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我國現階段各種經濟成份中勞動力的性質進行了具體分析。通過正確認識勞動力的復雜性質,把勞動力性質理論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統一起來,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思路。
[關鍵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勞動力商品分配制度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于現階段我國存在著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兩大經濟成分,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勞動力市場,就必須要對不同經濟成分下勞動力性質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有通過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性質的確認,才能正確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性質分析
1.非公有制經濟成份中勞動力具有商品屬性和非商品屬性。現階段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成份包括私營經濟,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作和合資企業以及個體經濟。在私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中從事勞動的勞動力從總體和主要方面來看可以稱之為商品。但是必須看到,這里勞動力的商品屬性同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的商品屬性有著明顯的區別。這種區別是由私營經濟和外商獨資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以及勞動者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決定的。首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營經濟和外商獨資企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勞動者們雖然受本國企業主和外國資本家的剝削,但同時也是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其次,在私營經濟和外商獨資企業中勞動的勞動者,并不是一無所有的勞動者。他們對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仍享有一份所有權。第三,在私營經濟和外商獨資企業中勞動的勞動者,都是我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和國家的主人。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非公有制經濟成份中個體經濟中的勞動力不具有商品屬性,私營經濟和外商獨資企業中的勞動力從總體上看可以稱作商品,但具有一些非商品因素,而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勞動力,則一方面具有非商品屬性,另一方面具有商品屬性。
2.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力也具有雙重屬性。
首先,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仍然具有勞動力的所有權。在社會主義公有制范圍內,私人資本占有、支配勞動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被消除,勞動成為基本謀生手段,按勞分配成為主要分配方式,這就構成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普遍存在的,以宏觀社會經濟制度為前提的私有權關系。這種私有權關系與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私有權關系有本質的區別,但同時又采取了類似的表現形式——承認勞動者的勞動力的差異,默認勞動力仍屬于勞動者個人所有。
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仍存在著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每個公民都是生產資料的主人。然而真正與生產資料結合則需要一個中介,即一定的生產組織。勞動者需要進入一個生產組織,才能實現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真正結合,否則就意味著失業。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生產力沒有高度發達,生產資料數量上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一邊是代表國家占有和使用生產資料的企業,另一邊是擁有勞動力的勞動者等待企業的選擇。這就需要公有制企業與個人勞動力發生聯系,而勞動力的買賣是實現這種聯系的惟一現實形式。
二、以勞動力商品屬性為基點,改革現有公有制經濟分配制度,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無論是公有制還是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勞動力都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雙重屬性。對于非公有制經濟內部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并無太多的爭議。但是我國目前大多數公有制經濟內部仍然是以勞動力的非商品屬性為出發點制訂的收入分配制度。顯然,這種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適應現階段勞動力仍然具有商品屬性的要求。如果不改變傳統的分配制度,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無法得以提高,不利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筆者對公有制經濟為基礎的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議:
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力具有商品屬性,工資就只能是勞動力商品的價格,而不能是按勞分配的收入。因為如果勞動力不是商品,貨幣就不能轉化為資本,從而不僅勞動力市場不能培育起來,就連資本市場也無從談起。所以,在勞動力是商品的條件下,工資只能按勞動力價值和按生產要素分配,而不能按勞分配。只有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才能按公有資本和勞動力價值分配,有利于實現勞動者的生產資料所有權和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利于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才能有利于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按生產要素分配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為此要求一切資源或生產要素都必須成為商品,而生產要素成為商品,就必定具有價值和價格,就必須有償使用,這就必然為其所有者帶來收入。各生產要素所有者究竟獲得多少收入,取決于各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及其價值和供求狀況。如果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大,價值高,供不應求,則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的收入就多,反之就少,如果沒有生產要素或生產要素賣不出去,就得不到收入。這說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收入分配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按生產要素分配。市場正是通過按生產要素分配來發揮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如果個人收入不按生產要素分配,即生產要素不有償使用,那么生產要素就不是商品,從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就無從談起。這說明,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市場經濟的靈魂。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