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英特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建立一個生產300毫米晶圓的工廠。這個代號為Fab 68的工廠因為投資額巨大、技術先進,對國內半導體人才帶來震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數個月過去了,Fab 68將再度成為媒體的焦點:英特爾大連晶圓廠于9月7日正式破土動工,英特爾的董事長貝瑞特也來連參加儀式。為配合這一進程,英特爾大連工廠已經開始了少量高級經理人的招聘活動。
8月23日,英特爾大連工廠總經理科比·杰斐遜在英特爾的官方博客上發布了“Fab 68招聘計劃”,這可以說是大連工廠的首輪招聘,不僅吸引了眾多應聘者的眼球,也再次吸引了各大媒體的注意。
Fab 68為什么這樣紅?
2007年3月26日,全球170余家媒體聚集在人民大會堂澳門廳。
英特爾的CEO歐德寧在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將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建設一個生產300毫米晶片的工廠,這是英特爾在亞洲的第一個芯片生產廠。此前,英特爾在上海和成都的工廠只是芯片制成后的封裝和測試工廠,而大連工廠將是英特爾在中國的從芯片制造到終端組裝的完整產業鏈和配套體系。
西方媒體評價,英特爾亞洲芯片廠落戶大連是“中國制造”的勝利。美國《商業周刊》對此評論道,“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致力于發展半導體產業,英特爾在大連建廠甚至有可能幫助中國開創一個新時代。”《洛杉磯時報》則報道,有部分美國人擔心此項目將使先進技術被轉移到中國,從而削弱美國的競爭力,不過也有人認為不值得為此擔心。
在中國,國內媒體更是對這一項目的臺前幕后進行了大量報道,各大網站也迅速組織起英特爾大連建廠的專題。在網上可以看到,從知名專家學者到普通網民,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人都在紛紛對此項目發表熱評。在此之前,似乎還從沒有一項外來投資項目聚集過如此之多的目光。
Fab 68作為一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之所以格外吸引公眾的眼球,主要集中在該項目的五大“看點”之上:
首先,Fab 68項目的投資額大——25億美元,可謂是迄今為止半導體行業在中國數額最大的一筆投資;其次,由于英特爾在芯片業的龍頭地位,Fab 68在中國大連的落戶被看做是可能會帶動更多相關行業廠商向中國轉移的標志性事件;第三,是Fab 68技術的先進性——英特爾將會采用先進的納米技術,這些技術在國內芯片生產行業都處于最領先的地位;第四,Fab 68項目對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影響巨大——目前,我國半導體行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地區,其中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占絕對優勢,英特爾大連工廠將加大環渤海地區的產業力量,從而改變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工業布局;第五,Fab 68項目對大連乃至東北地區的經濟和產業結構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大連的IT產業一直以軟件外包為主,借助英特爾大連工廠的建成,硬件業的發展將為大連的IT產業插上另一個翅膀。
為什么要求應聘者承諾永久居住大連?

8月23日, 英特爾大連總經理科比·杰斐遜在英特爾的官方博客上發布了“Fab 68招聘計劃”,這可以說是大連工廠的首輪招聘,不但吸引了眾多應聘者的眼球,也再次吸引了各大媒體的注意。招聘計劃披露,2007年底之前,Fab 68將在全國范圍內招聘少量“擁有半導體經驗的高級經理人”,應聘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承諾永久居住大連。對此,科比·杰斐遜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英特爾并不是想強調員工必須把戶口遷到大連,而是希望員工對公司有長期承諾,希望他們來到這里有長期發展。英特爾對所有員工都一樣,如果你想來英特爾,應該對自己與公司都有一個長期承諾。
在談到Fab 68時,媒體常常會問英特爾的高官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在眾多的競爭城市中,選擇了大連?
