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部大開發給陜西旅游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本文分別論述了大開發給陜西旅游業帶來的機遇、挑戰并提出了發展建議。
[關鍵詞] 西部大開發陜西旅游業
一、陜西旅游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機遇
1.西部大開發為陜西乃至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條件。 首先,表現在黨和國家高層決策層的戰略部署上。無論在江總書記考察陜西,還是朱總理考察青海、寧夏時的重要講話中,都明確指出要把發展旅游業作為西部大開發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其次,中央出臺的一些政策也將為陜西乃至西部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再次,陜西已下定決心,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千方百計做大旅游產業。繼陜西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深化旅游體制改革,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后,目前,十地市就如何發展本區域的旅游業做了全面部署,制定了相關措施,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這預示陜西旅游業的發展將有新的突破。
2.西部大開發將為陜西乃至西部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硬環境。首先,基礎設施建設已列為西部大開發基礎性工程,因而將獲得數千億的投資,所以,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將有新的突破。到2010年左右,鐵路將形成“兩縱六橫兩大樞紐”的網絡布局。同時,全省地市所在地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和旅游區全部實現高速公路連接,實現“主線公路高速化,地縣公路二級化,縣鄉公路黑色化,鄉村公路硬面化”。通訊網的綜合通訊能力、技術水平也將得到新的提升,這就給陜西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交通通訊的支持。其次,西部大開發已將生態環境建設列為關鍵性工程。國家已經決定,要加大西部地區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力度,同時采取“退耕還林(草)、封山育林、以糧代娠、個體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國家無償向農民提供糧食和苗木,對陡坡耕地有計劃、分步驟地退耕還林還草。這些措施必將導致來陜的商務旅游會逐年增加。
二、陜西在西部大開發中面臨的挑戰
黨中央做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后,西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陜西也不例外。西部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環境繼續惡化。主要表現在:一是西北地區日益嚴重的的荒漠化和沙塵暴。二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西南地區的泥石流和山體坍塌,以及因廢水、廢氣、廢棄物的排放而引起的水體污染和水資源的缺乏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黃河中游138個水土流失重點縣中陜西省占了48個,陜西年輸入黃河、長江的泥沙量占全國江河輸沙總量的五分之一,大部分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和河流污染也相當突出。生產資料匱乏,大量的農業人口附著于貧瘠的土地上,還有許多地方缺少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如土地、水資源等。現有產業競爭乏力。長期以來,西部的國民經濟偏重于農牧業、采掘、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由于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在國內外供求關系失衡下的過剩狀況已由輕紡、家電等工業產品延伸到農產品的初級加工產品、能源、原材料的過剩,加之市場的競爭態勢也發生了變化,所以,西部的傳統產業效益低下,缺乏競爭力。
三、陜西旅游業發展戰略
1.建立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發展觀。旅游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群體,它涉及景區、景點資源,也涉及交通、郵電、通訊、市政規劃及商貿服務,陜西應以政府為主導,從宏觀的角度整體規劃,打破行業的限制、地域的限制,建立跨地區、跨行業、聯合發展、聯合建設、聯合經營的格局,樹立起大旅游大產業的發展觀,從全局出發,突出特色,綜合開發,打出陜西的名牌效應和市場熱點,吸引更多的游客。
2.注重旅游環境保護及利用。旅游資源要開發,更要注意可持續性發展。要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注意規劃,保護環境,不僅自然資源的開發需要注意環境保護,而且文化旅游資源也需要注意環境保護,特別是文物古跡資源,都是絕無僅有的,加強保護尤為重要。
3.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旅游形象的好壞,取決于旅游產品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行業管理、服務質量的優劣,對此,陜西還應下大功夫,加強宣傳,加強管理,提高服務。從管理上,應注意各主管部門的協調,取締各種沒有文化內涵的人造景觀,制止亂收費、亂拉客、亂宰客的現象;從服務上應從每一個環節重視起來,不僅是接客服務要提高質量,而且景區設施服務也應提高質量,特別是景區設施服務質量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的管理狀態和文化積淀,陜西定位為文化旅游為主的省份,應在這方面重視起來。
4.注意旅游產品的綜合開發。陜西旅游業要大發展,應注意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應以文物、古跡為主導,大力發展自然資源、開發生態資源,走綜合開發的道路,一方面,突出陜西特色,保護開發文物古跡旅游資源,把已有的市場向縱深發展,配合文化旅游,增添一些參與性、娛樂性旅游項目,豐富旅游內容,即從內涵上挖潛。另一方面,應注意自然資源、生態資源開發,發展生態旅游、探險旅游及風景觀賞旅游,特別是生態旅游目前是國際國內非常推崇的一種旅游,陜西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創新開發,比如搞一些揭示大自然奧秘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專題活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