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族企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家族企業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家族企業是我國民營企業的主體部分。300多萬家私營企業80%以上是家族企業,在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實行家族式管理。據統計,全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又有近10萬家民營企業退出市場,有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破產,有85%的在10年內消亡,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我國家族企業無論從規模、效益和企業壽命等角度來衡量,均遠遠落后于國外。據美國一所家族企業學院的研究顯示,約有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8%未能傳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業在第4代及以后還在經營。麥肯錫咨詢公司研究結論是:家族企業中只有15%能延續三代以上。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家族企業平均壽命可達24年,而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6.5~7年,其中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9年!
家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弊端:
1.管理:有管無理的機制。管理=管+理=管好管住+理清理順。“管”蘊含著權力,體現的是指揮與服從;“理”蘊含著智慧,體現的是溝通與協作。要把“管”的工作做好需要的是權責界定的清晰和指令流程的通暢;要把“理”的工作做好需要的是組織系統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支持“管”的是一套規章制度;支持“理”的是一種文化精神。良好的管理機制應該有權責明確的制度,但這還不夠,還應該有企業文化的潤滑和組織架構的匹配。
2.戰略:有戰無略的導航。現在,有很多家族企業不知道如何制定企業戰略,或對戰略管理的認識是模糊的。企業的戰略管理充斥著暴富和浮躁的心態。
3.文化:有文無化的平臺。企業文化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導出的,而不是導入的。企業文化建設走向了狹義的文化活動,不知不覺地界定于精神文明的范疇,而不是扎扎實實地獲取全員的認同以形成凝聚力,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4.營銷:有銷無營的戰車。縱觀中國市場的活動,被冠之以營銷的,不外乎這樣一些情況:廣告轟炸、公關造勢、價格爭斗、人海戰術、標王拼搶及黑色渠道等。在這些煙幕的掩護下,產品一時間確能大行其道,但各領風騷沒幾年,一個個風風火火地起來又痛痛快快地趴下,造就的只是市場流星,一個個企業的流逝像一首首市場營銷的哀歌,將中國企業有銷無售,只銷不營、投機取巧銷售、營銷整合短邊之窘態、品牌延伸之荒誕,逼真地刻畫在市場的碑石上。三株、愛多、巨人、太陽神不正是有力的注腳?
二、家族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1.實行現代家族企業制度
現代家族企業制度是與傳統家族企業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并存的企業制度形式,它結合了傳統家族企業制度形式和現代企業制度形式兩者的制度優勢。借鑒了傳統家族企業對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的合理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內部人控制問題。現代家族企業沿襲了家族企業的文化優勢。家族文化強調和諧精神,使得管理中內協與外爭效應良好統一。家族文化所強調的光宗耀祖精神,為私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凝聚力和動力。家族文化中的節約原則運用到管理上,能有效地降低成本。現代家族企業制度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在一定程度上的分離,引入了外部管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股權稀釋,建立了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但同時現代家族企業制度在吸收現代企業制度優勢的時候,并不拋棄家族制,而是兩者良好的結合。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是家族企業最根本的特征,因此,家族必須掌握所有權和控制權。
現代家族企業制度是在現代家族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統一的條件下,做到職位開放、股權開放和財務開放。
職位開放是指在家族企業中,讓家族企業成員讓出部分或全部中高層管理職位給非家族成員。
股權開放。家族成員對企業只要能夠控股,哪怕是相對控股,給企業的性質就屬于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控股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在家族企業創業初期曾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然而,如果企業的資金來源只是局限在家族范圍之內,就會限制企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數量,難以達到規模經濟要求。
財務開放。在股權開發的基礎上,財務開放是必然結果。
2.家族企業職業化
(1)老板職業化。一方面老板要樹立職業化意識,提高對職業化的認識。另一方面,很多企業老板要求員工職業化,卻不要求自己職業化,這是短命的做法。你既然當了老板,就要合乎它的職業要求,逐漸轉變成職業領導者。如何才能成為職業化老板呢?第一、要求老板具備決策者的素質,既有技術層面的專業素質,又有戰略層面的決策能力,更要有道德層面的職業修養。第二,具備用人的職業能力,擁有一個職業能力較強的優秀團隊。第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規范系統,用制度管理,老板本身也在制度約束之下。第四,正確處理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建立一種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制衡機制。
(2)經理人職業化。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家族企業在職業化進程中,如何處理職業經理人與企業老板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要加快職業經理隊伍建設。
(3)員工職業化。民營企業能否發展,關鍵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職業化員工隊伍。職業化員工隊伍建設最重要的是抓好四點:一是職業素養。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培養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二是專業技能。員工應該掌握相當程度的專業技能,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三是職業行為規范。制定本行業特定行業規范或行為標準。通過教育和培訓,使員工行為符合企業行為規范或行為標準。四是建立人力資源的激勵機制,增強企業凝聚力。
(4)職業化管理。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實行職業化管理,任何宏偉的目標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職業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根據企業的業務特點和人員成長規律,制定同類業務人員共同的職業行為標準和資格標準,并以此標準來規范業務人員,通過定期對員工進行認證、評價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職業化技能和工作業績。要實行職業化管理,就要破除家族式管理,建立職業化管理隊伍。建立職業化標準,建立培訓體系,建立多條職業通道,健全職業化人才梯隊。
3.良好的發展戰略
(1)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①企業制度和生產方式是管理創新的基礎。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不但涉及生產管理,還涉及到研發、營銷領域的活動。家族企業必須遵循這一特點和規律進行管理創新。②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相輔相成。技術上的突破往往會推動管理的變革。因此,管理創新要與技術創新相結合,相輔相成、良性互動。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來推動管理創新,另一方面,也要用優秀的管理創新成果為技術創新提供制度保障,推動技術創新的更新發展。
(2)構建富于家族特色的企業文化。①要突出家庭親合力的特色。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突出家庭的親合力特色,要以家族成員之間信任度高、目標容易統一、經營中“道德風險”行為概率小的特點,來培育企業精神、共同的價值觀念、文化氛圍,以及廣大員工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②堅持不斷創新。家族企業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進行管理創新的同時,進行文化創新,把現代優秀企業文化融入家族企業的規章、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精神風貌等方面,培養新型的人際關系,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塑造職工良好的行為方式和企業的良好形象,實現企業與個人的全面發展。③構建平等、和諧的人文氛圍。家族企業要在企業中提倡平等、公平、公正意識,教育和管理好所有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真誠溝通,同甘共苦,和諧共處。使員工才會真正感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自覺地認同企業的價值觀與長遠目標,發自內心地去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3)解決家族企業的接班問題。當前,許多中國家族企業正在或即將進入傳承期,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繼任者是關系企業永續生存與經營的關鍵問題,是任何家族企業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對待家族企業接班的問題上,并不能單純以管理權的傳承為目的。首選應以企業經營的穩定性為前提,使接班人在企業內逐步樹立威信;其次,對于其他與企業有關的家族成員,應采取解釋、引導的策略,避免粗暴式的強權威壓政策。最后,在接班人正式接管企業之后,作為上一任的管理者還應為新的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管理咨詢及家族內部協調工作,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幫助企業在傳承期內平穩過度。
(4)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當前,企業和企業家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強調企業承擔責任、服務社會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共識。中國家族企業要在謀取經濟效益的同時,勇于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回報社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社會公信力和良好聲譽。這應當成為中國家族企業追求的目標。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