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孔慶東 《老劉家》 賞析 藝術表現
摘 要:《老劉家》抒寫了“文革”時期一戶普通人家的世事命運。作品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生命的美好,于平淡的敘述中表達了悲天憫人的情懷,蘊含著孔慶東對普通百姓的熱切關愛,讀來不由令人感慨萬分。本文從冷峻時代的溫馨,圓型人物的創造,特異的藝術表現手法三方面作具體的分析和闡釋。
孔慶東的《47樓207》、《北大情事》寫出了一群帶著青春夢幻和美好理想的癡男怨女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真實而坦率的大學生活。作者出色的文采和罕見的幽默,令人為之傾倒。但在充分感受了青春年華和大學生活的迷醉的同時,我心中也掠過了一絲遺憾,孔慶東作品的平民化色彩不夠濃,關注普通百姓現實生活的作品較少。是作者缺乏書寫時代的勇氣?還是因某種原因對時代生活進行回避?后來,《口號萬歲》一書的出版改變了我的誤解。書中除了部分一如既往的學術文章之外,更多是針砭時弊的隨想、雜感,目光敏銳,分析獨到,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頗顯魯迅之風。其中《口號萬歲》《老劉家》《我現在怎樣做老師》等文章貼近百姓生活,關注社會現實,作者的視野已步出相對封閉的校園走向了廣闊的現實人生。正如孔慶東所言:“我是人民派。不論左派右派,誰欺負人民,我就跟誰搗亂。不論左派右派,誰人品好,有人情味兒,我就跟他交友,跟他喝酒。這就是我的立場。” ①因此,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以及普通生活中凸現的濃濃人情,自然而然流瀉在了他的筆下。
《老劉家》是一篇懷舊之作,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期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抒寫了一座居民樓中一戶普通人家的世事命運。通過對老劉頭一家命運的敘述,既讓讀者感受了那個獨特時代的百姓生活,又令讀者深深感到人生命運的無常和不可知。作品雖篇幅短小,但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了生命的美好,于平淡的敘述中表達了悲天憫人的情懷,蘊含著孔慶東對普通百姓的熱切關愛,讀來令人感慨萬分,不由得拍案叫絕。具體分析,文章有以下幾點值得稱道。
一、冷峻時代的溫馨
生活極大的豐富性、包容性成為文學創作不可枯竭的源泉。真正能反映現實人生的藝術作品必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老劉家》以一個工人家庭的命運為引線,敘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普通生活場景,對人物命運、鄰里糾紛、孩童趣事等精致的描寫,都體現出那個政治滿天飛的時代,百姓生活中濃濃的生活氣息。政治冷峻的時代,人之情感似隨之僵化,緊繃的思想之弦消解了一切生活的快樂和溫馨,但《老劉家》反其道而行之,冷峻的政治狀況和貧困的物質生活只是生活中一個微乎其微的元素,文章所要表現的重點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溫馨氣息,一個人情味很濃的“貧困并快樂著”的時代。盡管一個孩童的視角也許失之偏頗,生活真正的嚴酷一面他并不知曉,但就如魯迅筆下“咸亨”酒店的小伙計,他的所聞所見必然有其真實的一面。
首先,平民化、生活化的社會氣氛是《老劉家》一個重要的看點。和一般反思性、控訴性表現“文革”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截然不同的是,作品集中構建了當時社會的平民生活氛圍,給讀者以深切的感受——物質的匱乏,生活的貧困,并不影響普通百姓生活的民主氣氛。小說中的生活氛圍像一股清新的空氣溫暖了人們的心田,成為那個單色調的時代環境中令人難忘的一抹亮色。比如老劉家的一把手——老劉婆子,作為居委會中負責一棟樓的街道小組長,她的工作純粹是義務和興趣,是地地道道的“公仆”,沒有絲毫的報酬。但她卻干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因為“為大家服務”是光榮而神圣的。因此,偶爾年終一條小毛巾的獎勵,都會讓老劉婆子自豪半個月。“她在執行公務時,大家認她是組長,是‘領導’,而平時似乎沒有這回事,不但可以打罵她的丈夫和孩子,連她本人也可以冒犯”② 。當然,街道小組長似乎不能算得上是領導,但從這個愿意為大家服務的“公仆”身上,官民之間、老百姓之間的平等關系卻是顯而易見的,至少相比于現在的官民關系,孔慶東筆下的展示要溫馨得多,樸實得多。
