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作為反映和諧社會物質基礎的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指標,綠色GDP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再次成為研究熱點。
[關鍵詞] 綠色GDP和諧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和諧社會和綠色GDP的涵義
“ 和諧社會”是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有序狀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目前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如社會結構、分配問題、環境惡化、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其中環境惡化、能源危機和生態系統失衡等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一個重要因素。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中政治和諧、社會結構和諧、人與人和諧的物質基礎,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綠色GDP是一個國家在考慮了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之后的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作為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綠色GDP實際上是人類對自身幾百年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發展觀的一個反思。綠色GDP除反映國民經濟的發展外,還反映人類對自然資源攫取的程度,反映自然資源耗減的速度,反映人類環境破壞的程度,反映水土流失的嚴重程度等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負效應,讓人們清楚看到經濟發展的代價,避免‘拉美陷阱’覆轍。因此建立和諧社會必須首先建立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GDP指標體系。
二、構建和諧社會綠色GDP需先行
1.綠色GDP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指標
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大量事實表明,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如果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化,資源、能源供應高度緊張,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矛盾尖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就難以實現,反過來又會制約經濟發展,形成惡性循環。綠色GDP將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程度、不和諧的部分用具體的數據反映出來,將人類不可再生資源利用的情況反映出來,將人們在改變人與自然不和諧方面所做的努力反映出來。因此,要實現和諧社會,必須先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GDP核算體系,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實現社會和諧建立物質基礎。
2.綠色GDP的推行有助于人們正確處理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
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人們需要觀念上的更新,甚至犧牲暫時的物質利益。綠色GDP的推行有助于人們從觀念上真正理解和接受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過程中人類物質利益的暫時的缺失。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全社會都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建立人與環境良性互動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這要求人們首先從觀念上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甚至是消費方式。但中國是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很多傳統的思想在生產、生活及消費中占據著主導位置,想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先從綠色GDP核算開始,讓人們知道以往的生產、生活、消費方式所產生的結果超出了環境承載力,沒有遵循自然規律。綠色GDP可以倡導人們構建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3.綠色GDP的推行能促進地方政府真正把建立和諧社會落實到行動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地方政府是真正的執行者,綠色GDP的推行促進地方政府真正把建立和諧社會落實到行動。2006年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這一情況與年初政府規劃的2006年單位GDP能耗目標降低4%背道而馳。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無疑是一個危險信號;深入研究后,筆者發現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產業結構不合理,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工業投資的過快增長,必然帶來能耗的高速增長;(2)能源技術落后、能源效率偏低。(3)核算考核體系不合理是導致當前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著GDP是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的現象,而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等情況則作為參考,另一方面,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需要較長時期才會顯露出來,甚至在一界領導在任期間不會出現直接后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官員對節能降耗喊得響,但骨子里卻一直重視不起來。所以,我國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根源在政績觀及其配套的政績考核體系上。把綠色GDP作為考核的指標對于節約資源、降低單位GDP能耗、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減少污染等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推行綠色GDP體現了節能降耗的機制,從而激勵各級地方官員真心實意地關心節能降耗,切實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從而真正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
4.綠色GDP的實施可促進法制健全
