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衛生工作主要面臨四大挑戰
《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下文中簡稱“《綱要》”)日前發布#65377;《綱要》指出,目前,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性#65380;機制性#65380;結構性問題仍未根本解決,衛生事業發展滯后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65377;“十一五”期間我國衛生工作主要面臨四大挑戰#65377;
1)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流行仍比較嚴重
《綱要》指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發病人數呈上升趨勢,開始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結核病患者人數超過450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約200萬;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發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斷出現,對人民健康構成嚴重威脅#65377;
惡性腫瘤#65380;腦血管病#65380;心臟病#65380;糖尿病#65380;呼吸系統疾病#65380;損傷與中毒等主要慢性病患者約2億人,死亡人數占全國居民因病死亡人數的80%以上,已取代傳染病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因#65377;
2)婦幼保健工作比較薄弱
“婦女孕產期疾病#65380;兒童感染性疾病等繼續威脅婦女兒童健康#65377;”《綱要》中提到,產科出血#65380;妊高癥等一直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65380;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和新生兒窒息等是導致農村兒童死亡的重要因素,一些有效的干預措施推廣困難#65377;
《綱要》指出,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衛生保健問題尤為突出#65377;出生缺陷影響了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65377;城鄉之間#65380;東西部之間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差距擴大,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高出城市一倍以上#65377;
3)農村衛生發展仍然滯后
《綱要》中還提到,艾滋病#65380;結核病#65380;肝炎#65380;血吸蟲病和地方病患者,大部分在農村#65377;農村公共衛生面臨傳染病#65380;慢性病和意外傷害并存的局面#65377;
同時《綱要》還指出,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不強,基礎條件差,人員素質不高#65377;部分中西部農村衛生機構房屋破舊,缺乏基本醫療設備,專業人才匱乏#65377;全國鄉鎮衛生院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只占18.5%,無專業學歷者高達21.6%#65377;特別是農村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缺乏經費保障,預防保健工作存在隱患#65377;
4)醫藥衛生體制機制不適應群眾需求
《綱要》指出,我國“看病難#65380;看病貴”問題突出#65377;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過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社區衛生資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務能力不強#65377;各級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不合理,公益性質淡化#65377;
《綱要》還指出,藥品市場秩序混亂,價格過高#65377;而我國醫療保險體系還不健全,半數以上城鄉居民仍自費看病#65377;社會資金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存在困難,多渠道辦醫的格局尚未形成#65377;
我國將采取三大主要措施推動農村衛生工作
《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表明,“十一五”期間我國將主要采取三大措施推動農村衛生工作#65377;
一是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到2010年,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65377;
《綱要》指出,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將逐步提高國家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和農民繳費標準,提高保障水平;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模式,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規范管理制度;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幫助特困農民和農村優撫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65377;
二是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在鄉#65380;村兩級興辦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鞏固和健全縣#65380;鄉#65380;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65377;
《綱要》提出,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每個鄉鎮要有1所政府辦的衛生院,并由縣級政府統一管理#65377;采取多種形式支持每個行政村設立1個衛生室#65377;到2010年,基本完成縣級醫療機構#65380;預防保健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65377;
同時,《綱要》表明,要優化農村衛生資源配置,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和藥品監管,推廣適宜技術,采用基本藥物,控制農村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為農民提供安全#65380;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65377;
三是繼續開展“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推動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試點工作和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工作#65377;到2010年,實現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經常化#65380;制度化#65377;加強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到2010年,以縣為單位的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率要達到80%#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