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在我國已歷經了十余年的發展。在ERP的實施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遭遇了失敗,ERP系統理論中所固有的問題也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顯現出來。基于完善ERP系統、使之更好的服務于國內電信企業的目的,本文針對電信行業的特點,提出了將APS(高級計劃排程)嵌入到電信企業所實施的ERP系統中去的設想。通過對電信企業現行ERP系統所存在問題以及應用APS后改進效果的分析,我們可以預見到嵌入了APS后的ERP必將如虎添翼。
[關鍵詞] ERPAPS電信行業
1990年,美國著名的計算機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 Inc.首次提出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從最初專家口中諱莫如深的理念發展為今天企業紛紛付諸實施的系統軟件;從曾經的“萬能之鑰”到一度的“百無一用”,16年來ERP在全球市場經濟的風風雨雨中不斷前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ERP的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國學術界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時至今日我國實施ERP項目的企業已經超過2000家。國家對該項目的累計投資已經超過80億元。世界上ERP主要五大供應商SAP,Oracle,PeopleSoft,JD. Edwards和Baan也紛紛落戶中國。本土的金蝶、用友、浪潮等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然而,隱藏在絕對數量輝煌背后的卻是實施成功率的相對低下:在我國,70%的ERP項目失敗,只有30%的ERP項目取得了成功。即使是在ERP的發源地美國,其實施的成功率也只有50%。人們不禁要問癥結究竟何在?問題是出在ERP系統自身的缺陷,還是在于市場的運行機制,或是由于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失誤?
一、ERP簡介
對于ERP,我們通常稱之為企業資源規劃。它不僅僅是表現為一種企業的管理軟件,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思想。它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它融合了企業內部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對企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資金、原材料、設備、廠房、人力等)進行綜合的科學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和綜合競爭力,引導企業規避風險獲取最大化的經濟利益。
二、電信行業中的ERP
電信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存在著很多自身所獨有的特點(如自然壟斷性、網絡外部性、交易的不可逆性等)電信企業提供的產品是通信服務,生產完全由需求來驅動,生產與消費是同一過程,交易過程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的特點,產品無法存儲。企業一旦完成了一次固定投資之后,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基本上用不著耗費更多的原材料,也就不存在庫存和原材料的采購問題。固定投資總是階段性地進行,而且總存在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建設期,因此,電信企業的建設不可避免地總是以需求預測形成投資計劃為基礎,保證生產能力適當超前,而不可能在用戶的需求產生之后再立刻組織生產建設。這樣的生產運作特征,就弱化了以生產控制為核心的ERP的作用,同時強化了企業對需求預測能力的要求。生產特征和盈利模式的根本性差異,是電信企業建設和應用ERP系統時遇到的首要難題。
三、現行電信行業ERP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1.基于無限約束原理。眾所周知,電信企業所掌握的各種資源和能力(如生產商的生產能力、庫存能力;運營商的資金、人力資源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瓶頸。這是任何一個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無法回避的現實。“木桶理論”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它的作用。遺憾的是,在ERP系統中沒有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中的問題。
2.無法評估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又稱擇一成本,是指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因選取某一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價或喪失的潛在利益。企業中的某種資源常常有多種用途,即有多種使用的“機會”,但用在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時用在另一方面,因此在決策分析中,必須把已放棄方案可能獲得的潛在收益,作為被選取方案的機會成本,這樣才能對中選方案的經濟效益做出正確的評價。在ERP系統中,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的物化勞動消耗和活勞動消耗兩大部分 ,并沒有考慮到企業運營過程中所存在的機會成本。而對機會成本的大小的評估常常會影響到企業最終的決策。
3.重復計劃過程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而相關計劃的更改十分困難。企業所作的每一項計劃都是企業未來發展的目標和今后一段時期努力的方向,因此,每一個企業在制定計劃時都會慎之又慎,最終所確定的方案必然是基于對企業大量內外部信息綜合分析的基礎之上。而一旦總體計劃確定后,企業的各個部門又要據此制定本部門的具體實施計劃,所以說單從工作量上來看,企業計劃的制定就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重復計劃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資源和能力的浪費。在ERP系統中,對于既定計劃的修改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痛的問題,,由于ERP的計劃傳遞是單向,下一級部門計劃的制定要以上一級部門所制定下的計劃為依據。一旦上一級計劃發生改變,就會產生“多米諾效應”給計劃系統的修訂帶來巨大的工作量和麻煩。
