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22.3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07)07-0326-04
近年來,隨著上海市總體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和保護意識的增強,該市醫藥衛生領域的知識產權工作特別是專利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醫藥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從醫藥行業方面來說,各級醫藥管理部門在建立醫藥專利工作體系,發揮專利作用,服務醫藥經濟的發展,在專利法與專利知識的宣傳教育、人員培訓、咨詢服務與專利管理、專利執法以及專利信息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專利工作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從醫藥單位個體方面來說,醫藥行業企、事業單位的專利意識有所增強,在科研開發中重視了專利查新工作,使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專利保護,其中有一部分項目還獲得了優秀醫藥專利獎,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外,醫藥科研單位和企業進一步加強了專利管理工作,有相當數量的單位制訂了專利工作管理規范和制度,建立了相關機構,并安排專人負責具體工作。同時,在醫藥衛生行業部分優秀的科技成果開始申請PCT國際專利,為我國醫藥技術和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做了準備。
1 醫藥行業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形勢
目前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從上海來看醫藥衛生領域知識產權的發展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一方面表現在國內專利申請量上,醫藥衛生行業的申請僅占專利數量的小部分,而且專利數量不多,年度增長緩慢,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數量較多,發明專利非職務發明比例較高,且有相當數量的專利申請均是來自醫藥發達國家的醫藥公司和科研機構。這些專利類型以技術含量高、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發明專利為主,占到申請總量的80%,特別是自1993年1月1日開始,源自國外的專利申請量連年遞增,這些均對國內醫藥行業的科研開發工作形成了封鎖和限制。
目前,我國 90%的大型先進醫療設備來自歐美;生物醫藥先進研究設備100%來自日、美、德等國家。在治療惡性腫瘤及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化學藥物領域,我國幾乎沒有專利,全部依賴仿制。
與此同時,上海市醫藥衛生行業的專利工作申請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企業、醫院、科研機構專利申請量達到近百件,有的企業、醫院、科研機構甚至是重點骨干企業竟從未申請過專利。另外,醫藥衛生行業的有些科研開發單位還基本上是在仿制軌道上運行,表現為抄襲他人專利文獻,仿制照搬產品,形成了嚴重的重復研究,企業之間的產品結構趨同。可以說,隨著國內專利授權量和藥品行政保護授權量的不斷增加,知識產權是科研和市場競爭的利器這一特性將發揮日益重大的作用和影響,對國內醫藥行業的沖擊會更強烈。
另一方面,由外國的制藥公司依據已獲得的中國專利對國內醫藥企業提出專利侵權訴訟的案例也已經出現,并且有逐步增長的勢頭。僅在2005年上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已接到有關涉及藥品知識產權保護的律師函 30多件,我國醫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基本還是處于被動局面。
因此,總體來說,目前上海市醫藥衛生行業的知識產權的發展狀況與醫藥衛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需要是不相稱的、滯后的,還需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積極加快上海市醫藥衛生領域的自主創新工作,切實為醫藥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2 近年來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申請情況分析
相關專利數據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數據庫和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處內部專利數據庫。
2003-2005年上海市不同行業的專利申請量情況:從行業申請情況來看,醫藥行業專利申請總量2003-2005年在800余件處徘徊,但2005年申請總量下降明顯,且相對于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醫藥行業專利申請日趨落后,所居位次由2003年的行業第5名降至2005年的第8名,當然其中醫藥發明專利量優勢比較明顯,仍位于全行業的前列。其他行業如傳統制造業中的輕工、機械、紡織行業仍居所有行業的申請量前3位,增速較快。而同屬于高新技術領域的醫藥、生物、化工、汽車、電氣行業的專利申請量與2004年同期相比都有所下降。

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申請和授權情況分析: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申請類型構成情況:從表4可以明顯看出,上海市醫藥行業的專利申請類型構成在不同年度有顯著性差異,發明專利構成比增加明顯。2003-2005年期間,醫藥行業專利申請總量起伏不定,但發明專利申請量有所增加,構成比增加尤為明顯,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絕對數和所占比例均下降明顯。說明醫藥行業專利申請的構成和質量上都有一定改善。同時也提示我們:醫藥行業的整體專利申請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申請主體構成情況:從表5可以明顯看出,各個年度不同專利類別的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申請主體構成情況均有顯著性差異,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職務發明比例較大,實用新型職務發明比例略低。另外,總體上看職務發明構成比逐年增加,且總量上也占全部申請量的大多數,說明職務發明仍然是醫藥專利發明中的主導部分,非職務發明在醫藥專利申請中居于次要地位。

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職務發明中單位申請情況:表6顯示,各個年度不同專利類別的上海市醫藥行業專利職務發明中不同單位構成情況均有顯著性差異,工礦企業所占比例明顯大于科研院所,工礦企業一直是醫藥專利職務發明中的主體,說明工礦企業作為醫藥領域的生產主體,對于技術創新發明工作非常重視。另外,科研院所在醫藥專利申請中也有一定優勢,2005年所占比例上升到24.83%。機關團體由于單位性質所限,醫藥專利發明幾乎為空白。

3 今后一段時期上海市醫藥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展望
今后一段時期上海市的醫藥衛生產業將持續發展,將成為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然而,由于創新能力不足,缺乏被世界公認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從而影響了醫藥衛生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因此,必須從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高度,推進醫藥衛生領域的發明創造,促進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迅速轉化,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技術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并建設一批一流的臨床醫療中心,以增強醫藥衛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上海市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衛生醫療領域的不斷進步。
在新的形勢下,醫藥衛生知識產權既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也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可以促進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目前,上海的醫藥衛生知識產權特別是與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還明顯存在著諸如數量偏少、質量偏低的問題,而且還比較缺乏知名品牌,尤其是國際的知名品牌更是屈指可數。所以說,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此同時,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也可以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和應用的能力,這是今后更長遠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所以,提高上海醫藥衛生知識產權意識,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提高醫藥研制開發、生產乃至銷售的每一個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促進上海醫藥科學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保護醫藥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提高上海市制藥業的國際競爭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何在醫藥衛生領域中加強和推進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對于今后相當時期的上海醫藥衛生領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繼承,湯磊,唐國瑤,等.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與可持續發展[J].中國衛生資源,2005,8(3):99-101.
2 朱愛輝,黃瑞華,我國專利發展特點、存在問題及對策[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4,16(2):98-105.
3 沈昭在,陳志興,龔朱,等.重視醫院知識產權保護[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11):748-750.
4 王宏杰.知識產權與醫藥企業經營戰略及核心競爭力[J].上海醫藥,2004,25(1):11-13.
5 周和平.醫藥行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薄弱環節[J].中國新藥雜志,2003,12(7):575-579.
6 蘇順泰.專利制度保障醫藥技術創新[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05,(9):54-56.
(收稿日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