其次是和諧的鄰里關系。鄰里關系是一種主要的社會存在,每個人都割舍不掉,不能忽視。和當今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冷漠的人們相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國社會拋開尖銳的階級斗爭不說,普通百姓關系之親密,鄰里走動之頻繁,彼此的照應,相互的信任已是當今渴望真誠的我們羨慕的幻影了。今天的人們住得很近,卻離得很遠,共同的工作和生活并沒有使隔膜孤寂的心獲得片刻的輕松和釋然。在《老劉家》中,作者選取了幾段鄰里吵架的片段,讀來妙趣橫生。鄰里吵架可謂司空見慣,但在社會物質、精神、文化生活都極度貧乏的時期,吵架和沖突卻成為人們蒼白生活的一種調味劑。吵架時,對于當事人來說,可以做到今天吵,明天好。對于現場的觀眾來說,則是一場不花錢的好戲,看完就完,誰也不會計較什么。事情過后,生活依舊,大家親密依舊,仍是好鄰居、好同志。想想當今鄰居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現實,那個時代是令人神往的。例如寫老劉婆子因“我”和他兒子劉波打架,不分青紅皂白,胡攪蠻纏,進而與“我”父親發生沖突一事,盡管當時的情況是老劉婆子撒潑放賴,我父親將她“扔出七八米,又打了兩個滾”,但沒過兩天,兩人又和好如初,互相承認錯誤。之前圍觀的鄰居也沒將這類吵鬧當回事,“還齊聲喊好,有的說‘老孔,再扔一個!’”③作者以他出色的行文,力圖追憶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蘊含在普通百姓心中的脈脈溫情。他們的率直、真誠、自然、友善,對今天的我們應該是有著重要的啟示。
二、圓形人物的創造
英國小說家福斯特在他著名的文論著作《小說面面觀》中提出了“圓形人物”的理論。所謂“圓形人物”,是相對于“扁平人物”而言的,指那種“生氣勃勃,似欲振翅飛出書外的人物”④,即具有全方位、多側面、多視角審美特征的人物。他們不僅性格復雜、豐富,而且具有發展變化性,用福斯特的話說,是要給人以新鮮感,并令人信服。《老劉家》中,老劉頭是一家化工廠的普通工人,老劉婆子在一家集體所有制工廠上班,大兒子劉杰天生呆傻,二兒子劉波從小惹是生非,小偷小摸,長大后加入流氓團伙,多次進出監獄。女兒樹枝是一名飯店服務員,智力普通,但因為貪污了二百四十元錢,受到過處分。這樣的家庭環境,似乎每一個家庭成員與輝煌的人生都產生不了聯系,但恰是在這種默默的平凡中,作者寫出了作為小人物的他們最真實的生存狀態,他們的滑稽可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承受不幸命運時的執著和堅強。其中老劉婆子與他的大兒子劉杰應該是寫得最成功的兩個圓形人物形象。
作者筆下的老劉婆子是光榮的工人階級的一分子,但她更看重自己的兼職身份,“居民樓”里的街道小組長,具體負責本棟樓的治安、衛生、調解家庭矛盾等各項事宜。由于工作盡職盡責,老劉婆子無可非議地得到了全樓住戶的信賴和擁護。她既不是生硬的,只知道板著面孔訓人的馬列主義老太太,又絕非溫順和藹的鄰家大娘,作者賦予她極為豐富的性格內涵和多面性特征。比如厲害,在家她是毫無爭議的一把手,是老劉家最堅強的核心支柱,是戶主,老劉頭只是她手下的一個兵。在外,別人對她是惹不起,因她嘴上不饒人,吵起架來,無人能比,無人能成為她的對手。文中特意敘寫了老劉婆子和老財迷他媽吵架的一幕。老劉婆子吵架時的敏捷、干練、反應迅速,讓她瘦骨嶙峋的瘦小身材在吵架時顯得高大無比;比如寬容,女人的狹隘和小肚雞腸似乎離老劉婆子太遠,心胸寬廣和為人熱情使她從不斤斤計較。老劉婆子撒潑時被“我”父親扔出幾米遠一事,多數人都會由此而結仇,懷恨在心,但老劉婆子沒幾天就又來“我”家串門了,并主動道歉承認錯誤,弄得“我”那大男子主義意識很強的老爸,也主動說自己不對;再比如堅強,老劉頭的懦弱無能,兒子的天生呆傻和不學好,全家人的身高由于不足一米六,被人稱為“一窩小矬把子”,不論從生理、心理、生活習慣上老劉一家人都無法理直氣壯。但作為一家之主的老劉婆子,卻帶領全家人活得有滋有味,他們熱愛國家,工作勤奮,與人為善,敢愛敢恨,他們活出了自己的尊嚴,因此誰也不敢小瞧她們。
劉杰是老劉婆子的大兒子,也是一個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劉杰天生呆傻,三句話之內你聽不出他的智障,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但三句話之后,就進入了非人境界,他會完全沉浸在他的特異世界中,不被常人所理解。劉杰雖呆傻,卻異常可愛,是父母心中的安慰,因為與他不學好的弟弟相比,劉杰簡單、純真得多。每到過年,大年初一早上,劉杰總是穿戴一新,第一個到鄰居家拜年,很溫和也很有禮貌,深得大家的喜愛。他父母也曾試圖讓他上學,但他對老師說:“我是傻子,我跟孔慶東一塊來上學。”由于智障太厲害,他上學的愿望只能放棄。在一個雪花飛舞的早晨,“我”陶醉在漫天飛雪的美妙景致中,劉杰的一句話讓我產生了無限的感慨,他說:“我要是不傻該多好啊!” 劉杰令人心酸的話語,實際帶著作家一種深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因為面對人生的苦難和不可知的命運,人人都必須正視它、面對它,也必須去承擔相應的痛苦,其他別無選擇。因此堅強地快樂地活下去,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