4.在生產商——運營商——消費者,這一供應鏈系統的運行上,現行的ERP系統往往只注重于如何對本企業、本公司內部實施更為有效的管理,而忽略了供應鏈上下游各單元之間的聯系,這一點在ERP的計劃管理過程中體現得尤為突出。計劃缺乏整體性將使得企業缺乏長遠的戰略目光,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會不時受到來自于外界不確定因素的干擾。
5.ERP是為制造業服務的,著力點在于對生產實施科學管理;而電信行業的管理則側重于服務。如何在行業內部實現ERP的個性化改造,將生產制造業的“他山之石”打造成電信服務行業的“琢玉之器”已是擺在每一個計劃實施ERP以及正陷入ERP泥沼中的電信企業所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APS對ERP的改進
APS(Advanced Planning System高級計劃系統/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高級計劃與排程)的概念是近幾年來才為國人所知的。它基于有限能力原理,遵循滿意原則,通過科學先進的優化算法,對企業所有的資源實施動態的、實時的約束規劃。幫助企業更多地獲利、更快地發展、更好地運作、更為節省地配置資源。其特點主要表現為:計劃制定的實時性、集成性;計劃傳遞的雙向性、連續性;計劃實施和修改的迅速性、靈活性等幾個方面。
針對上述ERP的一些缺陷,我們可以運用APS對其進行“修補”。
首先,由于APS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企業資源和能力有限的約束理論,這一點比ERP理論更接近企業所處現實的環境。其一般的實施流程為:
(1)調查、采集用于計劃制定的、能夠反映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的數據。
(2)據此建立企業各方面的約束條件。
(3)建立數學模型,運用科學的數學方法(如運籌規劃、基因算法等)在業務約束的基礎上,改善計劃或排程。
(4)根據數學模型所解出的最優化解值確定各項中的工作指標。
這使得我們能夠通過量化的數字更為清晰的了解企業的現狀、預測企業的未來。制定出更為切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實施計劃,真正做到量體裁衣。
其次,相對于其他行業的企業來說在電信運營過程中,機會成本對于企業的計劃的制定和最終決策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電信行業是一種服務型產業,消費者的需求是行業企業發展的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動力。而由于消費者個體偏好的差異,使得企業在銷售和客戶服務的過程中往往要面對不同方案的選擇,這些方案分別側重于不同的客戶需求,在企業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必然要要有取舍,這就產生了不同方案所對應的機會成本。相對于傳統的ERP系統忽略了對機會成本的估計,APS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會把對機會成本的估計結果作為項目實施成本的一部分納入到計劃體系中去。使得決策者在對計劃的選擇過程中能夠考慮到不同計劃方案的機會成本,從而進行全面的、深層次的分析,最終做出合乎實際的決策。
再次,APS利用最為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基于內存計劃,從ERP系統下載數據到專用服務器上做常駐內存的處理,實現計劃的反復運算或對可選方案進行評估,直至得到可行的或基本上可獲利的計劃或進度表。這使得計劃的時間縮短到了十分鐘以內。同時,大量的重復性計劃工作也得以借助于計算機的手段變得簡化。對于相關計劃的更改,APS也為企業提供了相當便利的平臺,一個部門的計劃一旦做出改動,APS系統就會自動根據其變動的情況修訂其他與之相關的計劃,確保總體計劃的最優化。
最后,ERP系統的核心是MRPⅡ/DRP(分銷需求計劃),因此它所提供的是以功能為中心的計劃過程,它對供應鏈產生計劃是功能順序的方法。如在制造業企業中,先運行DRP的批處理,然后運行MPS計劃處理,最后運行MRP等等。而APS可以處理合并供應鏈計劃過程為一個全局的計劃過程的一個集成的計劃方法。因此,運用APS所制定的計劃其出發點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本企業內部,而是放眼于整個供應鏈甚至是價值鏈。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消費者的消費者,APS綜合考慮了供應鏈內部和本企業內外部的諸多相關要素,使得最終生成的計劃做到盡可能的全面、完整。
因此,將APS嵌入到ERP系統中的這一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實現ERP行業個性化的過程,在ERP的各個功能模塊中找到電信行業所需要的(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在此基礎上引入APS使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就不難打造出體現電信行業自身特點、適應電信行業市場發展的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值得注意的是APS提供的高級計劃邏輯是嵌入ERP系統的,而不是取代ERP系統。APS只是局限在計劃決策領域1。它需要一個閉環的集成系統作為計劃活動開展的平臺和基礎)。
五、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敘述,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APS的引入確實能夠彌補現行ERP系統的一些不足之處,為企業帶來不同程度上的收益。1998年3月,Pittigilo Rabin ToddMcGrath公司的調查結表明:企業實施完整供應鏈APS后,可獲得以下效益:(1)發貨能力提高16%~18%;(2)庫存減少25%~60%;(3)訂單交貨周期縮短30%~50%;(4)預測準確性提高25%~80%;(5)總體生產率提高10%~16%;(6)供應鏈成本降低25%~50%;(7)補給率提高20%~30%;(8)產銷量提高10%~20%。然而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ERP在我國的電信行業的實施還剛剛處于一個起步的階段,真正完整的實施ERP系統并且取得成功的電信企業并不多,積累的經驗也很有限。至于APS嵌入ERP的成功案例,也大多限于制造業企業。因此,APS在電信行業的發展,盡管存在著理論上優勢的支持,但仍有待于實際的檢驗。或許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亦或是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這一切等待著不斷追求信息化的中國電信企業去感知,但我們始終堅信科學的付出必然會帶來切實的回報,插上APS翅膀的電信行業ERP系統將如虎添翼,它將飛的更高、跑得更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