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尤其是國際間貨物的買賣,其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必須具有很強的實際工作能力。針對這一現狀,在互聯網上建立幾近真實的國際貿易模擬環境,讓學生在其中親身實踐,成為一種非常合適的教學手段。但是目前高校的國際貿易模擬實習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國際貿易模擬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國際貿易實踐能力模擬實習
眾所周知,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F代國際商務活動的迅速發展,對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傳統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專業課教學模式下,學生由于缺少實際工作的體驗,不僅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難以理解掌握和融合貫通,而且在完成學業后也難以很快適應快節奏、多變化的實際工作要求。如何改革傳統的專業課教學模式以適應迅速發展的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已經成為經濟管理類高等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
近年來,國際貿易模擬實習成為許多學校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國際貿易模擬實習相對于課堂授課、現場實習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優點,但在國際貿易模擬實習中也尚有諸多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國際貿易模擬實習的意義
1.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熟悉業務操作的全過程,掌握從事國際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國際貿易模擬實習以出口交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針對出口貿易中業務函電草擬、商品價格核算、交易條件磋商、買賣合同簽訂、信用證審核與修改、出口貨物訂艙、報驗、通關、投保,以及貿易單據制作與審核等主要業務板塊,通過生動的實例、詳盡的操作指南以及大量的操作練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通過實例去了解和掌握出口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
2.提高分析、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培養和鍛煉了其經營管理能力
現在國貿專業普遍采用的有兩套演練系統,即“出口操作演練”和“網絡貿易實戰”。“出口操作演練”(Teach Me Trade,簡稱TMT)項目通過一個國際貿易模擬訓練平臺,使學員在仿真的國際商務環境中切身體會商品出口交易的全過程,從而能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各個業務環節的主要操作技能。而“網絡貿易實戰”(International Trade Simulation,簡稱ITS)項目則精心搭建起一個有組織有控制的仿真國際互聯網環境,學員在網上注冊自己的公司、開立獨立的賬戶、查詢各類貿易信息,并進行談判、簽約、履約、結算,通過獨立決策、營運貿易公司,來達到鍛煉和培養其在國際商務環境中的分析、組織、應變、管理以及交往的能力。
3.模擬實習訓練,為學員真正成為具有綜合業務知識、良好的業務操作和商務交往能力,素質一流的涉外商務人員創造了條件
模擬實習項目利用電腦網絡創造了一個完全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模擬實習項目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活”與“真”。有形有樣的商品、實實在在的交易、活生生的貿易伙伴、不斷變化的市場,使書本上原本單調、枯燥的概念和名詞一下子顯現出來,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活躍在學員的腦海里,落實在他們的每一筆具體業務操作中。在這樣一個多維、真實、動感和活躍的商務環境中,學員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了學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國際貿易模擬實習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硬件和環境不適應國際貿易模擬軟件要求
由于模擬實習是網絡模擬操作,所以硬件配置顯得相當重要,國際貿易模擬實習在電腦機房進行,許多學校的機房不能滿足實習要求。具體表現在:電腦主機故障多,病毒、死機、自動熱啟、偏色、不能上網,光電鼠標損壞不能用,不能存盤等現象時常出現。另外許多學校機房無空調設備,一方面容易造成電腦損壞,另一方面夏天的天氣炎熱,冬天的寒冷及通風不好等,對于上機實習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軟件尚有諸多缺陷
目前國際貿易模擬實習軟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TMT系統中由學生扮演進出口商的一方,而由指導教師扮演進出口商的另一方,面對眾多學生發來的函電,指導教師無法應付,只能以業務反饋的參考答案作為另一方的反應,造成對不同函電只有一種業務反饋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模擬的真實性;有的TMT系統無自動批復功能,只能靠指導教師批復,延緩了實習進度。許多ITS系統中的提供現成的信息,不用學生真正查詢,也降低了模擬的真實性。
3.模擬實習與平常教學脫離