三、特異的藝術表現手法
好的內容離不開好的形式,對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現一個家庭的命運,作者的苦心是可以看到的。既不能太瑣碎,否則會讓讀者只知一斑而沒有全貌,又不能不具體,否則會流于空泛。在寫作手法上,作者表現得相當出色。
首先是獨特的敘事結構。作品敘事結構一目了然,高度概括總結了老劉家的三個突出特點,并由此展開詳盡的說明。“全家五口人,沒有一個身高超過一米六的”,讀者在忍俊不禁的好奇心的牽引之下,逐漸走進了老劉家的世界,也逐漸走進了作者精心設計的格局之中。隨著作者趣味性的敘述,身高的問題固然成為老劉家的硬傷,尤其在鄰居糾紛中成為最大的弱勢和被攻擊的對象,但老劉家所有人表現出的坦然和從容,又使你深感他們的頂天立地,他們的不可侵犯。由“大小事情,均由婦女當家做主”巧妙引出了老劉家的所有家庭成員,從而人物的命運和性格在喜劇性的描述中展開。作為文章的結尾,作者試圖說明不良的衛生習慣是導致老劉一家人身體狀況差的罪魁之一。文章的最后交待了老劉婆子一家四口人的陸續去世以及樹枝的遠嫁,說明老劉家已經不復存在了。文章從家族史的角度完成了對一個普通家庭的追憶,結構簡潔、清晰,情節樸素、生動,體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如飲一杯香茗,綿長而回味無窮。
其次獨具特色的幽默語言。“故言語者,文章神明樞機。”⑤ 孔慶東的語言一向以幽默見長,學界譽之為“繼錢鐘書以來真正的幽默”, “北大的馬克#8226;吐溫”。《老劉家》同樣展示了孔慶東的幽默才情,作者通過善意的、非諷刺性的調侃,透露出了對鄰人的懷念和對過去時光的默默眷戀。作者以他超凡的駕馭文字的能力,精心描述了幾段極具幽默氣息的生活片斷,可謂是妙語連珠、字字珠璣。“他們家按身高可以分為三個梯隊。老劉頭和他的二兒子劉波將近一米六,屬于家里的‘堂堂七尺男兒’,或者叫‘上層建筑’。老劉婆子和女兒樹枝大概有一米五,屬于承上啟下的‘中流砥柱’。大兒子劉杰則只有一米四,屬于‘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頂著’的一代怪杰。”⑥“老劉家的第二個特點是陰盛陽衰,乾綱不振,大小事情,均由婦女當家做主。男性總人數雖超過女性百分之五十,但平均身高并不占上風,更加上大兒子劉杰天生呆傻,所以從我記事起,他們家就是母系社會。”⑦這兩段精彩的白描,加上比喻、夸張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老劉一家的形象立刻躍然紙上。還有老財迷他媽和老劉頭吵架一段、“我”聽大傻子劉波講“科幻”電影一段、“我”和劉二學“二指禪”苦練偷竊基本功一段、民警小李為大家安排外賓來訪時的注意事項一段,在作者生花妙筆的渲染之下,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產生了離奇的喜劇效果。令人深有感觸,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生猛的孔慶東用一顆太軟的心,書寫了一個特定家庭的生存狀況。獨特的語言令人手不釋卷,但忍俊不禁的笑過之后,心中的沉重卻有增無減,我們或感慨人生的平凡,或感慨命運的無常。其實老劉一家就是中國百姓的大多數,他們雖然卑微且不幸,但卻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堅強地活著,“打掉牙往肚里吞”,這是最令人感動的地方。透過孔慶東幽默風趣的表達,其實背后隱藏著的是一顆抽緊了的心和含淚的雙眸,這也許是作品耐人尋味、令人深思的根源。眼淚是我們的理性和良心,作者沒有泯滅的同情心是可貴的社會良知,是我們保持人類精神的清醒劑,嬉笑怒罵則使冷峻的現實變得可親可近,這種話語方式也許正是現代作家孔慶東被雅俗共賞的緣由。但愿現代的作品中多一些含淚的笑,多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對現實的解剖。
(責任編輯:呂曉東)
作者簡介:蘇文蘭(1969- ),寧夏銀川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影視文學。
①②③⑥⑦ 孔慶東: 《口號萬歲》:北大醉俠的閑言妙語,北京:華齡出版社,2004年版,代序,第4頁,第47頁,第48頁,第45頁,第46頁。
④ [英]福斯特:《小說面面觀》,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頁。
⑤ [梁]劉勰原著,龍必錕譯注:《文心雕龍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