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忻州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分布較散、開發層次低,因此在充分評價忻州市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其旅游業發展的新出路是本文研究的宗旨。
[關鍵詞] 忻州旅游資源開發
忻州是旅游資源大區,但遠不是旅游開發大區,在新形勢下,通過對忻州旅游資源開發現狀的分析,對忻州旅游資源開發進行新的探討研究是必要的。
一、忻州旅游資源現狀及特征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東鄰太行,南接太原,西面黃河,北鄰大同。現有1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0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溫泉療養區。其旅游資源可分為五大區,分別是:以佛教寺廟群、革命紀念地為主的五臺山旅游區;以溫泉療養為主的忻州市郊溫泉度假旅游區;以蘆芽山自然保護區為主的寧武管涔山旅游區;以雁門關邊寨軍事文化為主的代縣雁門文化旅游區;以偏關、河曲黃河民俗風情文化為主的黃河文化旅游區。其旅游資源特征是:1.旅游資源組合良好、互補性強。五大旅游區域除黃河文化區之外,其余四大區正好處于以忻州市為中心的溫泉度假旅游區、寧武縣城為中心的管涔山旅游區、五臺山為中心的五臺山旅游區所圍成的一個封閉型區域內。2.旅游資源分布的區位優勢突出。境內有京原、北同蒲、神黃鐵路干線經過,還有寧岢支線、忻河支線、神河支線、寧靜支線。干線公路有108、208、209國道,特別是地處大運高速公路中軸,具有承南接北,輻射東西的區位優勢。忻州緊臨山西省兩個最大的城市太原市和大同市,具有優越的客源區位。
二、忻州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忻州市中心城市地位不突出、各旅游區經營管理分散。五臺山旅游區的進山路徑有南、北、東三條,很多境外游客并不先進入忻州市而直接經北線和東線進入景區,其他景區亦是如此,忻州市作為五大旅游區的中心城市地位沒有顯現。忻州各旅游區在經營管理上缺乏溝通,去五臺山的旅游者無法直接乘車進入寧武旅游區,其他區域也一樣,尚未形成將各旅游區組合到一起的包團旅游線路,合作意識差。
2.旅游景區可進入性差、旅游設施不配套。以寧武旅游區為例,旅游者要進入寧武旅游區必先到達寧武縣東寨鎮,而從東寨鎮進入景區的旅游公路多數是土路,交通狀況較差,嚴重影響了旅游地的可進入性。忻州市除五臺山旅游區有1家四星級賓館,11家三星級賓館外,大部分旅游景區的食宿設施均處于短缺或嚴重短缺狀態,主要問題是高中檔賓館緊缺;其他各開發層次相對較低的區域住宿交通設施水平更低。
3.旅游資源開發仍處于初級階段,立體開發不足。忻州除五臺山旅游區、寧武管涔山旅游區的開發有一定規模外,其他旅游區的開發水平都較低,文化深層次挖掘不夠且旅游項目單調,破壞性開發嚴重。即使開發具有一定規模的旅游區,如五臺山旅游區,其旅游活動主要以觀光旅游為主,休閑、娛樂、購物設施相對缺乏。
4.忻州旅游資源開發的區位優勢未發揮。忻州在旅游資源開發中未發揮其應有的交通和客源區位優勢,與周邊大同旅游區和太原旅游區的跨區域合作尚未達成共識,在旅游資源開發方面出現無序競爭,在客源上無法實現共享,沒有發揮忻州與臨近區域旅游區的互補作用。
5.旅游專業人才缺乏、旅游服務水平低。目前,忻州旅游從業人員呈現 “三高三低”狀況,即:旅游市場的高需求和旅游隊伍的低增長,行業職責的高品位和文化專業的低素質,管理規范的高標準和管理人員的低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忻州旅游的發展。本地導游素質低,知識單一,旅游服務水平低,服務社會化程度差等。
三、忻州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策
1.凸顯忻州城區中心城市地位,對各旅游區進行整體開發。忻州市應以頓村、奇村溫泉為依托,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成為一個集休閑、娛樂、度假、購物于一體的旅游中心城市,同時,以忻州溫泉度假區為中心,對五臺山旅游區,寧武旅游區、雁門關旅游區和黃河文化旅游區進行整體聯合開發,使五大旅游區在經營管理上聯為一體,實現資源共享和利益共享。
2.提高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建設并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推動五臺山至阜平、忻州至保德高速公路和蘆芽山、雁門關旅游公路的建設,盡快形成以大運公路為中軸連接五大旅游區四通八達的旅游線路。蘆芽山旅游區要抓好中高檔食宿設施的建設,改善現有交通狀況,雁門關景區要建設一定規模的食宿接待設施,溫泉度假旅游要加強游樂設施的配套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區要加大以道路建設為主的交通條件的改善和住宿接待設施的改善。
3.提升旅游資源的開發層次,優化旅游產品結構。忻州建成集佛教文化、邊塞文化、休閑療養、生態旅游、紅色旅游等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地。五臺山要打造國內外知名的佛教文化品牌,蘆芽山旅游區要以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新型旅游項目,建成知名自然生態旅游區。雁門關旅游區要加強景觀復原建設,形成邊塞文化旅游品牌。溫泉度假旅游區要加強產品深層開發,建成大型水療游樂中心。黃河文化旅游區要致力于打造黃河風情民俗產品。開發多樣化旅游產品,在各旅游區增建購物設施和娛樂場所,從而顯著增加旅游收入。
4.發揮忻州旅游資源區位優勢、加強跨區域合作。在現有交通網絡的基礎上,全面提升以忻州市為中心的交通運營層次,并著眼于晉北大旅游圈的整合,將吸引到太原和大同的游客吸引到忻州來,使忻州盡快跨入太原——忻州——大同旅游大區行列,三市可聯合組建股份制旅游集團,進行區域聯合開發,聯合經營,整體促銷,發揮集團效應,提高區域旅游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
5.加快旅游業的人才培養、完善旅游服務。忻州旅游局應加強與省內高校的合作,吸收優秀人才組建忻州旅游業發展專家委員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對旅游從業人員實施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及文化道德修養,加強對市民的旅游服務教育,增強他們的旅游服務意識,進而通過良好的服務,提升忻州旅游形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