和諧社會是民主法制的社會,綠色GDP的實施可促進法制健全。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不僅經濟需要大力發展,法制的建設、觀念的更新更是必須的。在經過的二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后,人們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之前的經濟行為時發現,我們的資源在被極度消耗,我們的環境被極度污染??僧斢凶R之士們想要用法律、法規來約束這些行為時,發現法律不是空白,就是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了。目前我國有關的環境方面的法律是《環保法》,而環保法中對違法處置不是簡單的經濟處罰就是行政處罰,違法的成本很低,簡單的經濟處罰很快就由違法的高額利潤所補充,而行政的處罰更抵抗不了經濟利益的誘惑。采用綠色GDP核算體系后,為了有效的衡量企業真實的產出,加大違法的懲治力度,必將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從而實現社會法制的健全,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5.綠色GDP的實施可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反映在經濟核算中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這兩年國家大力倡導的思想,這一思想也逐漸得到了民眾的認同。但是,在各級經濟核算中,我們都只反映出了經濟增長的態勢,而沒有反映取得這樣的經濟增長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是多少,沒有反映出我們從自然界超量攫取的有多少,沒有反映出我們事先已經占用了多少子孫的資源財富。這些年了我國經濟GDP的增長率一直是我們驕傲的一件事。但是,我國每新增GDP 一元錢要比世界其他國家平均多消耗3倍以上的能源,比美、日等發達國家多動用1倍~2倍的礦產資源,環境狀況方面從整體上考察一直處于惡化狀態?!吨袊G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的研究結果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2004年的GDP增長應由10.1%下降到7.05%。這份研究報告將我國目前人與自然不和諧的嚴峻事實用數字反映了出來。如不盡快改變這種狀況,我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將難以為繼,更無從談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綠色GDP中對自然資源的核算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現在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怎樣合理利用;綠色GDP中的污染的核算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對自然的破壞達到了何種程度。
三、推行綠色GDP構建和諧社會的對策建議
1.用科學的經濟發展觀代替經濟增長觀
美國經濟學家西·庫茲涅茨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能力的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的相應調整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是指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制度變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一步完善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和諧。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沒有經濟增長就沒有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比經濟增長的內容豐富而深刻。目前,環境污染、自然資源的枯竭等經濟高速增長的后遺癥日益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社會的障礙。我國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改變傳統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觀點,強調經濟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沒有和諧發展就無法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經濟發展觀要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建設與資源利用和諧發展,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和諧發展,法制建設、社會民主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要大力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創造‘閑暇’經濟。要將環境、資源、社會進步、人民‘幸?!劝ㄟM反映國民經濟狀況的核算體制,這就要求引進綠色GDP 核算。綠色GDP代表了一個國家經濟實際發展的程度。
2.建立科學合理又切實可行的綠色GDP核算指標體系
綠色GDP目前還沒有被廣泛使用一個重要原因是綠色GDP在核算技術上存在缺陷。目前的各種核算技術和方法還無法準確計算出資源損耗的價值;環境污染的價值,等等。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又切實可行的綠色GDP指標體系。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并局部的試行綠色GDP的相關統計核算指標,我國國家統計局也在2006年9月發布了我國的第一個綠色GDP核算的報告。相信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試點過程中的不斷改進,完整綠色GDP核算不再遙遠。
3.建立能推行綠色GDP實施的政治環境
各級地方政府的觀念是否轉變關系到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向,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方向。是將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結合起來,還是繼續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長,在較長一段時間里是由這個地區的政府官員決定的,地方政府重視的程度決定了綠色GDP的發展。建立起促進綠色GDP執行的政治環境, 建立從上至下的新的政府職能考核機制,將綠色GDP核算數據作為政府官員的考核指標, 將極大地推動綠色GDP的實施。
4.建立綠色GDP實行的公眾基礎,完善監督體系,促進立法形成
綠色GDP要想充分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和參與,離不開公眾對企業、政府執行綠色GDP的監督。目前,公眾對綠色GDP的理解還僅限于概念上的認知,因此必須提高公眾意識。另一方面綠色GDP從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一段時間,但是與綠色GDP核算相關的法規制度基本上還是空白。而在我國的現行立法體制下,必須通過公眾意識的提高,通過人大代表的提案,才能進入立法階段,因此可以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實踐,提高公眾對綠色GDP的認知程度,拿出切實可行的核算方案,讓立法有切實的現實依據。同時,可參照西方國家的環境法的相關內容,對污染環境、破壞環境的嚴重情節,除經濟處罰外,還要追究主要責任人的刑事責任等。
總之,為了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我們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繼續發展,甚至關系著人類的生死存亡。綠色GDP力求將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綜合反映國民經濟活動的成果。它強調了和諧社會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突破了傳統生產成本的界限。它代表了生產方式的轉變,是對固有的生產方式的一種突破。因此,要想全面地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綠色GDP必須先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