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信息是商業銀行眾多信息的核心,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建立我國良好的經濟環境,必須注重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從披露歷程入手,改善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
[關鍵詞] 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歷程
商業銀行是傳統的金融機構,它與一般的企業不同,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機構,其融資結構也具有特殊性,資金大部分來源于存款者,負債率高。這種狀況造就了商業銀行高度敏感和高風險的特點。同時,商業銀行在一國金融體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及其與整個社會經濟領域的廣泛聯系,使其具有極強的外部性,即一家銀行倒閉會使成千上萬的企業和居民蒙受損失,并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社會安定。從某種意義上說作為債權人的存款者承擔的風險比上市公司證券持有者更大,因此,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至少應像一般上市公司那樣公開、透明。但縱觀世界上各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狀況,我們發現,在一國范圍內上市銀行的信息披露水平不僅低于一般上市企業,而且還低于一般性質的非上市企業。
我國截止2000年以前,都沒有商業銀行專門的信息披露規定。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始于1987年深圳發展銀行的成立。1987年3、4月,深圳信用銀行籌備組(深發展前身)在《深圳特區報》分別以《深圳信用銀行招股說明書》、《深圳信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股問答》的形式,向社會發布了我國商業銀行首份招股說明書。1988年“深發展”向社會公眾和投資者公布了第一份年報。此后至1993年6月政見會發布《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為止,“深發展”一直采用年度報告、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議公告、臨時報告等形式想股東和社會公眾披露信息。至此,我國仍沒有認識到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在1993年~1999年期間,我國商業銀行一直處于按一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階段。
但是由于商業銀行高風險、高靈敏度等特殊性,僅按照一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進行披露,相關利益人遠不能了解銀行的風險狀況,這樣使得銀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遠遠大于其他行業(Furfine,2001)。由于信息透明度低,就激勵合同而言,設計一種能使銀行管理層和銀行股東二者利益協調一致的合同就變得很難;另一方面,銀行債權人不會因為銀行冒險的成功而分享收益,反而,當銀行不能清償債務時還要承擔損失,因此,銀行信息透明度越低,債權人就越難以控制銀行的這種風險轉移行為。鑒于此,為了規范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國證監會于2000年發布了《商業銀行招股說明書內容與格式的特別規定》、《商業銀行財務報表附注特別規定》、《商業銀行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分別對上市銀行的招股說明書、財務報表附注和年報作出了特別規定。至此,商業銀行有了自己披露的特別規定,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我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一大進步,但此時仍沒有統一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對商業銀行公開信息披露也沒有明確的要求,人們對于披露的必要性仍沒有充分得到認識。
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趨勢越來越明朗,金融創新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尤其是我過加入WTO所帶來的壓力,使人們明顯感覺到銀行業競爭的壓力、意識到增加銀行透明度的迫切。文獻研究表明,商業銀行對外披露信息,有助于銀行的投資人、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關人了解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風險狀況、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項等信息,維護自身權益;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是我國銀行業融入世界金融體系,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前提,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施有效監管、強化市場約束的重要條件;信息披露制度對于強化監管的意義在于:信息披露制度體現了委托人對內部信息要求的意志和權利,削弱了代理人的信息優勢,使監管者處于更有利的地位披露制度的存在對代理人祈禱威懾作用,使其衡量到風險行為的成本過大而放棄冒險,使監管從事后性向事前性轉變,最終達到盡可能減少風險損失的目的。因此,建立我國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勢在必行。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局與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會計與金融研究中心于2000年5月聯合發起了《中國商業銀行會計制度規范、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及監管》研究課題。經過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5月21日發布了《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稌盒修k法》本著向國際銀行監管標準并軌的思想,對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原則、內容、方式、程序作出了總體規范。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對推動我國按照國際監管標準進行改革與管理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仍存在許多問題。目前國內各類金融機構在財務報告、風險管理、統計制度等方面,透明度相當低。這其中隱藏的風險和危機,在沒有外來競爭者和流動性能夠維持的情況下,可能不容易發作,然而,一旦客觀環境改變,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金融開放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各種隱蔽矛盾就可能暴露,因此,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化任重道遠。當務之急是要不斷加強我國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并根據我國銀行穩健經營程度,逐步引進國外商業銀行通行的做法,循序漸進地推進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建設。
從現有文獻來看,關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研究從2001開始才逐步開始增多,但仍然有限。主要集中在1.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與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之間的差距的研究比較多,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的研究比較少;2.將披露現狀和存在問題沒有區別對待的比較多;3.對某一具體信息披露的研究比較多。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確實對增強透明度有更為明確和合理的規定,也確實能對我國的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設起到指導性作用,但若能借鑒先進國家的實例經驗不僅能改善我國的披露制度,還能避免少走彎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