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折舊,是對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生產成本或商品流通費用中去的勞動資料價值的補償,從而保證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進行。在會計學、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等領域折舊的概念都有各自的特色。在現代企業中,正確認識折舊與生產的關系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 固定資產折舊生產資產評估
一、折舊概念的引入
從會計的角度看,我國對折舊概念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與國際會計的接軌,會計界對折舊的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如《企業會計準則一一固定資產(征求意見稿)》對折舊定義為:“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內.按照系統可遵循的方法對固定資產原值扣除其預計凈殘值的余額進行的攤銷。”會計學的傳統觀點配比論認為折舊是“計量固定資產的磨損、消耗或其他損失。無論這種磨損、消耗或其他損失起因于使用期滿,還是由于技術和市場變化而過時。”該觀點是將折舊定義為將固定資產的成本分配到各受益期間與營業收人相配比的一種系統和合理的方法。折舊就是把固定資產原值的一部分,分配到各會計期間的各部門、各車間、各種產品,作為成本費的一項,與當期收益相配比。
計提折舊,不僅僅是為了收回固定資產投資使企業將來有能力重置固定資產,而且是為了將固定資產成本分攤于各個受益期,實現收入與費用的正確配比,同時對固定資產進行正確計價。會計上的折舊實質是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分攤,其目的是使該固定資產的原始取得價值,通過折舊這種價值轉移(攤銷)形式而收回。
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研究折舊與生產的關系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折舊作為一種非付現成本,既反映著企業的成本、收益、利潤和國家稅收,又間接地反映著企業現金流量的增減變化如何合理和系統地分配折舊額。對于企業和國家稅收來說,折舊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合理地確定折舊年限將變得至關重要。更新論認為折舊是企業固定資產重置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積累資產耗盡時需要更新的資金。這種觀點對我國折舊制度的影響一直持續到1993年會計制度改革。
從資產評估的角度看,折舊是“有限使用年限內固定資產價值的減少或每年消逝的價格”,這種把折舊作為一種估價的觀點,認為固定資產的歷史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后的賬面價值反映固定資產的現行價值。評估上的折舊,實質是評估建筑物的重置成本在評估基準日的價值減損,即估算出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價值的貶值或損失。因此準確地說,資產評估上的“折舊”不是原本意義上的折舊,而是一種減價修正,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減價修正求得建筑物在評估基準日的現值。簡單的說資產評估中的折舊是應該本期負擔的一項成本費用。固定資產的成本,實際上是一種預付費用,而折舊的本質是將這一預付費用分配于各受益期與收入相配比的系統和方法。
相應的,從生產過程的角度看,資產折舊是對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生產成本或商品流通費用中去的勞動資料價值的補償,從而保證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進行。簡單的說,折舊就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不斷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價值。如何對資產進行折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成本的計量,從而也就影響著生產的效益,產品的利潤和企業發展。
但是這里也并不能說折舊與生產的關系是簡單正相關的,我們應該以哲學辨證的眼光一分為二的認識這個問題。不難看出上面提到的折舊主要是有形損耗,由于實際磨損而造成的資產減值。但是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是由兩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方面是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蝕等;,另一方面是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出現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有關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這兩種損耗尤其是無形損耗的計量缺乏客觀依據,因而固定資產因使用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價值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造成了折舊對生產的影響無法準確計量。
長期以來,受之前計劃經濟制度的影響,我國的折舊政策趨于保守,固定資產的再生產周期比較長,企業的實際折舊率無論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與理論上最優的折舊率相比,都處于較低的水平。加速折舊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前收回投資。根據我國前期固定資產折舊率偏低所造成危害的客觀實際,實行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更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企業的現狀看,加速折舊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水平,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國折舊年限過長,折舊速度緩慢的狀況,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后果,由于折舊費用太低使成本核算失實,利潤虛升,淡化了成本觀點和折舊意識,助長了企業的短期行為,從而失去了設備更新的動力和能力;設備趨于陳舊、老化、致使企業陷入能耗大、效率低、生產技術工藝落后的困境,嚴重影響了產品的換代和市場競爭能力。此外,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消費基金膨脹,加劇了積累和消費的失衡。企業為謀求發展,不得不依賴于成本率高的銀行借款和股權融資等外源融資形式。用加速折舊手段,及早收回投資,既可以減少無形損耗、通貨膨脹等帶來的風險,又可以及時充實資金積累,增強設備更新改造的能力,也無疑對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企業的發展看,加速折舊有利于減輕企業固定資產使用前期的所得稅負擔,緩解資金供應緊張的矛盾。加速折舊法在前期多提折舊,增大了這一期間的成本費用,相應地少計了收益,而在后期隨著計提折舊額的減少,又相應地多計了收益。因此,加速折舊法的實質是減輕了企業固定資產使用前期的所得稅負擔,推遲了企業應交納所得稅的時間,等于國家提供給企業穩定時期的無息貸款。
三、總結
總之,無論從什么角度,以什么觀點看待企業折舊與生產,我們都不能否認它們之間的密切關系。但這并不是說折舊與生產成正比例關系,應該說,折舊潛在的影響著生產,折舊年限、折舊方法、及折舊理論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引起了折舊與生產的關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