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平臺缺乏整合的現狀及所帶來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基于第五方物流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并對該模式及其特點,該模式中各行業的關系和業務流程進行了討論。本文將為電子商務平臺與物流行業進行信息整合提供一種新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物流信息平臺 第五方物流
一、第五方物流概述
第五方物流的概念最早于2002年由JP摩根史丹利在香港網豐物流集團進行投資調研的時候提出來。其主要內容指在實際運作中提供電子商務技術去支持整個供應鏈,并且能夠組合各接口的執行成員為企業的供應鏈協同服務。
第五方物流是一個系統的提供者、一個優化者和一個組合者。所謂一個系統的提供者,是指其以IT技術為客戶組合供應鏈上各個環節,將平臺系統放進客戶的實際運作中,收集實時信息,以達到評估、監控、快速反饋運作信息的作用;所謂一個優化者,是指其可以促進物流標準化的實現;所謂一個組合者,是指其是一個用戶之間可以尋求多種組合,構成多接口、多用戶、跨區域、無時限的物流信息平臺。
二、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現有模式及其不足
當前,各種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無論是B2B、B2C還是C2C都已將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完美的進行了整合。但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物流的整合問題,特別是對于電子商務平臺與物流信息平臺的整合問題卻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1.現有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
按電子商務平臺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信息平臺之間的對應關系,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模式:
(1)1對1模式。又稱專一系統模式,即各電子商務平臺有自己的物流信息平臺,該物流信息平臺僅支持單一,或少數幾個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該模式實現簡單,但不利于電子商務平臺為多個物流服務提供商提供信息服務。較適合于企業自建的B2C電子商務平臺。
圖11對1模式結構
(2)1對N模式。由電子商務平臺自己建立物流信息平臺,該平臺不僅為有限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服務,還可以通過自助添加規范的接口來增加對其他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息支持。
圖21對N模式結構
在該模式下,由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統一的接口標準。但物流服務提供商必須為不同的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不同的信息接口,不利于物流服務提供商為不同的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物流信息支持。
2.現模式的不足
基于對以上模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前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1)作為一名買方,在電子商務平臺完成一個實際物品的購買并完成支付后,卻不能通過訂單的查詢功能隨時查看該訂單的物流情況,包括由哪個物流公司承運,當前已進入何種物流狀態,何時能到達他的目的地并最終交付到他手上等。
(2)作為一名賣方,在完成一個電子交易后,不能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非常方便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用、價格、覆蓋地區及服務種類等進行比較和選擇,然后隨時方便的跟蹤到該貨物的物流狀態。完成物流后,也不能對該物流服務進行評價,投訴或理賠等。
(3)對于現在的電子商務平臺而言,希望讓買方和賣方實現以上功能而又不用與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進行合作和協商,因為這樣的工作量實在巨大。并且如果由每個電子商務平臺單獨來進行系統的開發,會不利于信息的標準化和共享。
(4)對于物流企業而言,他們既希望能讓更多的電子商務平臺的用戶選擇他們,又希望能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服務,包括物品跟蹤查詢服務。但是現在卻只能通過自己的網站和服務電話等方式來進行,而這些的使用又必須要求買方知道貨物的單號,物流企業的名稱和網址。由于不同的物流企業查詢的方式也不一樣,這無疑給買方得到物品的跟蹤信息設置了極大的阻礙。
綜上所述,一方面,買方和賣方及電子商務平臺對物流信息提出了方便查詢、跟蹤、對物流企業進行評價,投訴和理賠的需要;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企業又面臨著查詢手段和方法不統一,不方便,及與電子商務平臺信息服務結合不緊密等問題。這兩方面同時制約了電子商務中物流支持的發展。所以,電子商務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都很迫切的需要這樣一種能實現以上各功能的物流信息平臺,從而解決這兩方面的矛盾。
三、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本文提出的基于第五方物流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參照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如圖3)而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是馬云2005年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首先提出來的,旨在解決在電子商務交易環節中,安全誠信的資金支付問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支付寶,財富通及PayPal貝寶等。
圖3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其業務流程如下:
第一,買方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選擇商品并下訂單,該訂單的狀態變為“等待買方付款”。
第二,買方在銀行存入款項并通過網上銀行向第三方支付平臺充值。
第三,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為該訂單付款,該訂單的狀態更新為“買方已付款,等待賣方發貨”;此時,買方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為該訂單所付的金額將被凍結,但并未到達賣方支付平臺賬戶。
