此,設計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時要考慮到指標結構整體的合理性,從不同側面設計若干反映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狀況的指標,并且指標要有很好的可靠性、獨立性、代表性和統計性。
2. 系統整體原則。構建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指標體系要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形成一個完善的評價系統。
3. 客觀性原則。客觀準確地反映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的實際情況與效果,克服因人而異的主觀因素影響,盡量加大直接量化指標的比例,減少人的主觀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4. 成長性原則。對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的測定不僅要分析過去和當前界面管理行為的業績,還要研究企業潛在的、未來的界面管理績效。
5. 可行性原則。在實踐中,基于一些客觀原因如財務及技術秘密等,有些采樣數據是無法獲得的,或者獲取這些樣本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因此,在設計指標體系時,必須遵循可行性原則。
6. 引導性原則。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除了評價功能外,還應發揮引導功能,即引導企業在界面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關鍵因素,應朝什么方向努力。因此,設置一些導向性指標很有必要。
三、 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根據技術創新中屬于研發與營銷界面的KPI指標,包括雙方協調等軟指標——界面投入子系統和界面效果子系統,以子系統為主線,依據績效評價理論,分別將每個子系統分成若干評價模塊,設計出評價指標體系。
1. 界面管理投入。這里指的是實施界面管理優化的前期的總的投入,包括了人力投入和財力投入兩部分。企業實施研發—營銷界面管理,是對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傳統管理方式的一種優化,這種變革要求企業進行相應的投入。新產品開發需要前期就投入進行研發的研發人員和進行相應市場分析以及后期新產品商業化中需要的營銷人員,另外必須有相應的組織高層人員的支持以及相應的高層人力資源投入。有效的界面管理就是要使具體的界面處于和諧狀態,那么就要構建研發營銷部門間溝通平臺、信息系統,以及改變組織結構和文化模式,這些都要前期進行大的相關的投入。之所以強調“前期”,是因為在之后的界面管理效果的指標因素中也包含了投入因素,而那里的投入就是“后期”投入,即在具體的界面管理過程中各環節所進行的優化、維護的投入。將“投入”因素具體分開,是為了反映企業前期的總投入以及過程中的具體投入的區別,這樣能更好的衡量界面管理績效。
2. 界面管理效果。企業實施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創新的效率和成功率,促使企業的技術創新成功實現。設立了新產品開發周期、新產品開發成功率和新產品開發成本三個研發效率指標用以從根本上表征界面管理績效。新產品開發周期減少、開發成功率提高,這是從正向說明效率的,而新產品開發成本是從反向反映研發效率,新產品開發成本越少企業研發越有效率(以下均有類似的反向成本指標,不再一一敘述)。
界面管理中的信息粘滯、目標差異、利益沖突和企業文化這些障礙某種程度都是由于企業信息溝通不暢造成的,通過有效的溝通,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設置了研發營銷部門間信息溝通的充分度和信息溝通的頻繁度來衡量企業信息溝通的充分性。信息溝通的充分性從信息流量、信息的廣度和信息的深度方面來度量。對部門界面影響重要的是部門間的隱性知識,而隱性知識的擴散和學習主要通過非正式的交流來實現,設置了研發部門和營銷部門間非正式的溝通程度,從成員間交流的次數、交流的深度和交流的效果三方面來衡量溝通程度。而在溝通過程中,信息的通暢性與準確性相當重要,設立了這個因素衡量溝通中信息的質量。
有效的界面管理表現為一種部門間和諧的文化狀態,而文化因素是影響界面協調性的一種不可見的力量,其具有不可測度性,這里通過一個總體性的指標部門間文化的合作性程度和一個態度性指標部門間對處理問題的積極程度來測度。部門之間成員的信任是研發營銷界面良好運作的關鍵,這里設置了界面成員間相互信任度指標,歸結到文化因素中。
組織結構也是影響界面管理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對企業研發—營銷部門界面進行有效管理,要求部門間具有先進的信息工具,組織結構扁平化、運作彈性化和有效的激勵,并且組織要具有強大的組織學習能力。為此,設立了界面信息平臺的建設程度、研發營銷界面系統對問題的反應靈敏度、界面系統參與人員的權限與積極性、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幾個指標進行分別測量。
企業要想取得長久生存,不斷進行產品和技術創新,最終目的還是要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引入研發—營銷界面管理,也是希望能把最新的顧客信息和需求反饋到研發營銷部門,以更好的創造顧客價值,滿足顧客需求。設置了新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程度、兩部門對顧客需求的了解程度、兩部門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來衡量正向的客戶滿意度。
四、 研發營銷界面系統績效評價模型的建立
1. 判斷矩陣的建立、求解和檢驗。根據層次分析法中判斷矩陣的定義,我們建立各個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并對其求解,后進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在上面指標體系中提出的兩個大類27個指標中,各指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度,指標之間也存在不同的重要程度,即權重。以人力投入的子因素層為例,建立它們之間的判斷矩陣M,以人力投入P1為判斷準則,分別考慮它的子因素層指標P11、P12、P13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根據權重判斷尺度,建立判斷矩陣B:
如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關系到最后評判結論的正確性。為了不因為某一位評價者的主觀因素影響而使建立的判斷矩陣與實際的客觀情況差距太大,采取選擇企業管理層、技術專家、營銷專家、技術創新研究學者分別判斷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并依據四類專家不同判斷值進行簡單加權平均綜合。
