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干部李海濤回故鄉探親,家鄉的村干部為他置辦了一桌宴席。席間觥籌交錯,氣氛熱烈。李海濤倍感故土情深,話自然也多了起來。他給家鄉的父母官講了千里之外他工作的地方發生的一件稀罕事。
省里剛調來一位代理省長,聽說這位省長好串基層,而且是突然襲擊式的。縣里開會時特意給參會干部打招呼,要大家提高警惕,早做準備,并警告大家,誰給縣里抹黑,誰承擔責任。
越是怕,狼來嚇。一日,這位省長突然出現在我所在的那個鄉的政府辦公室,手指著地圖上鄉里最邊遠的一個村,要到那里去看一看。
鄉政府里一片忙亂,調動車輛,安排人員,上告縣長下達村。同時,縣、鄉、村三級領導個個興奮。因為這個村地處淺山區,礦產豐富,經濟十分發達。村里高樓林立,高級轎車滿街跑,百萬富豪有的是。村支書、村長都是礦業主,腰纏數千萬。過去來干部參觀視察,縣里都安排到這個村。省長這一指點,純屬巧合,結局必然是皆大歡喜。
車隊開進了村委大院。省長坐的是“紅旗”,縣長坐的是“奧迪”,鄉長坐的是“桑塔納”,村委院里卻停放著幾輛“林肯”、“奔馳”、“勞斯萊斯”。再看村委大院的景象,有假山,有噴泉,有綠地,有花壇,十層辦公大樓藍汪汪的幕墻玻璃一色到頂,簡直就是個四星級賓館。省長皺了皺眉頭,能看出他有些失望。但是前有村干部笑臉相迎,后有縣、鄉兩級領導干部簇擁,他也只有走進村委會議室這一條路了。
這個村的支書、村長都是匯報工作的老手。更何況他們的演說詞都是多少年前縣里的撰文高手搞的。如今,他們不但能正講滔滔,而且還能倒背如流。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還能恰到好處地加入一些新詞,所以會議室里一派喜氣,一片輕松。只有省長有些心不在焉。但這不關大家的事,只要侍候到他老人家離開本縣,大家的差事就算辦完了。
咚!遠處一聲不太響亮的炮聲,引起了省長的注意。他打斷村支書的匯報,問哪兒來的炮聲。去了解情況的人馬上報回來,說是村里有戶人家娶媳婦辦喜事。省長站起來,手一揮,說,不聽匯報了,看辦喜事去。
辦喜事的這戶人家姓徐。娶媳婦的這個年輕人叫徐衛國。徐衛國的父親曾在西藏邊防哨卡當過兵,因患上肺心病退伍,回鄉后當過民辦教師,民師轉正前夕因肺氣腫去世。那時,徐衛國還小,他的妹妹徐衛華是個小兒麻痹患者,一家人的處境何止是困難重重,更是債臺高筑呀!徐衛國的母親十分堅強,硬是靠著沒日沒夜地打零工、種田把兩個孩子養大。徐衛國十六歲就下廣東打工,如今已經快三十歲了。去年,一個和他在一起打工的四川姑娘愛上了他。今天就是給他們倆辦喜事的。
有人前邊帶路,省長后邊緊跟。村支書、村長的步子慢下來,給縣、鄉領導介紹這戶人家的情況。縣、鄉、村三級領導的臉上統統晴轉陰。
穿過一幢幢高樓大廈,一處古風猶存的院落展現在省長面前。三間石棉瓦苫頂的土坯墻房屋,一道一米多高的泥巴圍墻。由于圍墻太低,婚聯也寫得十分簡短,上聯“花好月圓”,下聯“國強民富”。圍墻外邊放了兩輛貼了大紅“喜”字的三輪摩托車,這是用來到時間去火車站接新娘的彩車。院子里有不少人走動,倒也顯得熱鬧喜慶。
聽說省長來了,一群婦女擁著女主人從屋里出來。女主人五十開外年紀,已是滿頭白發,她滿臉飛淚地站到省長面前。省長問過她家的情況后,雙手握緊女主人的手,說,弟妹呀,你讓這個家仍然是個家太不容易啦。您是中華女性的楷模,我代早去的徐老弟謝謝您啦!省長說完,退后一步,很莊重地給女主人鞠了一個躬。女主人沒有料到省長會這么做,驚得差點兒跪到地上。有人給省長搬來一把椅子,省長正要坐下,突然看到一個俊秀的姑娘,架著雙拐從屋里出來,忙上前扶住她,說,孩子,你在家里都做些啥?徐衛華的臉上滾動著兩行熱淚,期待地看著省長,搖了搖頭。省長的眼里也閃出了淚光。他深情地對徐衛華說,孩子,放心吧,今天伯伯就拜托你們的縣長,聯系技工學校讓你上,學了技術,就能一技養生啦……
新娘那邊兒的電話打過來,火車快要到站了。三輪車發動起來,省長攔住三輪車,讓自己的司機開車去接。這時,縣委書記、縣長、鄉黨委書記、鄉長忙走上前,一起對省長說,村里有“奔馳”、“林肯”,讓他們去接。村支書、村長也忙著打手機通知司機開車。省長沒接縣、鄉兩級頭頭的茬,仍然安排自己的司機去。
這下子可熱鬧了,在場的四級領導和車一起為徐衛國辦喜事。支書村長很識相,早派人買來大量的鞭炮,并通知村鼓樂隊也來助興了。一時間,鼓樂喧天,鞭炮齊鳴。在新郎新娘的婚禮上,省長還講了話。他說,新郎是軍人的后代,要繼續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干好工作,報效祖國。他贊揚新娘子好容貌、好眼力,期盼她做個人人夸獎的好媳婦。
喜事辦完后,省長再也沒有講一句話。只是在離開之前,他對縣長抱了抱拳,拜托他給徐衛華辦理上技工學校的事,并說回去后就立刻讓秘書把他的存款給縣長匯過來壹萬元,作徐衛華的生活學習就業費用。
省長走了,全縣干部卻再也不能悠然自得了。縣、鄉、村三級紛紛開會下文,要求查貧幫貧不得留死角,和諧社會必須動真格。半年后,最繁忙的縣信訪辦成了清閑衙門。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們全縣干部無不佩服代理省長的功夫了得,老百姓尤其慶幸省里有了這樣一位大老爺。
李海濤的稀罕事講完了,宴席上的村干部們這時才注意到墻上嘀嗒作響的掛鐘的存在。沉寂片刻后,村長帶領干部們端著酒杯站起來,村長同李海濤碰響酒杯,說,海濤,這桌酒宴沒有白請,我們領教了。