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同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是企業經濟交往的重要手段,訂立好合同是合同履行的基礎和前提,本文從法律角度就合同的訂立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索,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 企業合同訂立注意
合同是企業對外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對企業的生存、信譽和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把關不嚴,容易留下隱患,甚至產生糾紛。因此,訂好合同尤為重要。本文擬就企業在訂立合同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法律問題,淺談一點看法。
一、認真審查對方資信
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如果忽視審查對方的資信情況,就可能會造成種種惡果,例如合同無效,合同履約率低,合同糾紛不斷,甚至上當受騙,貨款追討不回等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根據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審查對方資信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1.審查對方的主體資格。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在我國,有資格簽訂合同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其他的主體一概不得以自己的名義簽訂合同。2.審查對方的經營范圍。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動宗旨和經營范圍。企業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擅自超越經營范圍的活動均為無效行為。3.審查對方的履約能力。主要看對方注冊資本和生產經營能力等情況。4.審查對方信譽情況。主要看對方是否一貫“重合同、守信用”。另外,企業應建立健全多種合同檔案、臺帳,如建立客戶資信檔案等,同時,還要注重對方資信情況的動態變化,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盡量避免口頭合同
口頭合同易導致糾紛,因無憑證,發生爭議后也難以處理。在實踐中“君子協議”和“打白條”的現象時有發生,主要原因:一是輕信對方,認為雙方都了解,簽訂合同是小氣,是不信任對方;二是無所謂心理,認為既然雙方都同意,簽不簽合同無所謂;三是怕麻煩心理,認為做買賣心誠即可,沒必要多那層手續。結果一發生糾紛,雙方各執一詞,有的甚至賴賬,法院也因無憑無據難以審理。如某公司向外地銷鋼材,沒辦手續就把貨發去,追款時收貨方一口咬定付了現錢,因無據可查,發貨方白白損失了6萬元。
三、條款齊全
合同條款不全,規定不明確,不具體,在執行過程中由此而引起爭執,這是履行合同中發生糾紛的最常見原因,相關問題主要表現在:1.合同中對貨物沒有嚴格的質量、規格和標準規定。這樣,就極容易導致供貨方對合同標的的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以次充好,從而形成經濟糾紛。2.合同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不明確。有的合同對于合同履行方式僅僅規定“分期分批”交貨,而對分幾期,分幾批,每期多少,每批多少都沒有作詳盡規定,造成合同條款彈性過大,幾乎無法對當事人形成約束力。3.合同價款以及價款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規定不明確。4.缺乏違約責任條款或者違約責任條款規定不明確。當前經濟生活中,沒有違約責任條款的合同司空見慣,從某種意義上講,缺乏違約責任條款的合同如同一紙空文。有些合同雖有違約責任條款,但僅僅規定“如違反合同則追究違約方的經濟責任”,怎么追究?責任多大?都沒有規定。另外,在某些合同中,只規定單方的違約責任,卻未規定另一方的違約責任,這顯然有悖于合同的平等原則。5、合同條款用語含糊,模棱兩可。合同具有法律的嚴肅性,它的用語要求準確具體,不能有籠統抽象的表述和含糊不清的詞句。如“盡力”、“盡快”、“爭取”等詞,都有可能成為合同雙方在執行合同過程中爭執扯皮的借口。又如某一購銷合同中規定:“貨在廠方放置時間超過提貨期限一個月,需方應付短途運輸費、保管費等”,由于在執行過程中,雙方對這個“等”字是否包含超期存放中的損耗理解不同,各執一詞。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四、杜絕隨意發包和盲目擔保
企業應充分認識連帶責任的法律后果,一些發包方只注意簽訂承包合同,忽視管理、指導和審計,忽視償還;還有的發包方向承包方出借公章、介紹信,承包方對外業務發生糾紛后,發包方卻當了被告。另外,一些企業因礙于情面或貪圖小利,不明底細,盲目提供擔保。當被擔保方無力償還債務時,擔保方則被拖進了債務的泥潭。甚至把好端端的企業拖垮。
五、提防利用合同進行詐騙
詐騙形式主要有:1.用已被吊銷企業的名義或盜用其他企業的名義,偽造或利用已失效的各種公章及證件,簽訂經濟合同,從而騙取財物。2.預先設置圈套,誘人簽訂無法履行的加工承攬合同、再以對方違約為借口拒不退還對方已經交納的所謂“質量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據統計,近年來這類加工承攬合同欺詐現象十分普遍,無論是科技產品還是枕芯、面袋等簡單用品,行騙者均在尺寸、顏色等產品質量上暗中設“套”,使接產方雖竭盡全力仍難逃“不合格”的命運,白白損失金錢和時間。3.以緊缺或暢銷商品為誘餌,先履行部分合同以騙取信任,誘人簽訂購銷合同,騙取預付款、定金等。4.行騙者一般都聲稱貨物要得急,需馬上發貨,價格從優,供方可跟車押運,貨到付款,但在押運途中或到達履行地后,貨物就被暗中轉移、倒賣、或抵作其它債務。
總之,企業在訂立合同時應注意風險防范,居安思危,加強內部管理,不給違法者以可乘之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