在新聞發布會上,歐德寧談到,英特爾在華投資建廠布局的每一步都緊扣中國政府的區域發展戰略:投資上海,配合“浦東崛起”;投資成都,呼應“開發西部”;投資大連則緊跟“振興東北”,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個臺階“先提速東部、再提升西部,后復興東北部”步調一致。在振興東北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曾特別指出: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現有港口條件和優勢,把沿海開放城市大連建成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一系列針對大連優惠政策的出臺,對于投資方英特爾來說,無疑是明智之舉。
此外,英特爾認為大連能夠滿足他們招聘和培養出專業人才隊伍的要求。英特爾大連工廠總經理科比·杰斐遜在英特爾的官方博客上談到,英特爾歷史上新建Greenfield工廠選址的時候,將Fab 7設立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將Fab 8設立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把Fab 10設立在愛爾蘭的Leixlip。所有這些地方此前并沒有任何現成的半導體基礎設施。英特爾早期設廠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SantaClara,也就是硅谷),那里對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的爭奪十分激烈,英特爾要發展出一個專業的人才隊伍,面臨重大挑戰。“員工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對員工培養進行投資至關重要,我們希望在新廠選址時考慮專業人才隊伍的開發。”Greenfield工廠的選址為英特爾積累了經驗,也就是說即使那里沒有現成的半導體專業人才也可以成功。選擇大連,也是移植了這一經驗。
說到大連成功的秘密,還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大連,這個美麗的濱海城市,近年來因為軟件外包的高速發展而被稱為“中國的班加羅爾”。為了吸引英特爾Fab 68的落戶,大連可以說是傾全市之力,歷時三年之久,才爭取到這個項目。因此,在新聞發布會上,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在發表講話時才會格外激動、聲音哽咽;也正因為如此,這三年里大連人的高效和執著給英特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特爾看重大連政府的高效率和公共服務,大連才能在與國內外多個城市的競爭中勝出。”

Fab 68帶來的人才缺口有多大?
因為Fab 68大連工廠是除美國外,英特爾在國外建立的唯一一個具有一整套完整產業鏈的芯片制造廠(從研究、開發、制造、封裝到市場推廣),因此所需的人才不僅僅是生產線上的操作技工,還將包括眾多的管理、研發等人員。
早在Fab 68選址大連的時候,英特爾大連工廠總經理科比·杰斐遜就將“人才”作為重要因素之一。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克瑞格·貝瑞特在大連工廠奠基儀式上也表示,這里的人文、歷史、地位環境、科研氛圍、人才等方面都吸引著他,大連芯片廠將成為英特爾先進芯片制造廠網絡的尖兵。可見,人才是英特爾和大連共同關注的問題。
盡管大連工廠的大規模招聘將于2008年下半年才開始進行,但今年8月23日,科比·杰斐遜就在英特爾的官方博客上發布了“Fab 68招聘計劃”:
2007年8月起,少量招聘,主要是高級經理人;

2008年,大規模招聘,將需要眾多專業的本科以上的應屆生;
2010年,投產時英特爾大連晶圓工廠約需要員工2 000人。
可見英特爾招聘人才的前期準備十分充分,同時已有眾多網友對此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有人表示已經將簡歷投往了指定的招聘信箱,為進入英特爾工作開始了積極的準備。那么現有人才能否滿足Fab 68的需求?Fab 68效應將給IT產業帶來怎樣的震動?
基于集成電路產業鮮明的產業背景和高科技含量,對于相關專業人才要求極高。這是一群廣泛涉及光電、化學、物理、計算機等多個專業領域基礎的復合型人才,真正可謂人才難得。目前在中國國內,每年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成的專業人才不過三四千人,高端管理和研究人員則更為稀缺。而且不僅僅在國內,在世界范圍內,集成電路專業人才都炙手可熱。
地震:IT人才隨需而動
專業人才隨需培養
大連在與英特爾進行項目談判的過程中,就已經為未來的人才保障問題未雨綢繆。為解決未來的人才缺口,英特爾落戶大連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與大連市政府、大連理工大學聯合創建半導體技術學院,總投資為3.48億元人民幣。此舉借鑒了大連軟件業的發展模式來解決人才問題,就是“官助民辦”:國家給政策,讓私人資本進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環節。對該學院,大連除了給土地、給政策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支持,包括211工程的二期投入,旨在建設成為中國當前最先進的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大連也將會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
半導體技術學院將建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達1萬平方米,今年學院就將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英特爾公司將無償捐贈一條價值3600萬美元的8英寸芯片生產線設備,用于半導體學院教學,不用于生產。除捐贈生產線外,英特爾還將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共同進行課件開發,以使畢業生真正滿足英特爾的需求。這樣,大連半導體技術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實用性很強,一出校門就能為企業所用,真正實現從校門到企業的無縫對接。
