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本文用理論演繹和實證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機場與區域經濟的相關關系,指出兩者可以而且應該是和諧發展的。在此基礎上,指出機場與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機場與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建立兩者和諧發展機制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 機場區域經濟和諧發展
一、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關關系
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關系密切。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機場建設發展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機場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明顯的關聯作用。
1.區域經濟對機場的影響
區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航空運輸需求,是機場建設發展的基本誘因。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就會產生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促進機場的建設發展。我國機場發展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規模都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1978年,我國的民用機場數量只有70余個,隨著改革開放的實施和不斷深化,區域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機場的數量也隨之增長。截至到2005年底,民用機場的數量翻了一翻,達到145個。而機場的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更加密切:如三大樞紐機場及深圳機場等都分布在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幾個地區。
此外,機場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沉沒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各級政府對機場的直接投資和補貼及完善機場周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投資均來源于區域經濟發展所提供的稅收和盈利。因此可以說,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機場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外溢型外部正效應是機場的經濟特性之一,具體指機場的建設運營不僅滿足了區域經濟客貨運輸的需求,同時促進了區域經濟如航空公司、房地產、地方財政及第三產業等的發展,實現了增值價值的轉移。而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是通過機場產業對區域經濟的關聯效應實現的。
圖機場對區域經濟的關聯作用
(1)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前向關聯效應。前向關聯是指某一產業的產品在其他產業中的利用而形成的產業關聯,對其他產業出現的刺激與誘導作用,是對區域經濟的直接影響。機場的產品是向航空公司及貨運代理人提供的工作場所和完成航空運輸所必需的設施并直接向其提供服務。因此,機場的前向關聯效應主要是促進了航空公司特別是基地航空公司的發展,比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發展依賴于首都機場,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以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為基地。這是機場對區域經濟的直接影響,提高了相關產業的就業和收益,并促進了地方財政的增加。
(2)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后向關聯效應。后向關聯是指某一產業在其生產過程中需要從其他產業獲得投入品所形成的依賴關系,也就是通過需求關系與其他產業部門發生的關聯,是對區域經濟的間接性影響。機場的后向關聯效應主要是對上游產業的逆向波及。機場本身投資巨大,直接投資效果顯著。由機場衍生出的服務性行業不下數十種,如機場進行經營活動時,一些必要的輔助行業,電話、傳真、上網、郵政服務、巴士公司等服務性行業,提升了產業結構。這就形成了機場對上游產業第一輪后向關聯效應。由此產生連鎖反應,帶來對區域經濟的稅收、消費、就業和社會財富增加等。
(3)機場對區域經濟的旁側關聯效應。旁側關聯是指某一產業在其生產過程中與其他部門相互配合,并利用共同形成的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既對周圍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這是對區域經濟的誘發性影響和催化性影響,形成產業聚集和產業擴散效應。機場的發展,改變了本地區的城市形象和投資環境,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加強了本地區與外界的聯系,提升了地區資源的競爭力。并且改善了本地區的投資環境,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流互動更加方便快捷。“臨空經濟”便是區域經濟利用機場產業帶來的優勢資源和環境的改變而發展起來的。
從機場與區域經濟的相關關系分析看出兩者非常密切。區域經濟發展緩慢,則對機場發展形成制約和障礙,因為航空運輸需求萎縮。若機場發展不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則對區域經濟發展形成阻礙。因此,機場的發展一定要與區域經濟和諧,并適度超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體現兩者的相互作用。
二、我國機場與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我國機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機場數量、規模和機場等級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機場發展基本適應了區域經濟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我國的民航運輸周轉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與此同時,我國的機場與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
1.機場總體數量偏少,分布不和諧;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緩慢,航空需求不足
改革開放后,各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人均GDP早已突破1000美元,而根據國際通行慣例,
表各地區機場密度分布情況
(面積密度:個/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個/百萬人,經濟密度:個/百億地區生產總值
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航空運輸需求將達到快速增長階段。2005年,我國大陸的航班通航機場為140多個,機場面積密度只有0.1521個/萬平方公里。而目前發達國家平均商用機場密度在每萬平方公里2.5個以上,美國達5.98個。我國機場面積密度與之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此外,我國的機場分布也不均衡,(如圖表所示)