國際貿易模擬實習是一個新生事物,伴隨模擬實習的加入必然帶來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的改革。但許多學校還固守傳統的教學內容、模式,造成模擬實習與平常教學脫離。主要表現在模擬實習時,許多與此相關的課程尚未開設,或雖已開設但相關內容沒有講授,或雖然已講授但與實習相矛盾,以及平常教學中缺少雙語教學等,造成了實習的混亂,延緩了實習的進度。
4.教師缺少實踐經驗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有很多實務性課程,以往對這類課程的教學象其他理論課一樣,只有課堂講授一種形式。教外貿以及指導實習的教師沒有從事過實際外貿活動,學外貿的本科畢業生沒有見過一張真實的外貿單據。教師照著書本教,學生照著書本學,嚴重脫離實際,甚至于教授了許多與實際不符甚至于錯誤的知識。
5.模擬實習時間短缺、與教學規律不符
由于固守原先的課程設置,所以在新的模擬實習加入后必然產生模擬實習時間短缺、沖突現象。許多學校的模擬實習時間長的只有兩周,短的只有一周,甚至于有的學校只安排2天~3天的時間甚至于更少到幾個小時,而且往往把模擬實習安排在期中或期末考試時間,學生一面復習考試一面實習,造成學生根本無法安心實習。這與需要15天~30天的實習時間模擬實習來說根本無法達到實習效果。
6.管理混亂
管理在實習中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教師管理學生方面,由于軟件的缺陷以及先行課程設置的缺陷,一名指導教師在模擬實習中要像許多學生適時的發實習任務、業務反饋、考核和發送參考答案,在實習中學生的進度不一,導致教師發任務、業務反饋、參考答案時,有些學生已完成,而有些未完成,影響了某些學生實習熱情,也導致了極少數學生的抄襲、偷懶現象。另一方面,將實習視為正常的教學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是保證實習成功的重要方面,但在學生的普遍觀念中認為實習紀律比上課紀律松,出現一些學生遲到、早退,在實習期間進行娛樂、聊天等現象。
三、對國際貿易模擬實習建設的建議
1.硬件設備要齊全、教學實驗環境應一流
一個實驗室是否成功、先進,首先,要有適應模擬實習需要的硬件和環境。其次,學校應樹立以教學、實習為中心的理念,針對機房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配備適應教學、實習需要的硬件設施。
2.軟件要完善,并且能不斷改善、升級
目前只有極少數高校有國際貿易模擬實習軟件的科研開發能力,大多數學校僅能購買軟件而不能針對軟件的缺陷進行修改,因此這類學校要注意選擇成熟、完善的軟件,最好是能不斷完善升級的軟件,另外要加強與軟件開發商的聯系、合作,使軟件能適應實際要求。
3.模擬實習應與教學方案融合和滲透
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教學手段與方式的不斷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因而教學改革的研究始終不能停頓。
國際貿易模擬軟件使我們擁有了涵蓋整個國際貿易實務流程的模擬實習平臺,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1)應樹立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實踐教學的思想,注重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國貿教學要應緊跟社會發展,貼近實際;注重實踐教學。重新安排教學內容、模式及課程設置,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2)國際貿易的重要工具是外語,所以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一方面在學生在校的教學中要不間斷的進行英語的教學,增加口語課等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合適的課程加強雙語教學,即通過漢英兩種語言系統、語言文化的聯系和對比來促進教學內容的實施,其目的在于傳授國際貿易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英文聽、說、讀、寫等能力,從而為培養外向型的專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4.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
許多學校的教師缺少實踐經驗,如此下去,基礎寬厚、專業熟練將不可避免地演變成知識空洞、專業陌生。鑒于我國的具體情況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從事實際外貿活動的機會是不現實的。但教師沒有實際外貿活動經歷的狀況必須改變。其途徑一是抽調實務課程的教師每隔一段時期到有外經貿業務的部門或企業掛職調研。二是聘請既有一定理論基礎又有實際經驗的專業人員到校做兼職教師。
5.教學時間的分配要適度
應適度地減少教師課堂講授的學時,加大實踐模擬演練時間,充分發揮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鞏固,在實踐中提高。
6.要具備良好的管理理念、方法
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聯動,要探求深層次的原因,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了學生、教師首先要樹立實習的紀律觀念;在機房內張貼機房管理規定,實習紀律要求及處罰措施等;教師、班長、機房管理人員要齊抓共管嚴格考勤、紀律外。學校可應用ISO9000管理思想,實現資源分配——服務實現——效果測量、分析、改進——管理——資源分配,進行機房的可持續管理,以達到機房、實習管理的不斷創新、突破和提高。
總之,國際貿易模擬實習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業務素質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管理人員要認真對待,為培養合格人才做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