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9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7-0299-02
左卡尼汀,即左旋內堿,作為一種能量補充劑,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脂肪代謝,以供人體組織能量需要,臨床上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以及原發或繼發性肉堿缺乏癥等,并可用于腎病透析[1]。目前市售劑型有注射劑和口服液。根據臨床需要,我院研制了左卡尼汀片劑,本文對其處方與制備工藝研究的有關情況作一報道。
1 儀器與試藥
1.1 儀器
旋轉式壓片機(型號ZP19,上海天祥·健臺制藥機械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510雙泵,U6K進樣器,2487紫外檢測器,Empower色譜工作站;片劑四用測定儀(型號78X-2,上海黃海藥檢儀器廠)。
1.2 試藥
左卡尼汀對照品、原料(東北制藥總廠),輔料為藥用級,甲醇為HPLC級,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 處方與制備
2.1 處方方解
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纖維素200 g ,淀粉80 g,硬脂酸鎂4 g,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適量,制成1 000片。其中,左卡尼汀為主藥;微晶纖維素為填充劑及崩解劑;淀粉作填充劑;聚乙烯吡咯烷酮為黏合劑;硬脂酸鎂作潤滑劑,同時能增加片劑的光潔度。
2.2 制備
將左卡尼汀、微晶纖維素、淀粉混合均勻,過80目篩網,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制成軟材,用14目篩制成濕顆粒,進烘房60~65 ℃干燥3 h,取出,整粒備用。將硬脂酸鎂加入備用顆粒中,混合3~5 min,壓片即得。
2.3 處方及制備工藝優化
2.3.1觀察指標的確定
本研究設計4個處方,考察壓制成片劑后的各項指標情況。觀察指標為:可壓性和硬度;外觀性狀;崩解時限;含量。
2.3.2 片劑的壓制
根據臨床用藥劑量及要求設計,每片含主藥左卡尼汀0.2 g。根據不同制備工藝,設計4個處方。
處方1: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纖維素500 g ,微粉硅膠3 g,硬脂酸鎂12 g,聚乙烯吡咯烷酮30 g,制成1 000片。將左卡尼汀、微晶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混合均勻,過80目篩網,加入微粉硅膠、硬脂酸鎂,混合3 min, 壓片即得。
處方2: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纖維素200 g ,硬脂酸鎂4 g,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適量,制成1 000片。將左卡尼汀、微晶纖維素混合均勻,過80目篩網,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制成軟材,用14目篩制成濕顆粒,進烘箱50~55 ℃干燥2 h,取出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合3 min,壓片即得。
處方3: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纖維素80 g ,磷酸氫鈣160 g,硬脂酸鎂2 g,淀粉40 g,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適量,制成1 000片。將左卡尼汀、微晶纖維素、磷酸氫鈣混合均勻,過80目篩網,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制成軟材,用14目篩制成濕顆粒,進烘箱60~65 ℃干燥3 h,取出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合3 min,壓片即得。處方4:左卡尼汀200 g,微晶纖維素200 g ,淀粉80 g,硬脂酸鎂4 g,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適量,制成1 000片。將左卡尼汀、微晶纖維素、淀粉混合均勻,過80目篩網,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溶液制成軟材,用14目篩將其制成濕顆粒,進烘箱60~65 ℃干燥3 h,取出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合3~5 min ,壓片即得。
2.3.3 片劑質量考察
分別在片劑剛壓出以及塑瓶封口包裝后室溫(15~25 ℃)放置7 d后考察各項擬定指標。
1.可壓性和硬度:在壓片壓力保持恒定基礎上,物料可壓性可從壓出的片子硬度上反映出來。在片劑四用測定儀上測定即刻及7 d后片劑硬度,取5次平均值。
2.外觀性狀:從外觀上看,處方1吸濕性最強。吸濕性依次為:處方1>處方2>處方3>處方4。處方4表面光潔度最好,光潔度依次為:處方4>處方2>處方3>處方1。
3.崩解時限:所壓片劑測定即刻及室溫放置7 d后片劑崩解時限。
4.含量測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柱,以磷酸鹽緩沖液和甲醇-庚烷磺酸鈉(900 mL∶100 mL∶555 mg)為流動相,磷酸鹽緩沖液是取磷酸11.5 mL、氫氧化鈉溶液(1 mol/L)100 mL,加水稀釋至2 000 mL,調pH至2.4,檢測波長225 nm。精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左卡尼汀0.2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過濾。精密量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左卡尼汀對照品,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到片劑實際含量。結果詳見表1。

3 討論
左卡尼汀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輕微特殊氣味,具有較強的引濕性,在制成固體制劑時要解決吸濕性問題,因此在處方和工藝設計時,采用粉末直接壓片和濕顆粒法壓片等不同方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濕顆粒法壓片法較好。
處方1中加入適量微粉硅膠,將原輔料混合干粉直接壓片。微粉硅膠比表面積大,具有極強的吸濕作用,在直接壓片工藝中,又是良好的助流劑[2]。但用本處方及工藝制成的片劑,光潔度差,結晶較粗,吸濕性仍較強,且崩解度未達到要求。 處方3中加入適量不吸濕性輔料磷酸氫鈣,采用濕顆粒法壓制的片劑吸濕性有所改善,但壓片片重達不到要求。處方2和處方4均采用濕顆粒法壓片,制成的片劑吸濕性有所改善。處方4中加入適量淀粉,雖然淀粉含有12%~15%的水分,但并不潮解,對濕敏感的原料藥往往由于這種特殊吸濕作用而保持了藥物的穩定性[2],故處方4吸濕性得到進一步改善。
經過反復研制,處方4及制備工藝,顆粒流動性好,壓片成形,片重差異達到質量要求,穩定性良好。因此,確定處方4為制備左卡尼汀片的最佳處方及工藝。
參考文獻
1 韋春望,陳孝治.雷卡[J].中國新藥雜志,2002,11(3):123.
2 張光杰.藥用輔料應用技術[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123,103.
(收稿日期:200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