由上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出機場的三種密度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別,新疆地區的機場面積密度最小,而機場人口密度、機場經濟密度都是最高。我國機場分布的基本規律就是東部地區機場的面積密度較大,而機場人口密度及機場經濟密度中西部地區較大,從側面說明了內陸地區經濟與機場發展的不和諧,區域經濟的發展滯后于機場的發展,創造的航空運輸需求不能滿足機場的設計要求,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同時,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如長三角、 珠三角地區機場密度過大,機場的效應遠沒有發揮出來,并且彼此之間形成惡性競爭,沒有形成機場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目前一種先進的機場布局思想: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機場面積密度可以適度大些,適應區域經濟對航空運輸的需求,并發揮機場對區域經濟的關聯效應。反之,不一定要追求機場布局的平均性,在人口稀疏、經濟較落后的地區,機場面積密度可以較小。
2.機場管理水平低下,影響機場與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
我國機場一直存在機場定位不明確的困擾,管理水平較低,效率低下,機場資源浪費嚴重,發展緩慢。2004年,有68%的機場經營虧損。機場經營不善,對區域經濟的關聯效應則發揮有限,影響了地方的就業、財政收入、產業結構的升級等。2002年后,我國機場實行屬地化管理,更加密切了機場與區域經濟的關聯。為了發揮地方政府對機場發展的積極性,需要進一步增強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并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3.機場與區域經濟相互依存度較低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存在著機場與區域經濟發展各行其是的傾向,有盲目性,相互依存度較低。具體表現:第一,機場的建設規模與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和諧,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有些機場等級規模偏大,如珠海機場、福州長樂機場等。而有些機場規模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的需要,一再擴建,造成資金的浪費,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如首都國際機場。第二,區域經濟的發展沒有充分利用機場帶來的關聯效應,對機場的支持不足。機場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周圍必須有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而在一些地區,機場建成后地區經濟并沒有對機場周圍的綜合交通體系進行完善,縮小了機場的覆蓋范圍。
福州長樂機場是我國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不和諧的典型,自通航后就處于虧損階段。該機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與福州市區距離較遠,建設等級偏高,并且地方政府沒有對機場提供必要的輔助交通設施,直到2006年11月,福州市區通往機場的高速才建成通車。長樂機場建設過分超前,并且在很長的時間里,地面輔助交通設施不完善,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和諧,在造成國家資產損失的情況下,機場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應。在國家審計署對其重點審計后,定性為“決策失誤造成重大國有資產損失”。
三、機場與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建議
機場與區域經濟的相關關系表明兩者應該是和諧發展的,兩者互給對方提供動力和支持。一方的發展不應該背離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特別是機場的發展,受到一定地域范圍內經濟水平的制約。同時,機場的發展也不是完全被動的,如一些旅游機場對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效果顯著。針對目前機場與區域經濟的和諧現狀,提出如下建議。
1.機場的建設發展與區域經濟相和諧
機場建設首先考慮機場等級,必須參考腹地經濟的現有規模和其成長性,即保證航空運輸需求與供給的匹配。機場等級過高,則資源閑置,國家資產損失。等級較低,同樣會造成國家資產的損失,即機場剛剛建成通航,機場流量就達到飽和,無法滿足區域經濟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不得不對機場進行搬遷或重建。機場建設在充分考慮腹地經濟的基礎上應采取遠期、中遠期和近期劃分,一次規劃,分期建設,適度超前的方針。既滿足腹地市場對航空運輸的需求,又不會造成巨大的資金設備閑置浪費,避免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本文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角度闡述了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關關系,對機場建設發展與城市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和諧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
機場發展與區域經濟兩者密切相關,機場利用區域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加快自身發展,并完善機場周圍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機場的輻射面積;而區域經濟則要利用機場帶來的優勢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和提升產業結構。比如開發旅游資源等。有條件的地區,區域經濟與機場可以合作開發臨空經濟。并且機場與區域經濟合作,有利于機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以產權關系為紐帶,投資體制多元化的現代企業,提高了機場的管理水平。機場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促進了雙方的共同發展。
3.合理確定機場的布局,適應并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機場布局涉及到的因素比較多,同時考慮到多種因素,比如經濟規模、人口數量、自然環境、國家安全等。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機場的密度要比經濟落后、人口稀少的地區機場密度大些,這樣,機場與區域經濟的關聯作用才會更加明顯,機場即不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包袱,又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互動,區域經濟發展創造航空運輸需求,機場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優化。
目前,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穩定增長,機場與區域經濟的相互關系日益緊密。我國機場發展現狀基本適應了區域經濟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機場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也日益明顯。機場與區域經濟的和諧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過程,必須建立和諧發展的機制,兩者的和諧對我國經濟發展、早日實現民航強國的目標意義重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