一般情況下,若CI≦0.10,就可認為判斷矩陣M一致性良好,指標權重向量W可以接受,否則重新按照上述步驟進行兩兩比較判斷。但是判斷矩陣的維數n越大,判斷的一致性將越差,于是引入修正值RI,并取更為合理的CR為衡量判斷矩陣一致性的指標。判斷標準同CI指標。CR=CI/RI。利用這個方法對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中的子因素層和主因素層的出于同一層的指標的權重W進行求解,得到所有指標的權重。具體計算如下:
矩陣P1是企業管理層、技術專家、營銷專家、技術創新研究學者對P11、P12、P13進行兩兩比較并按照次序排列起來的成對比較陣:
根據求特征值方法計算并判斷其相容性,得為促進新產品開發前期投入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新產品創新中投入的營銷人員比例、支持界面管理的高層人力資源的投入相對于人力投入P1的權重WP1=(0.730 64,0.188 39,0.080 961)T。同樣,得出其他的結果。
五、 研發營銷界面管理績效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效益的定義,用界面管理效果與界面管理投入之差V作為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績效評價體系最后的評價指標,那個企業的V值比較大,或者企業那一時期V值比較大,那么該企業或該時期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就比較成功。
V值的計算公式為:V=Y-X,根據上面指標權重計算結果,得知投入與產出的差為:0.85-0.15-0.144 4=0.555 6。
1. 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在界面管理的投入中,前期分攤的和后期維護的投入差不多,分別為0.15、0.144 4;
2. “研發效率”和“組織結構的和諧程度”是界面管理效果中關鍵的因素,它們所占的權重都很大00.41611和0.296 57,所以要想整體提高界面管理效果,要著重在研發效率提高和組織結構優化上下功夫;
3. 看后期維護投入對每個主因素的影響,在“研發效率”中,我們在研發過程中多投入一個單位的成本,對研發效率能產生3.193 0的影響(一個模塊中其它的權重除以成本的權重);同理,在“溝通效果”、“文化和諧度”、“組織結構的和諧程度”和“客戶滿意”指標中,一個單位的成本投入能對這些指標分別產生4.840 6、8.318 0、32.399 6和15.524 6的影響;由此可得:在后期的維護投入中,對優化組織結構運行過程的投入對效果的影響是最強烈的,一單位的投入就會帶來組織結構很大的良性變化,所以我們在具體運行中,應重視并合理安排對組織結構優化的投入。
4. 具體到子因素中,溝通效果的4個正向指標中,第四個指標“兩部門間信息的通暢度和準確性”比較重要;文化和諧程度中,“界面間文化的合作程度”對整體文化和諧的影響較大;組織結構和諧程度中,“界面信息平臺的建設程度、界面系統對問題的反應靈敏度”對組織結構的影響較大;客戶滿意度中,“新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程度”對其影響最大。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得出,在具體的界面管理過程中,以細化的具體指標去注意界面水平的提高,從對各主因素影響最大的子因素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
5. 以各指標的最終權重來看對目標層“研發營銷界面管理整體績效”的影響,可知:所有指標中“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界面信息平臺的建設程度”、“界面系統對問題的反應靈敏度”對企業研發營銷界面管理整體績效的影響相對于其它指標較大,其中“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對績效影響最大。
6.在所有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維護投入指標中,“新產品開發成本”、“構建研發營銷部門間溝通平臺、信息系統費用”、“為促進新產品開發前期投入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對整體績效影響較大,其中,“新產品開發成本”對績效影響最大,而在“3”的分析結果中,我們得出在界面管理效果中,分析各個投入指標對主因素層的影響效力,多投入一單位的成本對主因素層的影響,在研發效率中表現最低,即較其它而言,多投入一單位“新產品開發成本”,對“研發效率”的影響作用最小。但在所有的投入成本對整體績效的影響分析中,“新產品開發成本”效力最大。這些是我們在界面管理過程中應當注意的。
7. 在“2”的結論中,可以看到“研發效率”和“組織結構的和諧程度”在界面管理效果中的權重相對較大,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兩個指標中的所有子因素對界面整體績效的影響較其它更大,比如“客戶滿意度”中的“新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程度”對整體績效的影響(0.052 2)就比“組織結構和諧程度”中“界面系統中參與人員積極性”對整體績效的影響(0.038 7)更大。所以,我們不能以主因素層中指標的重要性來斷定子因素層中指標對整體績效影響的重要性。
六、 結論
本文根據對創新具有重要影響的RD—Marketing界面管理的組成、效果的分析,建立了企業RD—Marketing界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通過建模分析得出了一些適于提高界面管理水平的關鍵點,通過績效評價完善企業界面管理協調機制,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為提高界面管理水平找到了理論性的依據。
參考文獻:
1.趙玉林.高技術產業化界面管理.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張創勛.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及績效評價模型研究.創新論壇,2007,(2).
3.高建,董秀成.中國石油企業技術創新評價.科學研究管理,2005,(4).
4.喻紅陽.相互關系的粘合劑—網絡組織界面管理.價值工程,2005,(4).
作者簡介:杜躍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艷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7-10-2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