同時,位于大連軟件園內的東軟信息學院已于2005年開始在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開設集成電路設計方向,積極開展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學歷教育,目前已有該方向學生190人。東軟信息學院嵌入式系統工程系主任孫曉凌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是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的奇跡,是唯一一個能夠在半個世紀中持續以指數律增長的技術,平均每1.5年更新一代。這就要求集成電路專業的專業課設置必須具有前瞻性,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了具有前瞻性的數字系統測試與可測性設計、混合電路設計、片上系統(SoC)設計等課程。此外,我們在課程體系的設置及實施方面非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驗學時的比例大約占到了專業課程總學時的30%。學院還與Xilinx、Altera等公司合作,購買了相應的EDA軟件及開發板,創建了一流的數字系統設計實驗室、嵌入式技術研究室等,為專業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條件。”
大連市市長夏德仁曾在答記者問時說,英特爾最終選定大連,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英特爾大連晶圓加工廠開工前,大連必需完成人才、城市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
攬才納士隨需而定
Fab 68是英特爾在亞洲的第一個芯片生產廠,鑒于在大連本地招聘到足夠多的人才尚有一定難度,除利用大連豐富的高校資源外,大連市政府方面確立了國際性攬才的配套解決方案,將吸引來自各地的半導體人才資源為大連服務。這其中,將包括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海外留學生、從臺灣引進專門人才,以及外國人才。而英特爾大連項目本身的高端和先進性,也將對大量國內外人才構成強有力的吸引。
英特爾大連工廠總經理科比·杰斐遜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英特爾全球員工都是實行有競爭優勢的工資薪酬,工資是不同層次的,有基本工資,還有激勵獎金,實行一種全面補償的做法。英特爾會先評估當地市場的工資水平,保證我們在當地市場是有競爭力的。同時,如果英特爾整體很好,我們員工會從中受益;如果業績不好,員工工資也會降低。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員工認識到他的工作與公司整體是關聯的。
從首輪招聘的高級經理人來看,目前中國大陸擁有半導體經驗的高級經理人才仍處于比較稀缺的狀態,由于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行業較大陸更為成熟,許多臺灣地區高級管理人才來到大陸之后都選擇供職于一些跨國企業或者是臺資企業。而這部分人才或許將是此次英特爾大連工廠的招聘的重點挖角對象。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英特爾在業內的影響力,Fab 68工廠的招聘工作可能在業內引發人才“地震”,多家IT企業也對此表示出了一絲擔憂。一位在國內IT公司嵌入式軟件開發部門工作的部門經理表示,他們部門里的員工對英特爾進駐大連十分關心,“明年這個時候,骨干員工能留下一半就不錯了”。這位部門經理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IBM、SAP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大連設立分支機構的時候,就曾引起相關人員的“流動”。
集聚:英特爾助推產業波瀾
大連目前的IT產業,主要是基于軟件外包及信息服務產業。英特爾芯片工廠的入駐,首先帶動的是芯片加工上下游企業來到大連,緊隨其后的必將還會帶來芯片設計,板卡設計,電腦裝配產業,消費類電子等IT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IT硬件產業族群。
一批世界知名企業早已聞風而動,爭先恐后在大連布下發展大計。他們中既有長年跟隨英特爾的英國、法國、美國特種氣體企業,也有世界知名的電腦制造商。英特爾全球指定氣體供應商、美國空氣制品與化學品公司已與大連保稅區達成合作意向;與英特爾芯片制造產業相關的生產高端光電器件美國美泰普斯公司,已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了美泰普斯光電簣技(大連)有限公司;全球廢棄物管理著名企業、法國著名的威立雅環境服務公司以及法國液化空氣集團、英國氧氣公司、美國普萊克斯氣體公司等知名氣體供應商紛紛來大連考察、商談投資建廠。
在剛剛結束的由世界經濟論壇主辦的“中國夏季達沃斯”期間,全球最大的物流配送設施開發商和服務商美國普洛斯公司宣布,將對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意向增資4 000萬美元,這將使其在大連的投資總額達到1.6億美元;預計投資總額為2億美元的大連軟件園騰飛園區一期工程投入使用;花旗銀行董事長威廉·羅茲宣布,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大連分行將于年底前開業;世界頂尖通訊方案及服務供應商英國電信集團大連科技服務中心舉行成立儀式……
資料表明,在世界上為集成電路配套的產業中,僅重點設備的市場總值一年就有500億美元至600億美元,并且隨著技術更新和市場需求的增加,每年將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隨著英特爾項目的建設和投產,將進一步帶動大連市房地產業、交通、商業和健身、餐飲、娛樂等相關服務業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