第四,賣方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委托運輸或配送,并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錄入托運單的有關信息,此時該訂單的狀態更新為“賣方已發貨,等待買方確認”。
第五,買方收到貨物,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確認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將訂單所需金額從買方劃入賣方賬戶;此時該訂單的狀態更新為“交易成功”。
第六,賣方從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向賣方銀行提現,并從銀行提取現金,完成整個交易過程。
現行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沒有實現通過第三方來建立買賣雙方的信用體系。現買賣雙方的信用體系還是由電子商務平臺各自建立,不利于信用在各電子商務平臺的通用性。
四、基于第五方物流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設計
在對當前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基于第五方物流的電子商務平臺模式進行研究和設計,為實現在實際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過程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選擇,運輸和配送過程的跟蹤、查詢以及物流服務結束后對服務的評價和監督,甚至支付等功能提供較好的解決方案。
1.模式的設計
基于第五方物流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模式使用的多對多模式(如圖4),是本文所探討的一種新模式。在該模式下,由第三方即第五方物流服務提供商來建立一個獨立、開放、安全、可擴展并能面向各種電子商務平臺和各種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息平臺。通過規范的接口標準,隨時將各電子商務平臺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息服務整合在一起。
圖4多對多模式結構
2.模式中各角色的關系
在本模式下,客戶,供應商,銀行,物流企業,電子商務平臺與物流信息平臺之間構成一個完整的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平臺模式(如圖5)。其中,公共支付平臺和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是整個電子商務系統的兩大核心,它們為各大銀行,各物流企業和各電子商務平臺起資金支付和物流信息服務支持的作用。同時也為客戶和供應商提供完整的電子商務從交易、支付到物流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圖5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支持模式
3.模式的特點
本模式的服務具備第五方物流的特點,包括:多種組合,構成多接口、多用戶、跨區域、無時限。
(1)多種組合包括電子商務通過該平臺實現與物流信息的整合,與非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系統實現接口達到其物流信息的整合,以及與B2C,C2C,B2B等模式的電子商務系統進行接口。
(2)多接口支持現存的各電子商務平臺及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息平臺,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支持B/S模式和C/S模式系統的連接。
(3)多用戶將可以支持所有基于互聯網或局域網的各客戶和供應商。
4.模式的功能
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是開放性的,通過標準的接口為各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企業提供支持。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物流服務訂單
該功能為供應商或賣方進行物流服務選擇時提供選擇方案,包括按目的地,按價格,按信用,按運輸方式,按服務等級等進行各種查詢、排序,并提供下訂單功能。下訂單時包括發貨人的聯系方式,接貨地址和收貨人的聯系方式等各種信息的提供,以及通過支付平臺的物流服務費用支付功能。
(2)物流信息跟蹤
供應商或賣方選擇并支付了某一物流服務后,可以通過網絡時刻跟蹤到貨物的當前最新狀態,包括收件信息,發件信息,接件信息等。
(3)物流服務提供商信用管理
客戶或買方接到貨物后,可以對該次物流服務進行評價,評價包括評分和評語兩個方面,該評價將成為構建物流服務提供商信用等級的主要依據,同時也作為供應商在選擇物流服務時的一個重要參考。
5.模式的業務流程
本模式通過獨立的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來為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及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統一、集中的信息平臺和信用體系(如圖6)。
圖6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模式
其物流相關業務流程如下:
(1)買方下訂單并選擇物流方式,比如平郵,快遞或其他方式。
(2)賣方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并確定取貨的時間和地點及聯系方式。
(3)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上門取貨或賣方到公司發貨。
(4)賣方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錄入托運單號,并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對該次訂單的發貨服務進行評價。
(5)買方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查詢和跟蹤訂單的物流狀態。
(6)買方接到貨物,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對訂單確認,并對本次物流服務進行評價。
五、結束語
本文提出的新模式通過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較好的解決了電子商務平臺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息平臺的物流信息整合問題。今后,還可以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引入到第五方物流信息平臺,解決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支付問題,以此來進一步規范第三方物流服務行業的有序競爭。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