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蘇和浙江是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地區。本文通過計算兩省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和潛力指數,了解到兩省利用外資的業績及未來的發展潛力,江蘇的業績指數高于浙江,而浙江的潛力指數要高于江蘇,并對此進行了成因分析,最后提出建議,以促使兩省充分發揮吸引外資的比較優勢。
[關鍵詞] FDI業績指數潛力指數
江蘇、浙江是我國的兩個經濟大省,同時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經濟實力、區位優勢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同時也在吸引外資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江浙兩省在吸引外資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差異性。本文即從利用外資的業績與潛力角度,比較分析了兩省在外資利用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從而可以對癥下藥,取長補短,更好地提升兩省吸引外資的競爭力。
一、兩省利用外資的業績和潛力比較
1.業績指數
一個省市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該省市FDI的流入量占全國FDI流入量的比重除以該省市GDP占全國GDP的比重。如果業績指數值等于1,則表明該省市占全國FDI的比重與其占全國GDP比重相等;指數值大于1,表明該省市吸收了比其規模更多的FDI;指數值小于1,說明該省市FDI流入低于應該達到的數量。這就改進了過去以FDI流入的絕對量作為評價標準中,各省市經濟規模不同造成的影響。
根據上述計算方法,得出1993年~2006年江蘇、浙江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值,如表1所示,江蘇的平均值為1.75,浙江為0.87。這表明在近14年內,江蘇在利用FDI方面取得了優秀業績,而浙江則相對落后。同時由表1可以看出,兩省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都是呈上升趨勢的,江蘇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值一直領先于浙江,在2003年達到峰值后開始急劇下降,此后發展漸趨平緩,而浙江則一直保持著一種上升趨勢。
表11993年~2006年江蘇、浙江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江蘇統計年鑒、浙江統計年鑒及江蘇統計局、浙江統計信息網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2.潛力指數
潛力指數表明一個省市未來吸引FDI的競爭力和潛力。本文選擇7個變量,作為評價區位吸引FDI的潛力指標,分別是:人均GDP,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率,出口占GDP的比例,每千人擁有的電話數,人均電力消耗,RD支出占GDP的比例,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每個變量的數值是這樣計算的:取一個省市一個變量的值,然后減去參與排名的31個省市中該變量的最小值,然后將得到的結果再除以31個省市中該變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一個省市的潛力指數就是這7個變量的平均值。根據上述計算方法,得出2001年~2005年江蘇、浙江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值,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兩省2001年~2005年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都呈上升趨勢,雖然江蘇吸引外資的業績指數一直領先于浙江,但2001年~2005年浙江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一直領先于江蘇,這5年間江蘇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平均值為0.37,浙江為0.43。
表22001年~2005年江蘇、浙江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2006年中國31個省市統計年鑒及統計公報有關數據計算得出。
3.兩省潛力指數中各子要素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在構成吸引外資潛力指數的各子要素中,江蘇在出口占GDP的比例、RD占GDP的比例、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這三個子要素中具有比較優勢,而浙江則在人均GDP、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率、每千人擁有的電話數、人均電力消耗這四個子要素中具有比較優勢。
出口占GDP的比例反映了一個地區參與國際化的程度、RD占GDP的比例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技術能力、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勞動力所具備的素質和技能的狀況,因此,可以看出江蘇相對于浙江來說,地區開放程度要高一些,開放型經濟發展快一些,而且更加注重技術的研發,高素質勞動力的比重較大;人均GDP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對商品和服務需求的規模、過去10年實際GDP增長率反映了一個地區未來市場規模和成長潛力、每千人擁有的電話數反映了一個地區物質基礎設施狀況、人均電力消耗反映了一個地區能源的可獲得性和成本,因此,可以看出浙江相對于江蘇來說,地區市場規模要大一些,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且物質基礎設施較完備,能源的獲得成本相對較低些。
二、成因分析
通過以上對江蘇、浙江利用外資的業績與潛力指數的比較分析,本文認為兩省在這些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原因在于:
1.一個地區的經濟開放程度與FDI的規模是密切相關的
經濟開放程度越高,也就意味著其在引資政策方面對外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江浙兩省的開放型經濟都比較發達,兩省因此成為我國利用外資的大省。然而,江蘇走的是一條開放型的、借助外力的資本集中式的“外力型”發展道路,這種外向型的經濟模式必然會給吸引外資帶來很大的優勢,而浙江走的是一條內向型、自給自足的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積聚的“自力型”發展道路,主要依靠民間資本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其對引資的重視程度不夠,且在吸引外資的政策、手段、投入上做的都不足,所以在利用外資業績方面江蘇要領先于浙江。
2.一個地區吸引外資的業績與潛力之間有著密切聯系
一般來說,業績指數的排序與潛力指數的順序基本一致。然而,盡管兩省潛力指數值都較高,但對于業績指數一直領先于浙江的江蘇來說,其潛力指數卻一直低于浙江,本文認為原因是在潛力指數各子要素中,江蘇所占優勢的要素中的RD支出占GDP的比例和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意味著江蘇的技術能力比較高,同時高素質勞動力的比重較大,但江蘇引進外資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對于技術創新能力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需求低,而對比較廉價的勞動力需求較高,所以江蘇的這兩個引資優勢就很難發揮提升競爭力的作用。還有,由于江蘇資源和環境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區在招商過程中過分放寬對外資的監管,不惜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和流失、生態環境惡化,這些將成為其以后提升吸引FDI競爭力的瓶頸因素;然而對于浙江,其在每千人擁有的電話數和人均電力消耗這兩個要素上具有優勢,說明其投資硬環境比較好,這也是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隨著經濟國際化、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設施,將成為新時期招商引資的新亮點。同時,浙江也在努力改善投資軟環境,對引資的重視度有所提高,引資的宣傳力度加大,政策上更加優惠,而且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優勢,促進民營企業利用外資,這無疑都提升了浙江吸引FDI的競爭力。
三、政策建議
鑒于以上成因分析,本文對江蘇、浙江在今后能更好的利用外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首先,江蘇今后要在努力提高吸引FDI業績的同時,更好地致力于改善其潛力指數中各子要素的狀況,如積極引導外資向高新技術產業流入,加強計算機、通信、電子等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研究能力,強化和提高外資的利用效率,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加強環保意識,對一些污染嚴重的外資項目的引進要進行適當控制和監督,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其次,浙江應將吸引外資的潛力優勢轉化為現實成果,提高對吸引外資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投資環境建設,如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親商”政策,提高利用外資的效率,強化服務意識;同時,要充分發揮自身吸引外資的比較優勢,著力引進出口加工型的外資項目,并且,制定民營企業利用外資的正確策略,調動民營企業利用外資的積極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