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有資本減持屬于資本經營的范疇,客觀上是一種資本運動。和其他財務活動一樣,國有資本減持也存在財務風險。本文簡要敘述了國有資本減持的背景、目的與作用、財務風險類型,結合我國國有資本減持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關鍵詞] 國有資本減持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
一、國有資本減持財務風險分析
國有資本減持屬于資本經營的范疇,客觀上是一種資本運動,并體現了一定的財務關系。和其他財務運動一樣,國有資本減持也存在財務風險。國有資本減持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國有資本減持過程中,由于客觀存在的由于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因素的作用,導致國有資本減持主體實現的財務收益和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總體來看,國有資本減持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國有資產流失風險指在國有資本減持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國有資產流失,如資產評估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在國有資本減持過程中,對國有企業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土地使用權等,必須正確、如實地核實財產,評估作價,既不能高估其價值損害其他投資者利益,也不能低估作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國有資產的使用者,或者更多地來自企業上級部門甚至是地方政府,出于某種目的,采用不正當的方法手段,違反了資產評估的有關原則及規定造成評估結果失實。
2.企業財務結構風險
財務結構即企業的融資結構,它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關系:第一層次是以不同方式籌集的資金之間的比例關系,包括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長期資本與短期資本的比例關系等;第二層次是以同一方式籌集的資金內部之間的比例關系,包括股權與債權的集中度,經營者是否持股等。國有資本減持既可以是股轉股,也可以股轉債,還可以是收回股本,對企業財務活動來說是一次絕好的運作機會,既可以改善和置換股權的質量,增強其流動性,也可能借此良機改善資本結構,取得財務杠桿收益,還可以為吸引新的資金來源提供機會。所謂股轉債就是在企業存量股本不擴大的基礎上,對效益好的國有企業的凈資產實施存量轉讓,轉讓的主體是國家財政或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轉讓的對象是社會法人股東、社會公眾和基金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上,國有股回購的方法是指上市公司用資金購回國有法人股東所持本公司的未流通的國有股,然后予以注銷,從而達到減持國有股的目的。但是如果財務運作方式不當,幾種運作方式相混淆,以上財務效應不但發揮不出來,反而適得其反。
二、國有資本減持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策略
1.防范與控制的總體思路
(1)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國有資本減持涉及多方的利益,應盡快制定新的法律或修改已有法律,完善配套法律,使國有資本減持在完善的法律環境下進行。如加快完善我國的競爭法律體系,形成完備的并購法律環境,對外資通過收購國企可能達到市場壟斷的行為進行限制,將公司因并購方式引起的行業過度集中所形成的不正當競爭進行規制等。建立健全有關產權交易的法律法規,防止借國有資本減持侵蝕國有資產的行為。如果能夠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和資產出售的條件和法律環境,完全可以減少甚至避免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不出現私有化。
(2)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對涉及國有資本減持的所有相關資料進行公開,包括國有企業的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流通股數量、國有股數量以及國有股減持數量等,有利于增強公司運作的透明度,以盡可能減少和防止因信息的不完全、不對稱而引發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機會主義行為,保證國有資本減持的合理定價。
2.國有資產流失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國有股減持要選擇一些信譽好、發展潛力大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進行,首先選擇經營業績好的上市公司進行減持,對業績較差的上市公司想盡辦法提高盈利能力后再減持,這樣既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又能保證國有股高價減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1)公正評估國有資產。通過完善資產評估法規,規范資產評估程序和制度,嚴格執法,加強對資產評估的監管,可以做到資產評估的公正科學化,保證國有資產評估價值合理準確,在資產評估過程中不發生國有資產流失。
(2)公開轉讓國有資產。通過建立國有資產公開拍賣的制度,使國有資產出售信息公開透明,避免國有資產轉讓中的暗箱操作,可以形成國有資產轉讓中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公開公平競爭局面,在買者和賣者的競爭中發現國有資產的市場價格。即便公開拍賣中國有資產的市場價格與評估價值不一致,也基本屬于價格圍繞價值的波動,在公開競爭中拍賣的過程,會減少乃至消除國有資產低于正常價格出售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現象。
(3)確保收回的國有資產用于再投資。由于我國過去實行以國有企業保障代替社會保障的做法,國有企業的銷售收入中沒有提取出社會保障基金,而是把利潤上繳財政用于財政支出花掉了,即存量的國有資產有一部分是通過挪用社會保障基金形成的,現在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拍賣出售而收回的一部分國有資產充實到社會保障基金中,不能稱為國有資產流失。同時,確保出售國有資產收回的資金用于再投資,國有資產的總量不發生變化,也不會發生國有資產的流失。此外,建立復式財政預算制度。為了保證拍賣出售收回的國有資產用于再投資,需要在建立公共財政的同時,建立起國有資本的專門性財政制度,實現國有資本的獨立運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